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信息
新疆“生命之舟”煥發活力
濕地與森林、海洋並稱全球三大生態係統,被譽為“地球之腎”、“天然水庫庫””和“天然物種庫”。在新疆,有水的地方就有綠洲、濕地,有綠洲、濕地的地方就有人生活。濕地養育著人類,也是植物、動物的天堂,濕地就是新疆的“生命之舟”。保護濕地就是保護新疆的生態環境。
2013年2月,國家林業局新批準了塔城五弦河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林業局新批準了塔城五弦河國家濕地公園、伊犁那拉提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濕地公園、澤普葉爾羌河國家濕地公園伊犁那拉提國家濕地公園、沙灣千泉湖國家濕地公園5個國家級濕地,至此,新疆的國家級濕地公園總數達到16個,數量居西北五省區前列區級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數量也居西北五省區前列數量也居西北五省區前列。
濕地是新疆的“生命之舟”
新疆野生鳥類保護專業委員會會長魏萊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去觀鳥。
這些年,魏萊多次組織愛鳥人士去五家渠市青格達湖、石河子北湖以及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觀鳥。“美麗的小鳥是上天派來人間飛翔的‘天使’,它們是人類的朋友。生態環境好了,‘鳥天使’就多了,我們的家園就更加美好了。”5月25日,已經40多歲的魏萊用詩意的語言描述著對小鳥的喜愛。
令他高興的是,近年來,新疆可以去觀鳥的濕地越來越多。很多濕地麵積增加了,植被更茂密了,棲居其中的鳥類越來越多。
這些都要歸功於近年來新疆濕地保護工作的發展。“新疆濕地保護管理工作的未來會越來越光明。”自治區林業廳自然保護區和濕地管理辦公室負責人杜農表示。
新疆地處中國三大高原濕地區的蒙新高原濕地區,濕地麵積約占全國濕地麵積的5%,約占高原濕地麵積的10%,僅次於青藏高原。新疆濕地作為西部內陸幹旱區的重要基礎資源和環境資源,是新疆經濟發展的命脈,不僅支撐著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存與發展,而且作為我國幹旱區獨特的濕地類型,在生物多樣性保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我國重要的基因種質資源庫。
據第一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顯示:新疆濕地總麵積占全疆總麵積的0.89%。麵積大於100公頃以上的濕地有435塊,其中河流濕地45塊,湖泊濕地108塊,沼澤濕地148塊,人工濕地134塊。
在新疆,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有水的地方就有綠洲,有綠洲的地方就有人生活”。遍布天山南北的一片片濕地,就是新疆的“生命之舟”。一旦水資源枯竭、濕地萎縮、綠洲消失,人們的家園將無處安放。
濕地不僅是新疆各族人民生產、生活的根基,更是動植物資源的寶庫。據統計,新疆濕地共分布有鳥類121種,占新疆鳥類總數的30.40%。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白鶴、白鸛、黑鸛、黑頸鶴等;87種魚類中,有本地土著魚類51種;有兩棲類動物7種,占全疆兩棲類總種數的100%;爬行類動物20種,占全疆爬行類總種數的46.5%;獸類種類12種,占新疆獸類總種數的9%。還有植物463種,約占全疆植物總種數的13.5%。
新疆濕地保護工作始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目前,新疆的濕地保護工作已經走在西北五省區的前列。
濕地保護走向法製化、規範化
如今,一度以棉花種植聞名全疆的瑪納斯縣興起了“退耕還濕”熱。到今年,已有8000多畝耕地實施了退耕還濕。
瑪納斯縣位於天山北坡經濟帶中段,水資源豐富,境內瑪納斯河、塔西河兩河環抱,年徑流量10億立方米,有豐富的濕地資源,水庫、塘壩眾多。區域內分布有大大小小十幾座水庫,擁有6萬畝水麵、3萬畝蘆葦蕩、6萬畝水草、5萬畝河灘地、兩萬餘畝次生紅柳灌木林等資源。近年來,該縣積極開展濕地保護工作,保護多種濕地資源,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處在世界候鳥遷徙“3號線”上,每年春秋兩季,都有天鵝、綠頭雁、蓑羽鶴、大雁、白鷺、鵜鶘等動物經過濕地南北遷徙,眾多珍稀野生動植物在濕地內繁衍生息。為了保護濕地,2008年,瑪納斯縣啟動了退耕退牧還濕工作,對屬於濕地保護區範圍內的耕地進行返租,鼓勵農戶退出耕地保護生態。政府通過租賃補償的方式對退地農戶進行資金補助,補償標準為每畝每年500元。如今,這裏成了候鳥的天堂,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15種,每年在此越冬的大天鵝有100餘隻,灰鶴、蓑羽鶴有500餘隻。
在新疆,像瑪納斯縣這樣大力推進濕地保護的縣市越來越多。杜農認為,這是中央以及自治區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果。
新疆在樹立“環保優先、生態立區”理念的同時,更是將濕地保護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報告中明確提出,“全疆各族人民都要積極行動起來,堅決保護我們的森林、冰川,堅決保護我們的河流、湖泊,堅決保護我們的濕地、植被,堅決保護我們的綠洲、草原”。這些都涉及濕地保護。
新疆濕地保護也走過了一段艱難的道路。有資料顯示,在過去的60多年中,新疆濕地消失過半。更為嚴峻的是,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用水量大大增加,濕地保護工作麵臨新的壓力和挑戰,保護與發展矛盾突出。另一方麵,新疆濕地保護和恢複也存在著經費不足、科研和技術支撐薄弱,對濕地資源監測能力較弱,濕地保護、管理的技術手段較落後等問題。
“現在,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到了重中之重的地位,新疆濕地保護管理工作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杜農充滿信心地表示。
“十一五”期間,國家批複《新疆烏倫古湖濕地管護區建設工程》等9個濕地保護項目,下達新疆科克蘇濕地自然保護區等6個中央濕地保護補助試點項目,項目資金和補助試點資金總額超億元。“十二五”期間,新疆列入《國家濕地“十二五”實施規劃》的項目共40項。2013年,自治區林業廳和自治區發改委聯合上報濕地保護恢複項目6個,補助資金項目6個。
更為可喜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濕地保護條例》2012年10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標誌著新疆濕地保護已經走上了法製化、規範化管理的軌道,為濕地保護管理事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合理利用,發展濕地產業
近年來,新疆各地濕地保護意識有所提升,濕地保護管理工作取得喜人成績。談起這方麵的變化,杜農如數家珍。
在艾比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湖麵萎縮的趨勢基本得到遏製,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此前,艾比湖湖麵一度萎縮至不足500平方公裏,地下水位下降了2—3米,年浮塵天氣超過100天。2000年,艾比湖自然保護區成立以來,在當地政府的協調下,采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艾比湖流域水量增加,使湖麵基本穩定在600平方公裏左右,有時湖麵麵積還稍有擴大,2004年更是達到1040多平方公裏。
在布爾根河狸自然保護區,河穀林得以恢複,河狸種群數量有所增加。現在,烏倫古河流域河狸家族數量達到117個,河狸數量450隻,其中布爾根河狸自然保護區內河狸數量由自然保護區成立之初的30餘隻增加到目前的123隻。
巴音布魯克天鵝自然保護區成立以來,有效地保護了天鵝棲息地,天鵝數量由1980年保護區成立之初的2000餘隻恢複到目前的5000—8000隻。
近年來,新疆各地申報濕地公園的積極性非常高,在積極申報的同時,各地都采取了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護濕地、增加濕地麵積。“濕地具有豐富的文化功能,是弘揚生態文明理念的重要陣地。濕地為人們提供了休閑旅遊、親近自然的理想場所,對弘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支持各地申報濕地公園,並且積極進行指導。”杜農表示。
如今,瑪納斯縣等縣市在濕地合理利用方麵走在了前列。該縣正在依托濕地資源,在保護濕地生態係統的基礎上,發展濕地產業,將重點發展濕地水生經濟作物養殖業、濕地產品精深加工業以及濕地生態旅遊。
濕地生態旅遊業是目前方興未艾的一種新旅遊業態,據知名旅遊網站58同城統計:近年來,中國生態旅遊業增幅達到30%以上,其中濕地生態旅遊占相當比例。濕地公園是新疆各地開展濕地生態旅遊的最重要的載體。“隻有形成了濕地合理利用模式,才能為濕地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杜農認為。(記者 任江)
2013年2月,國家林業局新批準了塔城五弦河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林業局新批準了塔城五弦河國家濕地公園、伊犁那拉提國家濕地公園國家濕地公園、澤普葉爾羌河國家濕地公園伊犁那拉提國家濕地公園、沙灣千泉湖國家濕地公園5個國家級濕地,至此,新疆的國家級濕地公園總數達到16個,數量居西北五省區前列區級濕地類型自然保護區,數量也居西北五省區前列數量也居西北五省區前列。
濕地是新疆的“生命之舟”
新疆野生鳥類保護專業委員會會長魏萊最開心的事情就是去觀鳥。
這些年,魏萊多次組織愛鳥人士去五家渠市青格達湖、石河子北湖以及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觀鳥。“美麗的小鳥是上天派來人間飛翔的‘天使’,它們是人類的朋友。生態環境好了,‘鳥天使’就多了,我們的家園就更加美好了。”5月25日,已經40多歲的魏萊用詩意的語言描述著對小鳥的喜愛。
令他高興的是,近年來,新疆可以去觀鳥的濕地越來越多。很多濕地麵積增加了,植被更茂密了,棲居其中的鳥類越來越多。
這些都要歸功於近年來新疆濕地保護工作的發展。“新疆濕地保護管理工作的未來會越來越光明。”自治區林業廳自然保護區和濕地管理辦公室負責人杜農表示。
新疆地處中國三大高原濕地區的蒙新高原濕地區,濕地麵積約占全國濕地麵積的5%,約占高原濕地麵積的10%,僅次於青藏高原。新疆濕地作為西部內陸幹旱區的重要基礎資源和環境資源,是新疆經濟發展的命脈,不僅支撐著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存與發展,而且作為我國幹旱區獨特的濕地類型,在生物多樣性保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我國重要的基因種質資源庫。
據第一次全國濕地資源調查顯示:新疆濕地總麵積占全疆總麵積的0.89%。麵積大於100公頃以上的濕地有435塊,其中河流濕地45塊,湖泊濕地108塊,沼澤濕地148塊,人工濕地134塊。
在新疆,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有水的地方就有綠洲,有綠洲的地方就有人生活”。遍布天山南北的一片片濕地,就是新疆的“生命之舟”。一旦水資源枯竭、濕地萎縮、綠洲消失,人們的家園將無處安放。
濕地不僅是新疆各族人民生產、生活的根基,更是動植物資源的寶庫。據統計,新疆濕地共分布有鳥類121種,占新疆鳥類總數的30.40%。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白鶴、白鸛、黑鸛、黑頸鶴等;87種魚類中,有本地土著魚類51種;有兩棲類動物7種,占全疆兩棲類總種數的100%;爬行類動物20種,占全疆爬行類總種數的46.5%;獸類種類12種,占新疆獸類總種數的9%。還有植物463種,約占全疆植物總種數的13.5%。
新疆濕地保護工作始於上世紀90年代中期,目前,新疆的濕地保護工作已經走在西北五省區的前列。
濕地保護走向法製化、規範化
如今,一度以棉花種植聞名全疆的瑪納斯縣興起了“退耕還濕”熱。到今年,已有8000多畝耕地實施了退耕還濕。
瑪納斯縣位於天山北坡經濟帶中段,水資源豐富,境內瑪納斯河、塔西河兩河環抱,年徑流量10億立方米,有豐富的濕地資源,水庫、塘壩眾多。區域內分布有大大小小十幾座水庫,擁有6萬畝水麵、3萬畝蘆葦蕩、6萬畝水草、5萬畝河灘地、兩萬餘畝次生紅柳灌木林等資源。近年來,該縣積極開展濕地保護工作,保護多種濕地資源,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
瑪納斯國家濕地公園處在世界候鳥遷徙“3號線”上,每年春秋兩季,都有天鵝、綠頭雁、蓑羽鶴、大雁、白鷺、鵜鶘等動物經過濕地南北遷徙,眾多珍稀野生動植物在濕地內繁衍生息。為了保護濕地,2008年,瑪納斯縣啟動了退耕退牧還濕工作,對屬於濕地保護區範圍內的耕地進行返租,鼓勵農戶退出耕地保護生態。政府通過租賃補償的方式對退地農戶進行資金補助,補償標準為每畝每年500元。如今,這裏成了候鳥的天堂,有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15種,每年在此越冬的大天鵝有100餘隻,灰鶴、蓑羽鶴有500餘隻。
在新疆,像瑪納斯縣這樣大力推進濕地保護的縣市越來越多。杜農認為,這是中央以及自治區高度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取得的成果。
新疆在樹立“環保優先、生態立區”理念的同時,更是將濕地保護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自治區第八次黨代會報告中明確提出,“全疆各族人民都要積極行動起來,堅決保護我們的森林、冰川,堅決保護我們的河流、湖泊,堅決保護我們的濕地、植被,堅決保護我們的綠洲、草原”。這些都涉及濕地保護。
新疆濕地保護也走過了一段艱難的道路。有資料顯示,在過去的60多年中,新疆濕地消失過半。更為嚴峻的是,伴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用水量大大增加,濕地保護工作麵臨新的壓力和挑戰,保護與發展矛盾突出。另一方麵,新疆濕地保護和恢複也存在著經費不足、科研和技術支撐薄弱,對濕地資源監測能力較弱,濕地保護、管理的技術手段較落後等問題。
“現在,生態文明建設被提到了重中之重的地位,新疆濕地保護管理工作麵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杜農充滿信心地表示。
“十一五”期間,國家批複《新疆烏倫古湖濕地管護區建設工程》等9個濕地保護項目,下達新疆科克蘇濕地自然保護區等6個中央濕地保護補助試點項目,項目資金和補助試點資金總額超億元。“十二五”期間,新疆列入《國家濕地“十二五”實施規劃》的項目共40項。2013年,自治區林業廳和自治區發改委聯合上報濕地保護恢複項目6個,補助資金項目6個。
更為可喜的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濕地保護條例》2012年10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標誌著新疆濕地保護已經走上了法製化、規範化管理的軌道,為濕地保護管理事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合理利用,發展濕地產業
近年來,新疆各地濕地保護意識有所提升,濕地保護管理工作取得喜人成績。談起這方麵的變化,杜農如數家珍。
在艾比湖濕地自然保護區,湖麵萎縮的趨勢基本得到遏製,生態環境明顯改善。此前,艾比湖湖麵一度萎縮至不足500平方公裏,地下水位下降了2—3米,年浮塵天氣超過100天。2000年,艾比湖自然保護區成立以來,在當地政府的協調下,采取了積極有效的措施,艾比湖流域水量增加,使湖麵基本穩定在600平方公裏左右,有時湖麵麵積還稍有擴大,2004年更是達到1040多平方公裏。
在布爾根河狸自然保護區,河穀林得以恢複,河狸種群數量有所增加。現在,烏倫古河流域河狸家族數量達到117個,河狸數量450隻,其中布爾根河狸自然保護區內河狸數量由自然保護區成立之初的30餘隻增加到目前的123隻。
巴音布魯克天鵝自然保護區成立以來,有效地保護了天鵝棲息地,天鵝數量由1980年保護區成立之初的2000餘隻恢複到目前的5000—8000隻。
近年來,新疆各地申報濕地公園的積極性非常高,在積極申報的同時,各地都采取了切實有效的措施,保護濕地、增加濕地麵積。“濕地具有豐富的文化功能,是弘揚生態文明理念的重要陣地。濕地為人們提供了休閑旅遊、親近自然的理想場所,對弘揚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我們支持各地申報濕地公園,並且積極進行指導。”杜農表示。
如今,瑪納斯縣等縣市在濕地合理利用方麵走在了前列。該縣正在依托濕地資源,在保護濕地生態係統的基礎上,發展濕地產業,將重點發展濕地水生經濟作物養殖業、濕地產品精深加工業以及濕地生態旅遊。
濕地生態旅遊業是目前方興未艾的一種新旅遊業態,據知名旅遊網站58同城統計:近年來,中國生態旅遊業增幅達到30%以上,其中濕地生態旅遊占相當比例。濕地公園是新疆各地開展濕地生態旅遊的最重要的載體。“隻有形成了濕地合理利用模式,才能為濕地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杜農認為。(記者 任江)
上一篇:遼寧省副省長趙化明調研經濟林和“兩退一圍”工程建設情況[ 06-03 ]
下一篇:陝西省2020年林下產業年產值將達540億[ 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