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荒漠 利國惠民
來源:不詳 發布時間:2016年07月01日 瀏覽次數:
次
新華社北京6月16日電(記者 劉羊暘) 荒漠化被稱為“地球癌症”。它是當前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重點和難點之一。在今年6月17日第22個“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幹旱日”即將到來之際,記者圍繞荒漠化防治的熱點話題采訪了國家林業局局長張建龍。
目標責任製有力推進防沙治沙
“我國從2009年正式建立省級政府防沙治沙目標責任考核製度以來,有效地推進了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切實的成效。”張建龍說。
張建龍表示,通過實行防沙治沙目標責任製,一是切實提高了地方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防沙治沙的責任意識。結合自身情況,紛紛製定具體措施,著力推進防沙治沙工作,努力完成承擔的任務。
二是逐級落實了防沙治沙責任。被考核的省級政府,都製訂了對下一級政府防沙治沙工作的考核製度,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明確任務、落實責任、推動工作的格局。
三是切實形成了全社會關注防沙治沙的氛圍。實行防沙治沙目標責任考核製度,讓沙區廣大幹部群眾切實感受到黨和國家心係沙區人民,重視防沙治沙,激發了社會各界推進防沙治沙的熱情。
沙區是打贏林業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
沙區是我國貧困縣和貧困人口的重點分布區。如何實現防沙治沙與精準扶貧的有效結合?張建龍表示,沙區是生態建設的主戰場,也是打贏林業脫貧攻堅戰的主戰場。
據張建龍介紹,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麵積實現了連續三個監測期的持續淨減少,但防沙治沙形勢依然嚴峻,局部地區沙化土地仍在擴展。土地荒漠化加劇貧困,全國近35%的貧困縣,近30%的貧困人口分布在西北沙區。
張建龍說,“十三五”時期,在沙區結合防沙治沙,通過生態保護脫貧一批,通過發展林業產業脫貧一批,努力實現沙區生態改善與農民脫貧的雙贏。
——發展沙區特色林果和林下經濟帶動脫貧。“十三五”期間,充分利用沙區的優勢資源,在嚴格保護和有效治理的前提下,著力打造一批適合在沙區種植、對拉動地方經濟具有重要促進作用的特色林、果、飼、藥基地,做大做強一批沙區特色產業帶,形成產業集群,提升質量、效益,為沙區群眾脫貧開辟新路。
——實施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帶動脫貧。在實施京津風沙源治理、防沙治沙、防護林體係建設等林業重點工程,以及安排林業各項補助資金時,加大對貧困地區的傾斜支持力度。
——提供生態保護公益崗位帶動脫貧。“十三五”期間,通過進一步加強森林公園、沙漠公園、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自然保護區基礎設施建設,吸納貧困人口參與森林管護、防火等。擴大與旅遊相關的種植業、養殖業發展,促進農民脫貧增收。
治沙先行構建絲綢之路生態屏障
“絲綢之路經濟帶是我國沙塵暴的主要源區和路徑區,也是生態環境脆弱區。”張建龍說,絲綢之路經濟帶的生態修複和重建,是防治荒漠化的重點與難點,也是潛力與希望所在。
據張建龍介紹,國家林業局組織編製了《絲綢之路經濟帶防沙治沙工程建設規劃(2016-2030年)》,著力構建點、線、片、麵相結合的固沙阻沙屏障。
在建設思路上,堅持因地製宜、因害設防、保護優先、積極治理的原則,實行生物措施、工程措施相結合,生態修複和人工治理相結合;在建設內容上,主要包括固沙治沙、封禁保護、沙漠公園建設、示範點建設和科技支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