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林業信息>詳細內容

林業信息

保生態重民生 林業建設上台階

來源:不詳 作者:國家林業局政府網 發布時間:2013年11月18日 閱讀: 字體:【】 【
    黨的十八大作出了建設生態文明的戰略部署,描繪了建設美麗中國的宏偉藍圖,讓我國林業擔負起更多生態文明建設的重任。
    十八大以來,我國林業以建設生態文明為總目標,深入實施以生態建設為主的發展戰略,全麵啟動“生態林業、民生林業”總任務。一年來,我國林業生態建設舉措迭出,成效顯著。
    保生態安全——
    明確劃定4條紅線

    我國林地、濕地和荒漠化土地總麵積超過90億畝,約占國土麵積的63%,是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空間載體,也關係到國土生態安全。一年來,我國林業把構建國土生態空間規劃體係作為生態林業建設的第一要務,頻出重拳,大力推進生態建設與保護。
    首先從規劃入手,總體布局生態建設格局和重點。國家林業局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國家林業局推進生態文明建設規劃綱要》已編製推出。該規劃明確了國土生態空間的功能定位、目標任務和管理措施。同時還編製了25個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據初步統計,全國林業生態空間規劃達80多個,與各地的生態空間規劃一起,形成了科學係統的國土生態空間規劃體係。
    今年7月,我國生態安全紅線保護行動全麵啟動。首次明確劃定了4條生態紅線:即林地和森林紅線、濕地紅線、荒漠植被紅線、物種紅線。按照4條生態紅線要求,全國林地麵積不低於46.8億畝,森林麵積不低於37.4億畝,森林蓄積量不低於200億立方米;濕地麵積不少於8億畝;治理宜林宜草沙化土地、恢複荒漠植被不少於56萬平方公裏;各級各類自然保護區嚴禁開發,現有瀕危野生動植物得到全麵保護。
    劃定的生態紅線,成了限製盲目開發利用的“高壓線”,維護生態平衡的“安全線”,建設生態文明的“目標線”,實現永續發展的“保障線”。
    一年來,我國以重大工程推動自然生態係統的全麵修複。天然林資源保護、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京津風沙源治理、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濕地保護與恢複等十大生態修複工程正加大力度快速推進。同時,我國加快構建東北森林、北方防風固沙、東部沿海生態、西部高原生態、長江流域生態、黃河流域生態等十大生態屏障。在重大工程的帶動下,我國造林綠化步伐明顯加快,部分重要區域生態狀況明顯改善。今年以來全國造林在9000萬畝以上。今年我國批準新增15處林業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5塊國際重要濕地。
    保改革紅利——
    確權集體林地27.02億畝

    在廣東省德慶縣大朗村,一位村民滿懷喜悅地告訴記者,他承包的230多畝責任山種植鬆樹、鬆下種桂皮,每年采鬆脂割桂皮純收入達15萬元,“這比同村那些外出打工的賺得還多”。村黨支部書記徐政標說,受益於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和發展林下經濟,大朗村由多年的“貧困村”變成了“富裕村”。
    深化和完善集體林權製度改革,讓改革釋放林業發展潛力,是推進生態林業、民生林業建設的著力點。
    一年來,按照“改革、穩定、規範、服務、發展”的要求,我國深入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到目前,全國已確權集體林地27.02億畝,占各地納入集體林權製度改革麵積的99.05%。發放林權證1億本,占已確權林地總麵積的96.37%,8981.25萬農戶拿到林權證,基本落實了農民家庭承包經營權。通過林改,廣大農村呈現出資源增長、農民增收、生態良好、林區和諧、發展活力迸發的可喜變化。
    改革激發了營林造林熱潮。各地造林綠化熱火朝天,林下經濟蓬勃發展。僅今年上半年,全國林下經濟產值就達到3600多億元,重點林業縣農民林業收入占人均總收入的50%以上。
    保民生改善——
    林業產業惠及4.5億農民
    金秋10月,在安徽省宿鬆縣洲頭鄉宗營村一片中幼林下,喜收套種大豆的林農陶龍中高興地說:“我承包的這片林子共1000畝,上半年套種油菜、小麥,下半年套種玉米、大豆,去年農作物純收入60多萬元,今年收入能超過去年!”
    “有好政策幫扶,林下種養大有‘錢’途!”廣西藤縣塘步鎮塘村村民柳林海對記者說,去年,他利用林權證抵押貸款5萬元,在自己的林地上發展林下養雞,一年來,已陸續出售了幾批,純收入近7萬元。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大力發展“民生林業”,並出台政策扶持,培育興林富民“十大產業”,引導鼓勵林農在保護生態的同時,發展林下種植、林下養殖、林產品采集加工等,以改善林區民生,擴大就業增收,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
    一年來,我國林業積極推進發展方式轉變,全力打造中國林業產業升級版。目前,《林業產業倍增計劃(2013—2020年)》正加緊製訂,近期將出台,林業產業正在實現轉型升級。在很多地方,森林旅遊、竹產業、銀杏產業、楊樹產業、花卉苗木產業、林下養殖產業、油茶產業、核桃產業、特色林果業等成為區域經濟的支柱。
    林業產業也成為充滿生機與活力的富民產業、低碳環保產業。全國林業總產值已連續10年實現年均24%的高增長,2012年達到3.95萬億元,林產品出口總值1188.3億美元。據測算,林業產業已惠及4.5億農民。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為了實現生態惠民、綠色惠民,讓森林進城,為身邊增綠,建美麗鄉村等森林建設活動蓬勃展開,使綠色更加貼近人們的生產和生活。
    因林而富,因林而美,因林而秀。發展生態林業和民生林業,給老百姓帶來了越來越多的實惠和福祉。(記者  劉惠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