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兩竹產品組織簽署合作協議
“竹纏繞”邁步普惠世界步伐
本報記者李誌成報道
12月14日,國家林業局竹纏繞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ERCBWC)與國際竹藤組織(INBAR)在北京簽署合作備忘錄及合作協議,雙方將設立專項資金,共同開展與竹子特別是竹纏繞複合材料有關的開發、示範、培訓與交流活動。國家林業局總工程師封加平出席並致辭。
封加平說,發展竹纏繞複合材料產業可以發揮五大功能。一是碳彙和節能減排功能,竹纏繞複合材料以竹材替代鋼材和水泥,具有低碳、節能、減排等優勢;二是節水功能,與傳統管道相比成本較低的“竹管道”更能促進節水灌溉技術的推廣,特別是對我國北方幹旱地區和非洲幹旱地區具有特殊意義;三是保溫功能,竹子的纖維細胞中可以儲存一部分的空氣,保證了竹纏繞複合壓力管道的保溫性,為破解高寒地區冬季給排水係統結冰的難題提供了新的路徑;四是抗震功能,由於竹材具有拉伸強度大的特點,“竹管道”在抗震方麵要優於其他傳統材料管道;五是促進農民脫貧致富功能,隨著竹纏繞複合材料這一新材料利用價值的提升和工業化生產規模的擴大,有利於提升竹材原料價格,提高農民經濟收入。
費翰思說,竹纏繞複合技術潛力巨大,是推動世界竹產業發展的關鍵技術之一,其應用與推廣將大大提升竹子作為新世紀(14.520, -0.14, -0.95%)材料的價值,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廣大產竹國家(其中大部分為發展中國家)的竹產業發展產生重要影響。國際竹藤組織希望,通過與ERCBWC的合作,推動竹纏繞技術在世界範圍內的應用與推廣。
記者了解到,INBAR和ERCBWC就推動竹纏繞技術研發的國際合作主要包括:促進竹纏繞技術研發及國際國內交流與合作;為INBAR成員國開展相關能力建設和技術培訓;促進全球範圍內竹子在環境保護、扶貧、包容可持續發展項目中的應用,特別是在INBAR成員國;分享與竹子開發有關的知識和信息;共同推動和尋求長期合作,開發與上述活動相關的項目、籌集資金;分享上述活動的成果、影響和利益。
雙方一致認為,發展竹纏繞複合材料產業對於盤活可再生且速生的中國竹林資源、解決“三農”問題、定點扶貧和精準扶貧等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並表示,要加強合作,優勢互補,讓“竹纏繞”普惠世界。
國家林業局竹纏繞複合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葉柃和國際竹藤組織總幹事費翰思代表雙方在協議上簽字。全國人大、國家發改委、住建部等部門有關單位領導和專家也見證了雙方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