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具風姿的畫竹

來源:本站原創 發布時間:2005年10月20日 瀏覽次數:

    在《四美圖》中,原為中央大學校長、經濟學家葉元龍,曾為此卷題詩,姑且引用在這裏:

          此竹誰所畫?其人恐是仙。
          頗思訪君子,不料見嬋娟。
          看鳥遠來過,歌聲還可傳。
          悲涼未易解,且問李延平。

 題詩中,葉元大約特別讚美畫中的綠竹。葉元龍詩中的讚美,不是沒有由來的。謝稚柳畫竹,那是別具風姿。在他的畫作中,也以畫竹為最多,這倒不完全是應酬之作,他是畫竹的能手。

 謝稚柳畫竹,是直接繼承北宋文同和元代趙孟睿鍾凶約旱拇蔥隆?/p>

 文同畫竹,為北宋人所推崇,他的詠竹十字詩寫道:"圖寫瀟湘之形,莫賢於仆。"收到求他畫竹的絹成為他的負擔,致使他將絹投擲於地,狠狠地說:"吾將以為襪。"蘇東坡也畫竹,自謂"與文拈一瓣香",寫竹枝不逐節分,米芾稱道"運思清拔"。在《畫史》中米芾還提出"以深墨為麵淡為背,自與可始也"的畫理。

 謝稚柳收藏著文同那唯一的一幅《墨竹圖》,是按原作尺寸的複製品,正是這種風格。

 元代趙孟釷鞘榧遙睬蟊史āK岢觶?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於八法通。若也有人能解此,方知書畫本來同。"作畫如作書,是他追求的藝術妙境。

 對趙孟畹墓拍局袷郟恢閃彩峭耆芙郵艿摹?/p>

 還是在重慶的時候,因為市區經常遭到日本飛機的轟炸,無法居住,謝稚柳把家搬到重慶郊區的一所大房子裏。院子裏正好有一叢竹林,他就經常在竹林裏觀察竹子生長的形態,並把居室命之為"苦篁齋"。他也親手種竹,但很少有栽活的。他寫了許多詠竹子的詩,如《著色竹》:"著色湖州跡已陳,墨奴唯可論元人。分明照眼煙稍碧,苦向前賢拜後塵。"正是表達了他畫竹的心情,真是達到了"詩在口,竹在手"。他實踐著文同總結出來的畫竹原則:"必先成竹於胸中。"正因為院子裏的竹林,能使他"朝與竹乎為遊,暮與竹乎為友,飲食乎中間,偃息乎竹蔭",所以他的竹子在寫實的基礎上,而又能出乎意象之外。

 謝稚柳能詩,能書,能畫,所以他的竹子是這三者的結合。他的畫竹,一種是雙勾,但更多的是不用雙勾而采取撇出的方式,看上去又有雙勾的工整效果,對這種形體,在前人的畫筆中是難以找到的。
六十年代初,他曾為人民大會堂作巨幅《竹》圖,因為沒有那麼大的畫案,是掛在牆上作的。他以不露鋒芒厚重的筆勢,豐腴的墨彩,表現竹葉的向背紛披、俯仰疏密,錯綜而挺拔,生動而多變,深刻地表達了竹的形與神,強調了竹的美。特別是,他那撇出的方法,對風前雨後,搖曳生姿的描寫,渾成一體,有深切的真實感。這種體驗與觀察的程度雖與雙勾的同等,而表達手法,卻要比雙勾的艱難而綽約。

 謝稚柳不但畫竹,對墨竹的發展也作了詳盡的考證。他從蘇東坡的《鳳翔八觀·王維吳道子畫》這首詩中分析,認為唐代墨竹所描寫的形體,不再是雙勾敷色,而是放筆撇出的寫意情態。後來,在陝西開掘的唐武周時章懷太子李賢墓中後甬道東壁、墓後室東壁,都有竹叢,都是墨筆撇出的形體。這一現象更加證實了謝稚柳的判斷。可見,以墨筆寫竹也不是王維所創,而是早已運用了。

 謝稚柳的花鳥雖然出自陳老蓮,他的畫竹和陳老蓮卻是毫無關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