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來源:光明日報 發布時間:2019年08月13日 瀏覽次數:

築牢國家生態安全屏障

——中國草原保護一線調研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草原綜合植被蓋度達55.7%,比2011年增加6.7個百分點;草原承包經營麵積達43億畝,占草原總麵積的73%,有效調動了廣大牧民保護建設草原的積極性,我國草原事業進入了全新的發展階段。
  目前我國草原保護管理還麵臨哪些挑戰?如何促進草原資源科學永續利用?如何加強草原生態保護與修複?記者對此進行了調研采訪。
  統籌兼顧、係統治理——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

  仲夏時節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連縣野牛溝鄉大浪村沙龍灘,牛羊散落在肥美的牧草間,遠處雲飄風動如同一幅美麗的畫卷。誰都不會想到,這裏四年前還是牧民們誰都不願意放牧的“黑土灘”。
  平均海拔4000多米的黑河源頭,在20世紀七八十年代因為過度放牧、自然災害和鼠害泛濫等造成“黑土型”退化草場。“退化嚴重地區草原原生植被蓋度不到10%,草產量每畝隻有50公斤左右,黑河水量大大減少,原來的野生動物已經看不見蹤影,每年春天都要刮黑色沙塵暴,老百姓也都走了。”野牛溝鄉大浪村村支書瑪久告訴記者。
  2014年以來,祁連縣創新綜合治理模式,補播草種、分類治理、防治鼠害,草地退化趨勢得到明顯遏製,草地植被蓋度提高到80%以上。“現在我們‘飼牧結合’,建立製種和飼草基地,提高草茬利用,黑土灘已經搖身一變成為‘金草原’,村集體收入從零提高到了140萬元。”瑪久自豪地說。
  草原是我國麵積最大的陸地生態係統,主要分布在生態脆弱地區。從青藏往北,沿祁連山、賀蘭山、陰山至大興安嶺的萬裏風沙線上,草原和森林是阻止荒漠蔓延的天然屏障。
  據專家測算,草原涵養水源的能力是農田的40~100倍,是森林的0.5~3倍。我國長江、黃河、瀾滄江、雅魯藏布江、黑龍江等大江大河的源頭都在草原,黃河水量的80%、長江水量的30%來源於草原。我國草地總碳儲量約占全球草地碳儲量的8%。
  “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體,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係統治理,就是要把草原作為重要的生態資源來保護,作為生命共同體的重要組成部分來對待,統籌兼顧、係統治理。”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張建龍說。
  科技支撐、科學利用——
  在保護中發展,在發展中保護

  內蒙古錫林浩特市毛登牧場生態園區與內蒙古大學、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合作建立研究基地,並成立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南誌標主持的“草業院士專家工作站”,為草原保護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撐。
  目前,毛登牧場生態園區自然生態不僅得到良好恢複,並已成為全國最大的全封閉管理的典型草原生態保護區,草原植被覆蓋率從40%提高到62%,每年可產青幹草近3萬噸,成為集生態、經濟、科研和產業化於一體的綜合性生態保護基地。
  張建龍介紹,多年來,我國牧區通過推行以“草畜雙承包”為內容的家庭承包經營責任製,對承包經營牧民給予政策扶持,引導科學利用草原資源。近年來又通過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激勵牧民以草定畜,合理利用草原。禁牧休牧和草畜平衡製度得到落實,兩者實施麵積已達到38億畝,占全國草原麵積的63%,惠及1200多萬戶牧民。
  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重點天然草原牲畜超載率為10.2%,比2011年下降17.8個百分點,草原利用更趨合理。
  然而,目前全國草原退化依然嚴重,違法違規征占用草原、開墾草原、破壞草原植被的現象屢禁不止,科技貢獻率不足30%,遠遠低於草業發達國家。
  “在草原保護發展中,一定要把生態優先和生產發展有機結合起來,實現綠色可持續發展。”蘭州大學草地農業科技學院院長侯扶江說,要通過建立草地農業係統,充分利用水、熱、光、生物等資源,實施係統耦合,延長產業鏈,實現農民增收、環境改善、自然資源可持續利用。
  牧民主體、多方聯動——
  同向發力、同頻共振、形成合力

  “我國少數民族人口的70%生活在草原地區,草原邊境線占全國陸地邊境線的60%,268個牧區和半牧區縣很多是貧困縣,牧民90%的收入來自草原。必須堅持走綠色發展之路,既保護好草原生態,又利用好草原資源,努力實現生態美與百姓富的有機統一。”張建龍說。
  為此,要充分挖掘草原生態景觀資源和文化功能,打造一批精品草原旅遊線路,加快發展以草原文化、草原風光、民族風情為特色的草原文化產業和旅遊休閑業。要引導和支持貧困人口積極參與草原生態保護修複,將有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人員優先選聘為草原管護員,加強培訓管理,幫助其通過草原管護實現精準脫貧。要積極扶持發展草原專業合作社、家庭牧場和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帶動更多農牧民增收致富。
  7月20日清晨,青海祁連縣阿咪東索小東索溝,山頂雲霧繚繞,山底青稞綠浪翻滾,油菜花香,山上綿延寬闊的高山草原,滿目翠綠,一派高原河穀景象。
  “這個智能巡護終端,可以讓我們在日常林草巡邏中把發現的問題第一時間傳送到管理後台,並把發現的植物樣本動物痕跡等圖片上傳至祁連山國家公園自然保護管理局信息科,真正實現林草的立體化監測。”祁連縣林草局青陽溝管護站護林員楊毛措說。
  “美麗的草原我的家……”耳邊,悠揚的草原牧歌響起,歌聲不僅唱出了保護草原的理念,更唱出了草原人的幸福生活。(記者 李慧 蘭亞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