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1900億中央林業資金支持生態脫貧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發布時間:2018年04月18日 瀏覽次數:

  中國綠色時報4月18日報道(記者 陳永生 王鈺)  黨的十八大以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建立了生態保護脫貧、生態建設脫貧、生態產業脫貧的林業生態扶貧新體係,共安排中央林業資金1900億元支持生態脫貧,各項林業扶貧工作取得了積極進展。
  2016年以來,我國累計安排中央財政投資45億元,選聘(續聘)生態護林員37萬名,2188.64萬公頃的森林、濕地、沙地得到有效管護,130多萬貧困人口穩定增收和脫貧。針對山區、林區、沙區以及重點生態功能區與貧困地區高度耦合的實際,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深入實施新一輪退耕還林、防護林建設、防沙治沙、石漠化治理等重大生態修複工程,將全國2/3以上的造林綠化任務安排到貧困地區,要求各地確保貧困地區投資規模和增幅高於全省平均水平15%以上。2016年以來,對832個貧困縣中央林業投資不斷增加,投資額高出“十二五”年均約30個百分點。在2016年安排1118萬畝退耕還林還草任務的基礎上,2017年繼續安排貧困地區退耕還林還草任務930萬畝,占總任務的75.6%,可落實貧困地區補助資金327.68億元。吸納貧困人口加入扶貧攻堅造林合作社,參與造林綠化工程就業增收。山西省已在58個貧困縣成立2257個合作社,2017年5.4萬名貧困社員人均增收8700餘元。加快建立集體林地三權分置運行機製,促進集體林業適度規模經營。2017年,中西部22個省份林業產業總產值達3.89萬億元,集體林權流轉麵積2.09億畝,林業新型經營主體約15萬個。促進貧困地區林業PPP創新,認定225家單位為“服務精準扶貧國家林下經濟及綠色產業示範基地”。利用林業重大工程項目資金、農業綜合開發資金、林業貸款貼息資金等,大力支持貧困地區木本油料、國家儲備林、特色林果、林下經濟、種苗花卉、竹產業、森林旅遊康養等特色產業發展。鼓勵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等經營主體通過“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等多種模式,拓寬貧困人口增收渠道。
  同時,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突出抓好深度貧困地區生態扶貧,著力加強定點扶貧。製定《關於加強深度貧困地區生態脫貧工作的意見》,將政策、資金、項目向深度地區傾斜,依據“三區三州”的不同生態資源稟賦,製定適合當地特點的有針對性的精準扶貧措施。指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編製了《林業生態脫貧攻堅區行動方案》。國家林業和草原局主要領導每年堅持赴定點縣考察調研,實地指導解決當地脫貧攻堅的突出問題。2017年,共落實定點縣中央林業投資2.62億元,比2016年增長38%,積極協調4個定點縣金融扶貧工作,共批準金融貸款額度83.55億元,目前已放款17億元。2017年,4個定點縣61494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