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與精神文化

來源:本站原創 發布時間:2005年10月20日 瀏覽次數:

    在我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史上,鬆、竹、梅被譽為“歲寒三友”,而梅、蘭、竹菊被稱為“四君子”,竹子均並列其中,可見竹子在我國人民心中占有重要地位,這是因為其稈挺拔秀麗、葉瀟灑多姿、形千奇百態;它四季常青,姿態優美,獨具韻味,情趣盎然。當人們有閑情逸致漫步於青青翠竹之下時,一種無限舒適和遐意便會油然而生,難怪蘇東坡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因此,公園裏,村寨旁,一叢叢一片片的翠竹既美化了人的生活,又能陶冶和升華人的高尚情操。

    竹子無牡丹之富麗,無鬆柏之偉岸,無桃李之嬌豔,但它虛心文雅的特征,高風亮節的品格為人們所稱頌。它坦誠無私,樸實無華,不苛求環境,不玄耀自己,默默無聞地把綠蔭奉獻給大地,反財富奉獻給人民。

    勞動人民在長期生產實踐和文化活動中,把竹子的生物形態特征總結升華成了一種做人的精神風貌,如虛心、氣節等,被列入人格道德美的範疇,其內涵已形成中華民族品格、稟賦和美學精神的象征。的確,看到竹子,人們自然想到它不畏逆境,不懼艱辛,中通外直,寧折不屈的品格,這是一種取之不盡的精神財富,也正是竹子特殊的審美價值所在。

    在精神文化方麵,竹文化內涵十分豐富和獨特,影響著中國人的審美觀和審美意識以及倫理道德,對中國文學、繪畫藝術、工藝美術、園林藝術、音樂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的發展,有著極其重要的促進作用。

    竹是中國文學的重要題材,從《詩經》時代開始,曆代皆有詠竹賦竹的詩文佳作,創作了難以計數的文學作品,形成了中國獨特的竹文學,在中國文學中獨樹一幟,異彩繽紛。

    工藝美術是美學和生活的結合,是科學和藝術的產品,竹是工藝美術品的重要材料,數千年來,中國先人們用竹子編織和雕刻各種賞心悅目的工藝美術作品,豐富了竹文化的內涵。考古資料證實,在新石器時代早期就開始用竹編織器物,春秋戰國時期竹編藝術已達到了很高的境地,尤以楚國最為發達,品種極為豐富,以高超的技藝和獨特的風格而著稱於世。商周時期就已形成了雕刻工藝,漢代有竹雕刻藝術品存世,六朝時期文獻中有竹雕刻藝術品的記載。唐代以後,竹刻名家輩出。宋代出現詹成,明代出現了嘉定朱鬆鄰祖孫三代為代表的嘉定竹刻派,金陵(今南京)則出現李文甫等竹刻家。清代中期形成了湖南邵陽、四川江安和浙江黃岩等地的翻簧竹雕,並成為竹雕刻藝術的主流,民國初期出現北京張誌漁開創的北派竹刻。竹還是工藝美術中表現題材,寄寓著福、祿、壽、喜、財、發順、吉等吉祥內容的圖案,數千年來一直在民間裝飾美術中流行,被廣泛應用於雕刻、織繡、印染、陶瓷、編織、剪紙等各種工藝品的創作中。

    竹與中國的音樂文化有著重要的聯係,竹是製作樂器的重要材料,中國傳統的吹奏樂器和彈撥樂器基本上是用竹製造的。竹子,對中國音律的起源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曆史文獻和考古資料證實,自周朝以後,曆代使用竹定音律,故此,晉代就有以“絲竹”為音樂的名稱,有“絲不如竹”之說,唐代把演奏樂器的藝人稱為“竹人”。可見竹是中國音樂文化中不可替代的物質載體。

    竹對中國的宗教文化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古代的先民奉竹圖騰,視其為圖騰崇拜物,把竹作為祭祀的工具和祭品。道教和佛教出於教義崇奉竹子,追求竹子所構築的環境。

    竹子在民俗文化中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竹文化聯係著口承文藝和遊樂活動以及信仰習俗;進入了人類的儀禮製度之中,在祭祀、婚喪、交際、節日、朝規等社群文化中構成了民間竹文化的重要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