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扶貧任務已完成90%以上

來源:宣傳中心 發布時間:2019年09月27日 瀏覽次數:

生態扶貧任務已完成90%以上

選聘百萬生態護林員、組建2.1萬生態扶貧專業合作社

   

  中國林業網9月27日訊  近年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積極完善選聘生態護林員政策、推廣合作造林脫貧模式、助推深度貧困地區脫貧攻堅,目前已完成《生態扶貧工作方案》中90%以上任務。2016年以來,全國已累計安排中央和地方財政資金167億元,在貧困地區選聘100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擔任生態護林員;中央累計安排貧困地區林草資金1500多億元,組建生態扶貧專業合作社2.1萬個,生態扶貧工作全麵推進,持續帶動貧困人口通過參與生態建設和保護實現脫貧。
  記者9月27日在廣西羅城召開的全國生態扶貧工作會議上了解到,近年來我國還進一步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野生動植物保護、草原和濕地保護政策措施,連續四年提高補償補助標準,吸納更多貧困人口參與生態管護,貧困人口的受益水平顯著提升。同時,重點扶持和積極推動木本油料、林下經濟、森林旅遊等產業項目,2018年中西部22個省份林業產業總產值達到4.4萬億元,同比增長12.8%。貧困地區油茶種植麵積擴大到5500萬畝,建設林下經濟示範基地370家,依托森林旅遊實現增收的貧困戶達35萬戶,年戶均增收3500元。深入開展林草科技扶貧,創建“科技+企業+貧困戶”扶貧模式,建立各類示範基地1316個,實施科技扶貧項目626項。此外,我國生態扶貧還聚焦深度脫貧攻堅區、滇桂黔石漠化片區和定點扶貧縣,重點推進了怒江州深度貧困地區林草生態脫貧,2018年怒江州林業總產值19.48億元,農民人均林業收入2635元,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41%。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在會上指出,脫貧攻堅戰進入最後攻堅階段,要繼續推進生態補償扶貧、國土綠化扶貧、生態產業扶貧三項舉措,提升生態扶貧政策成效,鞏固生態脫貧成果,全麵完成生態扶貧任務。要強化政治責任擔當,完善生態扶貧機製,加強扶貧隊伍建設,把全麵從嚴治黨貫穿生態扶貧工作全過程、各方麵。繼續擴大生態護林員選聘規模,加大新一輪退耕還林還草、石漠化治理、防護林等方麵的支持,將生態扶貧任務進一步向深度貧困地區傾斜,全麵完成生態扶貧目標任務。建立健全生態扶貧長效機製,完善扶貧造林種草合作社扶持政策,把產業扶貧作為鞏固脫貧成效的根本措施,在深度開發利用、產品精深加工、拓寬鄉村特色產業發展上下功夫,走出一條優質高效發展的生態產業扶貧路子。繼續加強對定點縣落實脫貧攻堅幫扶力度,進一步加大消費扶貧、結對幫扶、產業扶貧和科技幫扶力度,提高脫貧質量。
  據介紹,我國森林草原區、生態脆弱區、深度貧困地區“三區”高度藕合,山區林區沙區牧區擁有豐富的土地、物種、景觀等資源,既是生態扶貧的主戰場,也是林草建設的重點區域。生態扶貧這一模式高度契合了欠發達地區消除貧困和保障生態安全的雙重目標需要,不僅符合貧困地區老百姓的實際,而且彰顯了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時代特色,深受基層歡迎,已成為脫貧攻堅的一大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