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林業信息>詳細內容

林業信息

林下經濟讓綠樹生“銀花”

來源:不詳 作者:國家林業局政府網 發布時間:2013年05月06日 閱讀: 字體:【】 【
    近日,“林下經濟與低碳發展戰略研討會”在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舉辦。著名經濟學家厲以寧說:“林下經濟通過推動綠色增長、綠色就業、綠色外貿、綠色致富和綠色城鎮化,實現推動低碳發展的戰略目標。”
    助力林區走向綠色城鎮化
    經濟實力是林區走向城鎮化的基礎,然而我國林區大都經濟落後,據統計,全國592個國家級貧困縣中,有496個分布在山區,生存仍是這些地區農民的首要問題。林下經濟為農民找到了不砍樹也能致富的新路子,實現了農民種樹短期收益和長期收益的結合。據統計,2012年全國林下經濟產值達3601.24億元,帶動農戶4550.13萬戶,為農民人均增收453.64元。
    厲以寧說:“林下經濟促進林區農民增收,為返鄉農民工提供綠色就業平台,讓農民不出鄉也能致富,減少了大城市的壓力。此外,返鄉農民工帶回了資本、技術等,為繁榮農村經濟作出貢獻,從而帶動林區小城鎮建設,這是一種良性發展模式,值得總結借鑒。”
    合作社應成為林業經營的主力
    標準化、規模化種植生產是林下經濟產生效益的基礎條件,然而當前由於林下經濟發展處於初期階段,難以實現標準化生產、品牌化經營。
    林下經濟發展初期,資金不足,產業發展處於弱勢,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顯得尤為重要。“龍頭企業+農戶”的模式已被多地采用,“企業把技術和資金帶入林業,形成了很好的經濟和生態效益。如遼寧本溪市發展中藥材林下經濟,吸引了多家國內領先醫藥企業進駐,進行林下種植和再加工,增加了林產品的科技含量和產業附加值。”中國工程院院士李文華說,“總之,通過鼓勵龍頭企業,才能處理好生產和銷售的關係。”
    對於林下經濟發展中可能遇到的侵犯農民權益和占用林地的行為,國家林業局局長趙樹叢指出:“林權證是農民的鐵證,必須保持承包關係長期穩定,維護農民的林地承包經營權。對有些地區低成本占用林地轉為他用的行為要堅決打擊,可以通過提高森林植被恢複費和征占用補償標準,提高違法成本,切實保護農民權益。”
    金融保險扶持政策亟待創新
    作為一項新興產業,林下經濟發展也麵臨著“第一桶金”如何獲得的難題。國務院研究室副主任黃守宏認為:“林下經濟的持續性和生命力關鍵在於市場效益,要充分運用市場機製去運營,調動各方的積極性。因此,相比於直接進行資金性補貼,爭取政策和機製的扶持更能保障林下經濟的長遠發展。”
    由於林業的特殊性,獲取金融保險一直麵臨許多難題。“比如林地貸款,如何能夠讓銀行消除顧慮,把錢貸給林地經營者,這有待於林業貸款政策的完善和創新。”對此,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教授朱善利建議,“可以借鑒農業互助貸款和小額貸款的形式,給予減免評估手續和費用的政策優惠。同時,要製定政策允許生態公益林進行適當的林下經濟開發,實現生態公益林可貸款。北方林區大部分為生態公益林,這一政策的實現對北方林區林下經濟發展意義重大。”
    “森林政策性保險非常必要。”北京大學教授程誌強說,“林業的經營周期長,投入大,風險高,需要保險規避風險,森林保險也能夠為林地順暢融資創造條件。建議加大森林政策性保險力度,創新保險機製,讓林地走出當前‘投保無門’的尷尬。”(作者  毛曉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