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構築長江上遊生態屏障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發布時間:2018年06月22日 瀏覽次數:

  四川是全國三大林區之一,也是長江上遊重要的生態屏障。

  新中國成立後,四川進行了大規模天然林采伐,累計生產商品材1.2億立方米,上繳稅利20多億元,為國家建設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由於多年實行單一的木材經濟,20世紀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中期,四川出現了森林資源危機和森工企業經濟危困的林業“兩危”局麵,生態環境急劇惡化。

  1996年10月,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視察四川攀西地區,途經雅礱江和金沙江交彙處的三堆子時,滿目的荒山和滿江的漂木讓他駐足良久。他告誡“要下決心少砍樹、多栽樹,把‘森老虎’請下山”。正是這句話,拉開了四川天保工程的帷幕,打響了全國開展天然林資源保衛戰的第一槍。

  1998年9月1日,四川率先在全國啟動天保工程,全麵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對2.6億畝森林進行長年管護。這一舉措成為四川林業由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曆史性轉折點,延續幾十年的森林利用史徹底轉變,10萬林業職工放下斧鋸,由砍樹人、趕漂人變成了護林人、種樹人,天然林采伐區變為生態建設保護區、綠色經濟發展增長區。2008年,天保工程被四川公眾高票推選為影響四川改革開放30周年的10件大事之一。

  通過天保工程等林業建設,四川森林麵積由1997年的1.7億畝增加到2017年的2.7億畝,森林蓄積量由14.5億立方米增加到18.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由24.23%提高到38.03%。

  截至2017年底,四川共完成營造林麵積10273萬畝,其中人工造林2032萬畝、封山育林5448萬畝、飛播造林1067萬畝、森林撫育1677萬畝、人工促進天然更新49萬畝。

  停止天然林商業性采伐,加強森林管護和植被恢複,四川天保工程區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加。截至2016年底,全省建成各類林業自然保護區123個,保護麵積1.17億畝。根據《四川林業資源及效益監測報告(2016年度)》,2016年,四川天保工程區減少土壤侵蝕量8629萬噸、涵養水源量501億噸、固定碳量4742萬噸,天保工程區森林生態係統提供的生態服務價值總量達21.07萬億元。

  實施天保工程以來,通過從事森林管護、公益林建設、森林撫育等工作,四川森工職工順利實現了轉崗就業。2016年,工程實施單位國有職工平均收入49152元,是1997年6695元的7倍多。職工五項保險補助政策全麵落實,實現了老有所養、病有所醫、住有所居。特別是天保工程二期,四川對國家級公益林和省級公益林實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惠及全省500多萬農戶、2400餘萬人。

  在推進精準脫貧攻堅戰中,天保工程起到了重要作用。全省共補償88個貧困縣公益林麵積6400萬畝,補償資金9.44億元。2016年四川調劑國有林管護費0.4億元,2017年又調劑國有林管護費1.6億元,聘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2.9萬人。2018年起,在天保工程公益林建設任務向貧困縣傾斜基礎上,四川實施“扶持發展脫貧攻堅造林專業合作社”機製,確保貧困社員獲取勞務費。目前,天保工程已成為四川生態扶貧中惠及人數多、見效快、可持續的一大亮點。(記者 劉倩瑋 通訊員 黎治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