浙江林學院教授支招千洪鄉筍殼處理

來源:臨安新聞網 發布時間:2007年06月13日 瀏覽次數:
        千洪鄉是我市竹筍的主產區,竹筍產業在給當地實現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同時筍殼帶來的汙染給地方經濟發展和環境蒙上了陰影。
        由於竹筍上市季節集中,一般為一個月左右,近年來,隨著竹筍產量的不斷增長,筍殼也不可避免地集中大量產生。筍殼的處理也一直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記者日前在千洪就發現在進鄉的公路邊堆滿了厚厚的筍殼,給過往車輛帶來了不便。不僅如此,河道、溪流也成了大家傾倒筍殼的場所。在這些地方,一股濃濃的腐臭味道撲麵而來,加上春季氣候溫熱,滋生了不少蚊蠅。腐爛後的筍殼又順流而下,汙染了水域,造成了嚴重的環境汙染。
        “不是我們願意亂倒筍殼,實在是沒地方處理,如果有人願意要我們的筍殼,可以免費送給他。”當地群眾對此也是反映強烈,希望有關部門和企業能夠有切實可行的辦法來解決這個老大難問題。
        為此,記者采訪了浙江林學院的有關專家。“對於各位農戶而言,把筍殼進行簡單處理後還林是最好的方法。”浙江林學院科技處餘學軍副教授支招說,“各家的竹筍殼不宜集中處理,集中起來筍殼多了就不好處理,自家的筍殼足可以滿足自己筍田的需要而不會剩餘。農戶隻需按100斤竹筍殼與1斤尿素(溶進水裏)這樣的比例混合,然後蓋上塑料薄膜覆蓋,快則一禮拜,慢則半個月就可以把處理過的竹筍殼施回林地,這
可是天然的有機肥料,隻需把處理後的筍殼散開撒就可以了。”這樣就實現了有機物返回林地,保護生態環境,改善土壤的營養結構,提高肥力。“在筍殼中加入尿素,是改變筍殼中碳氮的比例,促進筍殼的腐爛,蓋上塑料薄膜的目的是促進筍殼發酵。”餘教授道出了其中的原由。
        目前筍殼加工廠有深加工技術可以把毛筍筍殼做成纖維材料,類似棕的用途,可以做成沙發;同時筍殼還是家畜的有機飼料。有需要筍殼的個人和單位也可到千洪幫助處理多餘的筍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