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世界竹藤大會係列邊會之“生態文化引領以竹代塑進程”順利舉行

來源:國際竹藤中心 發布時間:2022年11月15日 瀏覽次數:

11月7日-8日,國際竹藤組織成立二十五周年誌慶暨第二屆世界竹藤大會在北京舉行。8日下午,舉辦了“生態文化引領以竹代塑進程”平行邊會,交流相關領域的學術進展,探討生態文化助力以竹代塑的新成果、新理論和新經驗。邊會由中國生態文化協會主辦,中國花卉協會、中國竹產業協會、國際竹藤中心合辦。本次會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行。

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會長劉紅主持邊會。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黨委書記李航、北京拾柴環境谘詢有限公司負責人王韌、浙江泰普森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虞雯、浙江農林大學教授任重等專家應邀作專題報告。中國竹產業協會秘書長楊淑豔致辭,中國生態文化協會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汪絢作總結和點評。中國生態文化協會秘書長尹剛強、中國花卉協會秘書長張引潮、國際竹藤中心黨委副書記李曉華等領導出席邊會。

楊淑豔在致辭中指出,竹子是我國森林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我國竹產業快速發展,目前我國竹林麵積已超過701萬公頃,年產值近3500億元。以竹代塑是順應生態文明的綠色選擇,彰顯了中國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力,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

李航在《防治海洋塑料汙染,保護海洋生態環境,我們共同行動》專題報告中,用圖文並茂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語言,介紹了海洋塑料垃圾汙染嚴峻形勢。同時,他在報告中從政府層麵和民間行動上,介紹了在生態文明理念的指引下,我國正在為海洋綠色發展而進行不懈的努力。

虞雯在《拓展竹戶外產業應用,助力“以竹代塑”綠色發展》的專題報告,係統、全麵梳理了中國竹產業從技術研發到企業應用的30多年經驗,為推進國際社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提供了中國方案。通過在工廠內推行去塑化行動,以竹漿製品代替塑料品作為產品包裝內襯材料,並依托國內國外雙循環市場平台,協同竹材頭部企業科研力量,將竹材應用到戶外休閑產品上,既促進公司和竹產地農民增收,又綠色環保。

王韌在《建立塑料包裝循環經濟體係》的專題報告中,基於循環經濟理論,提出了對塑料包裝進行重新設計、創新重複使用的新塑料經濟模式,介紹了中國“十四五”發展循環經濟規劃,加強塑料汙染治理行動方案,以及國內外案例,清晰地回答了塑料汙染治理的可行之路。

任重在《生態文化引領“以竹代塑”的實現路徑——以浙江安吉為例》的書麵報告中,以“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誕生地、中國竹產業發展的典範--安吉縣近20年來,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的“八八戰略”構想,堅持以生態文化為引領,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諸多領域走在了全國前列,不斷豐富“以竹代塑”的實踐,形成了“以竹代塑”的實現路徑。

汪絢在總結中指出,報告專家以親曆的實踐、生動的案例、翔實的數據、精辟的觀點,與我們分享了生態文化引領“以竹代塑”的時代價值和戰略思考,使我們深受啟發。邊會專家們的演講,蘊含著自覺節約自然資源、使用清潔能源,“取之有度,用之有節”正確地認識自然、恰當地利用自然、合理地改造自然、“物我為一”關愛自然的生態文化價值觀和有利於生態安全的經濟發展方式。她在總結中提出了生態文化引領“以竹代塑”的時代價值和戰略思考,她指出,踐行"以竹代塑"和實現“雙碳目標”是具有內在聯係的重大戰略舉措,是一場深刻的係統的經濟社會生產生活方式的綠色變革;生態文化引領是一種曆史自覺、認識自覺、發展自覺和行為自覺,生態文化引領綠色低碳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創造性轉型、創新性發展,是一種具有曆史自覺的深厚力量。她呼籲,為了自然,更為了人類自身,我們必須行動起來,以生態文化理念厚植綠色發展智慧,全麵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麵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為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貢獻中國力量!

劉紅在主持研討會時說,生態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協同發展的文化。生態文化已經成為生態文明時代的主流文化。中國生態文化協會,作為以“弘揚生態文化,倡導綠色生活,共建生態文明”為宗旨的全國公益性社會組織,我們將與中國花卉協會、中國竹產業協會,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同大家攜手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繼續在生態文化的挖掘、傳承與發展中努力探索、開拓創新,積極推進以竹代塑進程,為生態文明和美麗中國建設作出更大貢獻。

出席世界竹藤大會相關活動的各方代表,中國生態文化協會、中國花卉協會、中國竹產業協會的成員、中國林科院研究生院部分研究生以及相關媒體的記者朋友等110餘人線上參加了本次邊會。

中國生態文化協會專家指導委員會委員汪絢作總結點評

中國生態文化協會會長劉紅主持邊會

中國竹產業協會秘書長楊淑豔致辭

自然資源部宣傳教育中心黨委書記李航作專題報告

浙江泰普森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虞雯作專題報告

北京拾柴環境谘詢有限公司負責人王韌作專題報告

邊會線下會場

多方代表線上參加了本次邊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