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古:讓綠色生生不息

來源:內蒙古新聞網 發布時間:2016年07月06日 瀏覽次數:

讓綠色生生不息

——十八大以來我區生態文明建設綜述

  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強調,內蒙古的生態狀況如何,不僅關係到內蒙古各族群眾的生存和發展,也關係到華北、東北、西北乃至全國的生態安全,要努力把內蒙古建設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同時要求,內蒙古要大膽地先行先試,積極推進生態文明製度建設和改革。
  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自治區黨委、政府及時出台了《關於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實施意見》和《關於加快生態文明製度建設和改革的意見》。王君書記多次強調,一定要鍥而不舍地抓好造林綠化工作,不斷加大生態保護建設力度,全力打造生態文明的亮麗風景線。要進一步落實政府責任,創新體製機製,充分調動全社會的積極性,全民動手,大抓植樹造林綠化工程,切實築牢祖國北方生態安全屏障。
  夏日的內蒙古,天高雲淡,遠山蒼翠,綠波蕩漾。
  站在渾善達克沙地南緣山簏放眼北望,一坡連著一坡的魚鱗坑縱橫交錯,一株株幼苗泛出新綠,目之所及,綠色綿延。很難想象,就在10多年前,這裏還是一片寸草不生的裸露沙帶……
  而今,生態文明的理念在我區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意識到,隻有像保護眼睛一樣去保護生態,像珍愛生命一樣去守護身邊這片綠色,才能讓內蒙古的天更藍、草更綠、水更清、空氣更幹淨,全區生態文明建設才能深入推進。
  梳理十八大以來自治區生態文明建設的成果,我們可以底氣十足地告訴世人:內蒙古,絕不再重蹈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短期效應的覆轍,要讓綠色發展、永續發展成為自治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交響樂中最動人的樂章!
  綠色變革之內蒙古聲音——美麗家園綠作底色
  內蒙古橫跨三北,是黃河、遼河、嫩江等河流的上中遊或源頭,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生態建設保護和邊疆繁榮穩定大局中具有重要戰略地位。其中,內蒙古大興安嶺林區不僅是我國最大的國有林區和東北最大的水源涵養地,還是鬆嫩平原和呼倫貝爾草原的天然屏障,對維護東北地區和內蒙古東部的生態平衡發揮著巨大作用。
  怎能忘記,大自然對內蒙古的嚴厲懲罰。上世紀60年代開始,隨著氣候惡化、超載放牧和不合理墾植,綠草逐漸稀疏,沙漠開始蔓延,大片土地開始被沙地和沙帶所侵襲,綠退沙進,內蒙古生態日益惡化。
  自治區黨委、政府始終高度重視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持續推進實施生態建設重點工程,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推動淘汰落後產能,實施了一大批節能環保重大工程,全區生態環境實現“整體惡化趨緩,治理區明顯好轉”,天藍地綠水淨空氣清新的美好家園逐步顯現。
  5年來,我區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實施了京津風沙源、三北防護林、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還草、退牧還草等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實施了草原補獎機製和重點區域綠化工程。全區森林麵積和林木蓄積量實現“雙增長”,由“十一五”末的3.6億畝、13.6億立方米提高到3.8億畝、14.84億立方米。荒漠化、沙化麵積實現“雙減少”,分別減少1200萬畝、1000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了21.03%,草原植被蓋度達到44%。
  5年來,我區草原生態整體惡化趨勢得到有效遏製,一半草原植被明顯恢複,草原麵積增加了1400萬畝。2015年,我區草原植被蓋度、牧草產量、生物多樣性和退化草原比重分別為43.6%、68公斤/畝、8.4種/平方米、60.4%,與2000年草原生態最差的時候相比,分別增加了7.3個百分點、12.1公斤/畝、1—3種,退化草原比重減少了4.1個百分點。
  5年來,我區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強。2015年,全區12個盟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達到了80.9%;按照國家“水十條”要求,完成了地級城市黑臭水體排查機製,劃定8處地級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城鎮集中式飲用水源達標率達到了100%;出台了內蒙古礦山地質環境的治理辦法,累計治理礦山地質環境麵積608.7平方公裏。
  5年來,針對環境汙染和生態破壞趨勢,我區踩了“急刹車”。全區單位生產總值能耗與二氧化碳排放分別下降18.8%和22.7%,主要汙染物中,化學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分別下降10.18%、8.13%、12.6%和8.83%,均超額完成任務。
  5年來,我區綠色發展有序推進,實施“九大重點節能工程”支持節能技改項目215個。“十二五”期間,全區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累計下降31.85%,列入國家“萬家企業”的679家企業累計節能1625萬噸標準煤;資源綜合利用水平處在全國前列;“十二五”期間,對全區640餘戶企業開展清潔生產審核,推進煤炭清潔綜合利用,煤炭就地轉化率達到35.7%。
  5年來,全區生態文明製度逐步完善,耕地、水資源、林業紅線劃定工作全麵啟動,基本草原的劃定基本完成;“多規合一”試點改革和國家主體功能區試點示範深入推進,內蒙古森工集團、嶺南八局還有102個林場全麵停止了天然林商業性采伐。
  5年來,全區5133萬人次參加了義務植樹活動,將3.4億株綠樹種在了內蒙古的土地上。
  綠色變革之內蒙古作為——生態優先永續發展
  放眼廣袤的內蒙古,人們明顯地感受到,樹木多了,草場綠了,風沙小了。昔日沙進人退的地方出現了人工綠洲,退化的草原、荒禿的山嶺、沙化的土地上蔥籠疊翠,植被恢複的速度超乎想象。
  “要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的戰略位置,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麵和全過程,才能做到協同推進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牧業現代化。”內蒙古農業大學教授王林和說。
  45歲的蘇尼特右旗居民任平格永遠不會忘記,由於非法開墾草原,他所付出的慘重代價是6個月的刑期,1000元的罰金。這不僅僅是簡單的個案,此案彰顯的是內蒙古保護生態的決心與信心:不能失一片綠洲,決不毀一寸草地!
  這是目標,更是底線。
  曾經是全國土地沙化和水土流失最為嚴重地區之一的通遼市,沙土麵積最高達到4086萬畝,占全市總土地麵積的45.5%。上世紀80年代初以來,通遼市堅持把造林綠化、防沙治沙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依托三北防護林、防沙治沙、退耕還林等一係列國家重點生態建設工程,加快推進防沙治沙步伐,取得了“人進沙退”的良好成效,使科爾沁沙地在全國率先實現了治理速度大於沙化速度的良性逆轉。
  發展中保護,保護中發展。為深入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我區製定了一係列生態領域的製度和措施,將內蒙古生態保護納入製度化、規範化、科學化軌道。
  探索編製自然資源資產負債表,出台自然資源實物量變動表編製工作方案。開展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製定了自治區領導幹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試點實施方案;
  建立國土空間開發保護製度,實施自治區主題功能區規劃,全麵推進生態紅線劃定工作,26個旗縣市開展了基本草原紅線劃定試點,實施了水功能區分級分類管理;
  成立了自治區水權收儲轉讓中心,在呼包鄂先期開展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全麵實行了排汙許可證製度、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製度;
  建立起跨區域大氣汙染防治協作機製,確立了公安、交通等15個部門會商聯動機製;
  國有林場林區改革,水權、碳排放權、排汙權交易試點有序推進;
  ……
  內蒙古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所長於光軍說,從生態文明建設提出至今,其重要性已經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未來新常態的常態。
  綠色變革之內蒙古願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僅局限於種草種樹,這是發展理念、發展方式的根本轉變,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建設等方方麵麵,並與生產力布局、空間格局、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價值理念、製度體製緊密相關,是一項全麵而係統的工程,是一場全方位、係統性的綠色變革。”王林和教授分析。
  在這場綠色變革中,內蒙古的目標很明確,要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從鄂爾多斯的治沙能手殷玉珍,到阿拉善的沙漠愚公蘇和,他們在荒漠中栽下片片新綠時,也讓綠色和諧的種子,深深紮根在那片沙漠之中。
  京津風沙源治理工程中,正藍旗在渾善達克沙地進行封育飛播,10多年來沒有停歇,如今,這裏樹木鬱鬱蔥蔥,灌木叢生,野生動物和珍稀禽類棲息其間。
  ……
  生動的事例,為我們描繪出內蒙古生態係統良性循環、人居環境明顯改善的美好圖景,見證著內蒙古生態文明建設的巨大成果。
  可以說,在“進則全勝,不進則退”的緊要關頭,內蒙古牢固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理念,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生動詮釋了以綠增色、以綠生財、以綠造福、以綠添富的發展理念,保護生態環境,造福子孫後代。
  “十三五”開局之年,我區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細化為3個方麵:讓生產空間集約高效,讓生活空間宜居適度,讓生態空間山清水秀。
  切實築牢我國北方這道生態安全屏障,繼續實施天然林自然保護工程等12大生態治理和保護工程;
  實現環境質量的持續改善,繼續實施大氣汙染治理等10項環境治理和保護工程;
  保護生態環境,抓緊建立自然資源資產產權製度等8項製度,引導、規範和約束各類開發利用自然資源行為;
  ……
  到2020年,我區森林覆蓋率將達到23%,草原綜合植被覆蓋度將提高到46%以上,濕地麵積不低於9000萬畝,森林、草原、濕地、河流、沙漠沙地、農田6大生態係統趨於穩定,國土空間開發強度控製在1.6%以內,主體功能區布局和我國北方重要生態安全屏障架構基本形成。
  與此同時,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實現重大突破,全麵完成國家下達的節能減排降碳目標任務,大氣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全區用水總量控製在211.57億立方米以內,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持續下降,農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係數提高到0.55以上,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達到71%以上。(記者 王國英 實習生 劉慧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