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信息
龍江森工林區:文化建設凝聚轉型發展動力
森工林區轉型發展過程中,生態文化意識已深深熔鑄在森工人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中。“十一五”期間,全林區文化建設累計投入5個多億,極大地改善了林區文化環境,滿足了職工群眾精神文化需求。在轉型發展過程中,以森工林區24個國家級和18個省級森林公園為重點,借綠色生態、紅色旅遊、白色冰雪等不斷做大做強生態旅遊文化產業。
森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加強林場(所)綜合文化站建設、林區電影放映和圖書館、展覽館等文化工程建設,截至目前,全森工已建成大型文化廣場23個,小型休閑廣場500餘個,文化場館40多個,並與省博物館合作以“生態之源、綠色之舟、富饒之地、人文之鄉、最美森工”為主題,在黑龍江省博物館內建立了森工生態展館,向社會各界全景式宣傳展現龍江森工生態文化。
森工林區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先進的精神文化支撐。一向粗獷、豪放、熱愛生活、向往文明的林區人,形成了艱苦奮鬥、自強不息、顧全大局、無私奉獻、開拓創新、追求卓越的森工精神,孕育了風格獨特、自成體係、曆久彌堅的森工文化。
在林區轉型發展的過程中,文化繁榮已經為森工人築起了一座堅不可摧的長城,通過文化的引領和發展,森工人生活得更加豐富與愜意,文化建設讓林區人“神氣了”,讓企業“壯實了”,讓職工群眾“腰包鼓了”,讓城市“活起來了”!
1 改善林區文化環境滿足群眾精神需求
森林是根,文化是土,博大濃鬱的林區文化一直是森工人不懈進取的持久動力。
近五年間,省森工總局在致力於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的同時,堅定不移地發展壯大森工文化,把構建繁榮的生態文化體係作為建設林區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列入森工著力構建的四大體係之一。“十一五”期間,全林區文化建設累計投入5億多元,適應職工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改善了林區文化環境。
五年間,他們梳理出了森工文化的發展路徑:以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為基點,加強職工群眾思想道德建設。加強“森工精神”的提煉,形成林區共同的思想基礎;加快發展速度,激發文化活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繁榮文化事業;加快振興林區文化產業,提升森工的文化競爭力;提高各級領導幹部抓文化發展的能力,特別是要不斷提高他們的文化自覺性、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強意識。
推動森工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也是滿足職工群眾新需求、激發發展新活力、提升森工新形象的戰略選擇。
五年間,一係列的文化建設為森工的大發展、快發展錦上添花,文化成為靈魂時刻牽引著改革發展的步伐。
2010年,森工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深入開展以“唱四好、講四德、樹新風”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活動。相繼組織開展“解放思想、加快發展”大討論和紀念治危興林二十年、實施天保工程十年係列主題宣傳活動以及森工發展建設成果展。創辦了“全省森工要聞”電視新聞節目,為林區職工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2011年,總局把構建繁榮的文化體係列入“四八四三”長遠發展戰略中,充分體現出對文化的高度重視。
2012年,又精心推出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總結“天保一期”、啟動“天保二期”等一係列主題宣傳活動。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中,選樹了一批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代表新時代形象的先進人物,幹部職工的凝聚力得以增強。
2013年,森工文化建設得到新推進,發展軟實力明顯提升。開展了“創造新業績、喜迎十八大”、魅力新森工、形勢任務等三大宣傳戰役。組織開展了各大媒體走進森工活動,有效提升了森工形象。森工精神得到進一步弘揚,全林區湧現出各方麵先進典型138個。組織開展了“六個十佳”和諧單位(家庭)創建評選等活動,實施林區環境治理、交通秩序整治、文明素質提升三項工程,知榮辱、講正氣、做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蔚然成風。
2 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構建公共文化網絡
夕陽西下,伴著霓虹閃爍的燈光,走進綏棱林業局鼎盛園廣場,立刻就被一幅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所吸引,“畫中人”隨著各自的文化符號自成體係,或在廣場演出,或練太極劍,還有現代舞、大秧歌、自彈自唱的社區小樂隊……那一個個“文化小氣候”勾勒出的“綏棱人氣”,讓觀者情不自禁融入其中。
柴河林業局友誼社區活動中心,由20餘位林區退休職工組成的“夕陽紅”民樂演奏團正在聚精會神地演奏,歡快的《柴河林區歡樂多》,從每個人的指尖流出,琴瑟和鳴,讓人心醉。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柴河林業局五個休閑廣場上,1714盞景觀燈各顯華麗,六個遠程射燈在天空交織,卡通動漫景觀燈變化莫測,柴河如同一座不夜城。
近三年來,柴河林業局累計投入2058萬元,新建文化中心及活動室8980平方米,公園、廣場20處7.6萬平方米,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使小城鎮充滿濃鬱的文化氣息,百姓的幸福感從來都沒有這樣強烈。
在樺南林業局裝修一新的職工俱樂部,業餘的文藝團體大約有十五六個,總人數近2000人,這些人猶如一粒粒文化種子,花開大地,馨香四溢。輪滑協會、京劇票友協會、中老年合唱團、書畫攝影協會等等,這些來自林業局職工自發組織的隊伍,每個月甚至每一天都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幾年來,大海林林業局不斷延伸著企業文化的外延。先後投資400餘萬元用於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造。一個麵積1萬平方米的休閑廣場和2000平方米的俱樂部廣場成為職工一年四季健身、娛樂、舞蹈、散步、休憩、文藝演出的場所。山上山下100餘台(套)健身器材使林區人也享受到了城裏人的健身方式。在10個林場建有職工活動室,設置了書刊閱覽、棋牌、乒乓球等設施。
無論日常生活,還是重大節日,東方紅林業局的廣場文化都開展得紅紅火火。他們以傳統文化、企業文化、家庭文化、社區文化為主要內容,舉辦了“現場書畫表演”、千名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升旗儀式、花卉展等廣場文化活動,連續8年組織開展了有規模的社區文化藝術節。
五年來,森工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強廣播電視覆蓋、林場(所)綜合文化站建設、林區電影放映、圖書館、展覽館等文化工程建設,形成了覆蓋林區、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
3 做強生態旅遊培植發展文化產業
文化具有提升產業附加值的重要功能,隻有加強特色文化建設,大力發展森林文化、冰雪文化、生態旅遊文化,才能使森工的發展潛力得到充分挖掘。
五年來,龍江森工在轉型發展過程中,以森工林區24個國家級和18個省級森林公園為重點,以綠色生態、紅色旅遊、黑色(農業觀光)、白色冰雪、金色企業“五彩文化”為主線條,不斷做大做強生態旅遊文化產業,把“中國雪鄉,世界共享”、大沾河白頭鶴濕地之鄉、穆棱“中國東北紅豆杉之鄉”、迎春國家級京劇之鄉、柴河威虎山抗聯遺址、鳳凰山全國攝影創作基地、亞布力旅遊名鎮等文化旅遊品牌進行深入挖掘,形成具有森工林區特色的生態文化產業和體係。
在推進旅遊文化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上,加強創意和策劃,組織專家學者,把沉積於山川河流之內、附著於森林樹木之中、流傳於百姓民間、蘊藏於森工悠久曆史、呈現於林區特色美食的生態文化、森林文化、民俗文化、曆史文化、飲食文化進行了係統歸納和深入挖掘,著力打造文化個性景區、開發旅遊文化紀念品、推進旅遊演藝娛樂業、搭建文化展示平台。
近年來,大海林林業局通過舉辦中國雪鄉旅遊節,提高了雪鄉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雪寶寶”吉祥物選拔賽、“萬嘉杯中國雪鄉”攝影大賽、首屆中國雪鄉論壇、雪雕大賽、中國雪鄉影視劇展播、萬人徒步穿越大賽等活動,突出了林海雪原、戲冰娛雪、冰情雪韻的特色冰雪文化,提高了雪鄉知名度,厚重了雪鄉旅遊文化。
亞布力、山河屯、沾河等林業局也充分利用各自的旅遊資源,大打文化牌,通過開展生態文化宣傳教育活動,組織開展森林旅遊節、滑雪節、國際濕地日、愛鳥周等生態文化主題活動,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通過推動群眾文化和旅遊文化相結合,培植和發展文化產業。
產業興企,文化鑄魂。用文化把職工的思想凝聚起來,把潛能激發出來,營造政通人和的環境,才能讓企業永葆青春和活力。
綏棱林業局通過實施“大文化”戰略,效應不斷彰顯。在第24屆哈爾濱經濟貿易洽談會上,該局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黑龍江森工木製品有限責任公司“落戶”綏棱。這項投資5.6億元,年生產能力1000多棟木製別墅,生產總值達16億元的公司“紮根”林區,看中的正是該局以文化經營城市、以文化管理企業、以文化凝聚人和鼓舞人的“大文化”戰略。該公司在當地“安家“後,將堅持“文化”興企,以打造“企業文化最強”企業為目標。
海林林業局的文化建設堅持把人放在企業中心地位,在管理中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確立職工主人翁地位。修訂完善了職業道德準則,強化紀律約束機製,使企業各項規章製度成為幹部職工的自覺行為。
從靠山吃山,到看山護山、管山用山,森工林區職工依戀這座大山的情誼從未改變,改變的是文化的提升、滲透及愛護它的方式。“讓森林覆蓋大地、讓綠色湧進生活”、“喚起百萬民眾、建造綠色海洋”、“科技興林山獻寶、勤勞致富水流銀”一個個口號昭告了保護生態在森工林區的深入人心。隨著時間推移,保護森林、保護家園的思想也在不斷的深化,並滲透在林區的每一個細節。有了文化的植入與滲透,不但形成了林區堅實的文化群體,更促進了森工林區從木材生產為主,向生態旅遊、林產工業、文化產業等產業鏈條的成功轉型。
弘揚企業精神,發揚主人翁精神,崇尚社會新風,打造“和諧型”企業成為森工各企業文化發展的主旋律。
2013年,總局黨委先後組織了“走進生態文明新時代”主題係列文化活動,開展大型主題廣場文化活動50餘場,各林業局社區、校園開展各類文化活動、體育競技賽事500多場(次),以“美麗林區、美麗心靈、多彩文化、多彩生活”為指導思想,以唱響主旋律、謳歌林區新變化、讚美林區幸福生活為切入點,弘揚了森工精神,同時也將森工生態文明建設推向發展的新階段。
五年來,通過文化的引領,如今煥然一新的森工處處環繞著文化的氣息。過去的艱難創業期,森工人艱苦奮鬥、自強不息,如今的轉型發展期,他們開拓創新,追求卓越。埋頭苦幹的森工人正創造和享受著豐富愜意的新生活。
森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大力加強林場(所)綜合文化站建設、林區電影放映和圖書館、展覽館等文化工程建設,截至目前,全森工已建成大型文化廣場23個,小型休閑廣場500餘個,文化場館40多個,並與省博物館合作以“生態之源、綠色之舟、富饒之地、人文之鄉、最美森工”為主題,在黑龍江省博物館內建立了森工生態展館,向社會各界全景式宣傳展現龍江森工生態文化。
森工林區的發展壯大,離不開先進的精神文化支撐。一向粗獷、豪放、熱愛生活、向往文明的林區人,形成了艱苦奮鬥、自強不息、顧全大局、無私奉獻、開拓創新、追求卓越的森工精神,孕育了風格獨特、自成體係、曆久彌堅的森工文化。
在林區轉型發展的過程中,文化繁榮已經為森工人築起了一座堅不可摧的長城,通過文化的引領和發展,森工人生活得更加豐富與愜意,文化建設讓林區人“神氣了”,讓企業“壯實了”,讓職工群眾“腰包鼓了”,讓城市“活起來了”!
1 改善林區文化環境滿足群眾精神需求
森林是根,文化是土,博大濃鬱的林區文化一直是森工人不懈進取的持久動力。
近五年間,省森工總局在致力於生態建設和產業發展的同時,堅定不移地發展壯大森工文化,把構建繁榮的生態文化體係作為建設林區小康社會的重要目標,列入森工著力構建的四大體係之一。“十一五”期間,全林區文化建設累計投入5億多元,適應職工群眾精神文化需求,改善了林區文化環境。
五年間,他們梳理出了森工文化的發展路徑:以構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為基點,加強職工群眾思想道德建設。加強“森工精神”的提煉,形成林區共同的思想基礎;加快發展速度,激發文化活力;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係,繁榮文化事業;加快振興林區文化產業,提升森工的文化競爭力;提高各級領導幹部抓文化發展的能力,特別是要不斷提高他們的文化自覺性、文化自信心和文化自強意識。
推動森工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也是滿足職工群眾新需求、激發發展新活力、提升森工新形象的戰略選擇。
五年間,一係列的文化建設為森工的大發展、快發展錦上添花,文化成為靈魂時刻牽引著改革發展的步伐。
2010年,森工大力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深入開展以“唱四好、講四德、樹新風”為主要內容的宣傳教育活動。相繼組織開展“解放思想、加快發展”大討論和紀念治危興林二十年、實施天保工程十年係列主題宣傳活動以及森工發展建設成果展。創辦了“全省森工要聞”電視新聞節目,為林區職工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2011年,總局把構建繁榮的文化體係列入“四八四三”長遠發展戰略中,充分體現出對文化的高度重視。
2012年,又精心推出回眸“十一五”、展望“十二五”,總結“天保一期”、啟動“天保二期”等一係列主題宣傳活動。在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建設中,選樹了一批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代表新時代形象的先進人物,幹部職工的凝聚力得以增強。
2013年,森工文化建設得到新推進,發展軟實力明顯提升。開展了“創造新業績、喜迎十八大”、魅力新森工、形勢任務等三大宣傳戰役。組織開展了各大媒體走進森工活動,有效提升了森工形象。森工精神得到進一步弘揚,全林區湧現出各方麵先進典型138個。組織開展了“六個十佳”和諧單位(家庭)創建評選等活動,實施林區環境治理、交通秩序整治、文明素質提升三項工程,知榮辱、講正氣、做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蔚然成風。
2 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構建公共文化網絡
夕陽西下,伴著霓虹閃爍的燈光,走進綏棱林業局鼎盛園廣場,立刻就被一幅現代版的“清明上河圖”所吸引,“畫中人”隨著各自的文化符號自成體係,或在廣場演出,或練太極劍,還有現代舞、大秧歌、自彈自唱的社區小樂隊……那一個個“文化小氣候”勾勒出的“綏棱人氣”,讓觀者情不自禁融入其中。
柴河林業局友誼社區活動中心,由20餘位林區退休職工組成的“夕陽紅”民樂演奏團正在聚精會神地演奏,歡快的《柴河林區歡樂多》,從每個人的指尖流出,琴瑟和鳴,讓人心醉。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柴河林業局五個休閑廣場上,1714盞景觀燈各顯華麗,六個遠程射燈在天空交織,卡通動漫景觀燈變化莫測,柴河如同一座不夜城。
近三年來,柴河林業局累計投入2058萬元,新建文化中心及活動室8980平方米,公園、廣場20處7.6萬平方米,豐富多彩的文化娛樂活動,使小城鎮充滿濃鬱的文化氣息,百姓的幸福感從來都沒有這樣強烈。
在樺南林業局裝修一新的職工俱樂部,業餘的文藝團體大約有十五六個,總人數近2000人,這些人猶如一粒粒文化種子,花開大地,馨香四溢。輪滑協會、京劇票友協會、中老年合唱團、書畫攝影協會等等,這些來自林業局職工自發組織的隊伍,每個月甚至每一天都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
幾年來,大海林林業局不斷延伸著企業文化的外延。先後投資400餘萬元用於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和改造。一個麵積1萬平方米的休閑廣場和2000平方米的俱樂部廣場成為職工一年四季健身、娛樂、舞蹈、散步、休憩、文藝演出的場所。山上山下100餘台(套)健身器材使林區人也享受到了城裏人的健身方式。在10個林場建有職工活動室,設置了書刊閱覽、棋牌、乒乓球等設施。
無論日常生活,還是重大節日,東方紅林業局的廣場文化都開展得紅紅火火。他們以傳統文化、企業文化、家庭文化、社區文化為主要內容,舉辦了“現場書畫表演”、千名黨員重溫入黨誓詞、升旗儀式、花卉展等廣場文化活動,連續8年組織開展了有規模的社區文化藝術節。
五年來,森工高度重視企業文化建設,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強廣播電視覆蓋、林場(所)綜合文化站建設、林區電影放映、圖書館、展覽館等文化工程建設,形成了覆蓋林區、結構合理、功能健全、實用高效的公共文化設施網絡。
3 做強生態旅遊培植發展文化產業
文化具有提升產業附加值的重要功能,隻有加強特色文化建設,大力發展森林文化、冰雪文化、生態旅遊文化,才能使森工的發展潛力得到充分挖掘。
五年來,龍江森工在轉型發展過程中,以森工林區24個國家級和18個省級森林公園為重點,以綠色生態、紅色旅遊、黑色(農業觀光)、白色冰雪、金色企業“五彩文化”為主線條,不斷做大做強生態旅遊文化產業,把“中國雪鄉,世界共享”、大沾河白頭鶴濕地之鄉、穆棱“中國東北紅豆杉之鄉”、迎春國家級京劇之鄉、柴河威虎山抗聯遺址、鳳凰山全國攝影創作基地、亞布力旅遊名鎮等文化旅遊品牌進行深入挖掘,形成具有森工林區特色的生態文化產業和體係。
在推進旅遊文化與旅遊產業融合發展上,加強創意和策劃,組織專家學者,把沉積於山川河流之內、附著於森林樹木之中、流傳於百姓民間、蘊藏於森工悠久曆史、呈現於林區特色美食的生態文化、森林文化、民俗文化、曆史文化、飲食文化進行了係統歸納和深入挖掘,著力打造文化個性景區、開發旅遊文化紀念品、推進旅遊演藝娛樂業、搭建文化展示平台。
近年來,大海林林業局通過舉辦中國雪鄉旅遊節,提高了雪鄉的知名度和美譽度。“雪寶寶”吉祥物選拔賽、“萬嘉杯中國雪鄉”攝影大賽、首屆中國雪鄉論壇、雪雕大賽、中國雪鄉影視劇展播、萬人徒步穿越大賽等活動,突出了林海雪原、戲冰娛雪、冰情雪韻的特色冰雪文化,提高了雪鄉知名度,厚重了雪鄉旅遊文化。
亞布力、山河屯、沾河等林業局也充分利用各自的旅遊資源,大打文化牌,通過開展生態文化宣傳教育活動,組織開展森林旅遊節、滑雪節、國際濕地日、愛鳥周等生態文化主題活動,展示生態文明建設成果。通過推動群眾文化和旅遊文化相結合,培植和發展文化產業。
產業興企,文化鑄魂。用文化把職工的思想凝聚起來,把潛能激發出來,營造政通人和的環境,才能讓企業永葆青春和活力。
綏棱林業局通過實施“大文化”戰略,效應不斷彰顯。在第24屆哈爾濱經濟貿易洽談會上,該局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黑龍江森工木製品有限責任公司“落戶”綏棱。這項投資5.6億元,年生產能力1000多棟木製別墅,生產總值達16億元的公司“紮根”林區,看中的正是該局以文化經營城市、以文化管理企業、以文化凝聚人和鼓舞人的“大文化”戰略。該公司在當地“安家“後,將堅持“文化”興企,以打造“企業文化最強”企業為目標。
海林林業局的文化建設堅持把人放在企業中心地位,在管理中尊重人、理解人、關心人、愛護人,確立職工主人翁地位。修訂完善了職業道德準則,強化紀律約束機製,使企業各項規章製度成為幹部職工的自覺行為。
從靠山吃山,到看山護山、管山用山,森工林區職工依戀這座大山的情誼從未改變,改變的是文化的提升、滲透及愛護它的方式。“讓森林覆蓋大地、讓綠色湧進生活”、“喚起百萬民眾、建造綠色海洋”、“科技興林山獻寶、勤勞致富水流銀”一個個口號昭告了保護生態在森工林區的深入人心。隨著時間推移,保護森林、保護家園的思想也在不斷的深化,並滲透在林區的每一個細節。有了文化的植入與滲透,不但形成了林區堅實的文化群體,更促進了森工林區從木材生產為主,向生態旅遊、林產工業、文化產業等產業鏈條的成功轉型。
弘揚企業精神,發揚主人翁精神,崇尚社會新風,打造“和諧型”企業成為森工各企業文化發展的主旋律。
2013年,總局黨委先後組織了“走進生態文明新時代”主題係列文化活動,開展大型主題廣場文化活動50餘場,各林業局社區、校園開展各類文化活動、體育競技賽事500多場(次),以“美麗林區、美麗心靈、多彩文化、多彩生活”為指導思想,以唱響主旋律、謳歌林區新變化、讚美林區幸福生活為切入點,弘揚了森工精神,同時也將森工生態文明建設推向發展的新階段。
五年來,通過文化的引領,如今煥然一新的森工處處環繞著文化的氣息。過去的艱難創業期,森工人艱苦奮鬥、自強不息,如今的轉型發展期,他們開拓創新,追求卓越。埋頭苦幹的森工人正創造和享受著豐富愜意的新生活。
上一篇:北京林業大學與企業共同啟動外來入侵物種控製研究[ 01-16 ]
下一篇:青海省首部反映林業階段性發展的圖書出版[ 01-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