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信息
貴陽:拿出“寶地”建濕地
“每天清晨被鳥兒叫醒,心情很愉悅”
春節前夕,記者走進觀山湖公園。這裏綠意盎然,生機勃勃。野鴨盡情戲水,白鷺貼著湖麵“淩波微步”,可愛的鳥兒在青草地覓食,啾啾鳴叫,好像在唱歌。
觀山湖公園占地5500餘畝。其中,生態濕地水體麵積600畝,兩個湖泊由7口地下山泉噴湧形成,常年保持均衡水位,四季碧水漣漪;森林及綠地4600畝,樹木茂盛,有香樟、銀杏、紫薇等百餘種林木,有水禽、野生動物30多種。
每天來公園逛一逛,成了觀山湖區世紀城社區劉大爺的“必修課”。劉大爺說,濕地公園建得真好,不像一般的公園,這裏都是真山、真水,這裏的野兔、野雞,現在連農村也難得一見,這才是人與自然真正的和諧。
濕地公園成為市民觀景休閑的好去處。2012年,遊園人數達到350萬。公園還成為舉辦各種群眾性大型娛樂活動的最佳場所,如每年底的大型春節燈會廟市,十多天就有150萬人觀賞。
觀山湖區區委書記丁旭東也是這裏的常客。他告訴記者,住在周圍的人們漸漸發現,每天清晨會被鳥兒叫醒,清新的空氣更是沁人心脾,心情很愉悅。“這是自己的體會,也是市民的感受。”
“這裏就是大都市裏的一處原生態家園。”公園管理處負責人唐正林說,快樂的不止是市民,還有公園裏的許多野生動物,清澈的湖水養育了豐富的魚類,高大的林木成為鳥兒的樂園。
去年,工作人員驚奇地發現,園內來了兩撥“新居民”。一是增添了很多大灰鷺,達到200餘隻,公園就在一個湖心島上搭木屋,引導它們安家;另外是紅臉野鴨,多達幾十隻,每天盡興地吃著湖裏的小魚。
這些年,多數城市受“熱島效應”影響,中心城區氣溫在中午比城郊高出2℃至5℃,而觀山湖區的氣溫與城郊差別不大,原因就是濕地公園的植物、水域、土壤組成的良好生態係統,散熱功能大大高於建築物。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森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城市濕地公園給貴陽的生態係統增添了活力。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李軍認為,城市要擴張要發展,但更要給綠色讓出更多空間。“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人們才能呼吸新鮮的空氣,喝上幹淨的水,有更多動物陪伴。”
“城市要發展,更要幹淨的水和清新空氣”
看一下觀山湖區地圖,人們發現濕地公園絕對在城市的核心,它緊鄰我國西南地區數一數二的中天會展城,與貴陽市的行政中心僅有一路之隔,周邊環繞眾多大型居民社區,是人口聚集度高、商業價值大的地塊。
這樣一塊“寶地”,咋舍得用來建濕地公園?
觀山湖區是省裏、市裏重點打造的一個新區,發展中麵臨很多困難,缺資金缺人氣,亟須這樣好的土地吸引投資,聚集各種發展要素。難怪丁旭東說,剛開始時多少有點心疼。
觀山湖公園前身是貴州省監獄管理局下屬的金華農場,占地3700餘畝,生態優良。2008年,貴陽市討論這塊地的用途時,很多人傾向於搞商業開發,不主張建濕地公園。
算一算經濟賬,這是一筆“虧本”的買賣。濕地公園建設至今已經投入10個億,而且還要繼續投入;拿來搞開發,按照當初的土地價格,這塊地價值十多億元,這筆錢對財力吃緊的市、區來說,非常難得。
“隻要能換來清新的空氣,隻要能換來百姓的幸福,隻要能換來鳥兒的棲息地,虧了血本也得做。”市委、市政府最終還是決定建濕地公園,並且給濕地公園增加了1800多畝麵積。過去公園周邊土地每畝價值二三十萬元,如今達到400多萬元。
破壞環境,隻顧發展,貴陽曾吃過大虧。一段時期,貴陽是全國酸雨汙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城區空氣質量很差,“母親河”南明河汙水橫流,當時的情況可以用“遍地黑煙四起,空氣汙濁嗆人,不見藍天白雲,雨水可以製酸”來形容。
2007年,貴陽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絕不要汙染的GDP,城市建設要“顯山、露水、見林、透氣”,追求生態和經濟的“雙贏”。
繼建成觀山湖公園之後,2010年,貴陽一口氣又建了兩個城市濕地公園。市場運作5億元建成小車河濕地公園,整合資金3.84億元建成花溪十裏河灘濕地公園,每個公園麵積均超萬畝,都是房產商垂涎的地塊。
建設濕地公園,挺有講究。小車河濕地公園辦公室主任孔誌紅說,濕地公園建設不挖山、不砍樹,不事先設計,而是因勢利導,最大程度體現自然生態的特點。
為了不挪動一株幾百年的香樟樹,濕地公園入口建了一個下沉式廣場;園內有一條11公裏的木棧道,造價成本是水泥路的好幾倍,造價高就是為了少挖土、少傷樹木,比如“侗嶺春深”景點處,20餘棵大樹穿過20米木棧道,毫發未傷。
努力沒有白費。就在1月份霧霾橫行全國一些大城市之際,貴陽的空氣依舊清新,沒太大影響。2012年,全市空氣優良天數達95%以上,濕地公園功不可沒。
“鋼筋水泥的森林,呼喚更多的濕地公園”
花溪十裏河灘濕地公園包括河流濕地、農田濕地和人工庫塘濕地,有河流、山體、綠地、林地、農田、村寨等各類生態係統,是一個典型的集生態保護、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閑遊覽為一體的高品質國家濕地公園。
“十裏河灘明如鏡,幾步花圃幾農田。”陳毅元帥曾這樣描述眼中美麗的花溪區十裏河灘。同時,這裏是貴陽的“通風走廊”、南明河的上遊、飲用水源保護區。
2011年9月,花溪十裏河灘濕地公園對外開放,接待遊客200多萬,十裏河灘的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髒亂差一去不返,水質從Ⅲ類提升為Ⅱ類,空氣質量指標中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明顯下降。
“十裏河灘建設之初,看似吃了虧,但算生態賬、長遠賬,濕地公園的建設是推動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催化劑。”貴陽市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主任向虹翔說。
對此,貴州省環境科學院退休高級工程師龐增銓表示,現在很多城市簡直成了鋼筋水泥的森林,並不適宜人居。城市建設一定要因地製宜,多建濕地公園,有效整合水源、植被等資源,使其成為治理汙染物的良好渠道。建設濕地,不要破壞原有生態係統,因為生態係統越複雜越穩定。
不過,對於廣大市民和管理者來說,城市濕地公園確實是個新鮮事物。
龐增銓表示,濕地公園與普通公園有所不同,要保持區域獨特的自然生態係統,維持係統內部不同動植物種的生態平衡和種群協調發展,所以對園區的管理要求更高、更嚴,必須做到嚴格執法,市民觀賞必須遵守規定,注重環境保護。
小車河濕地公園開放以來,最高單日接待人數達8萬人次,雖然園區有300個員工,但如何科學管理仍是一個挑戰。孔誌紅說,管理保護與開發利用必須慎之又慎、完美結合。為此,公園狠抓員工培訓,並不斷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市民的文明遊園意識。
鑒於濕地公園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目前,貴陽市正在積極起草《貴陽市濕地公園保護管理規定》,把濕地公園的建設、管理納入法製化軌道,促進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
山水相依、群鳥歡鳴、林木蔥蔥,如今,貴陽市三個原生態的濕地公園盡情地展現著自己的“生態之美”。(人民日報記者 汪誌球)
春節前夕,記者走進觀山湖公園。這裏綠意盎然,生機勃勃。野鴨盡情戲水,白鷺貼著湖麵“淩波微步”,可愛的鳥兒在青草地覓食,啾啾鳴叫,好像在唱歌。
觀山湖公園占地5500餘畝。其中,生態濕地水體麵積600畝,兩個湖泊由7口地下山泉噴湧形成,常年保持均衡水位,四季碧水漣漪;森林及綠地4600畝,樹木茂盛,有香樟、銀杏、紫薇等百餘種林木,有水禽、野生動物30多種。
每天來公園逛一逛,成了觀山湖區世紀城社區劉大爺的“必修課”。劉大爺說,濕地公園建得真好,不像一般的公園,這裏都是真山、真水,這裏的野兔、野雞,現在連農村也難得一見,這才是人與自然真正的和諧。
濕地公園成為市民觀景休閑的好去處。2012年,遊園人數達到350萬。公園還成為舉辦各種群眾性大型娛樂活動的最佳場所,如每年底的大型春節燈會廟市,十多天就有150萬人觀賞。
觀山湖區區委書記丁旭東也是這裏的常客。他告訴記者,住在周圍的人們漸漸發現,每天清晨會被鳥兒叫醒,清新的空氣更是沁人心脾,心情很愉悅。“這是自己的體會,也是市民的感受。”
“這裏就是大都市裏的一處原生態家園。”公園管理處負責人唐正林說,快樂的不止是市民,還有公園裏的許多野生動物,清澈的湖水養育了豐富的魚類,高大的林木成為鳥兒的樂園。
去年,工作人員驚奇地發現,園內來了兩撥“新居民”。一是增添了很多大灰鷺,達到200餘隻,公園就在一個湖心島上搭木屋,引導它們安家;另外是紅臉野鴨,多達幾十隻,每天盡興地吃著湖裏的小魚。
這些年,多數城市受“熱島效應”影響,中心城區氣溫在中午比城郊高出2℃至5℃,而觀山湖區的氣溫與城郊差別不大,原因就是濕地公園的植物、水域、土壤組成的良好生態係統,散熱功能大大高於建築物。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森林被稱為“地球之肺”,城市濕地公園給貴陽的生態係統增添了活力。貴州省委常委、貴陽市委書記李軍認為,城市要擴張要發展,但更要給綠色讓出更多空間。“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人們才能呼吸新鮮的空氣,喝上幹淨的水,有更多動物陪伴。”
“城市要發展,更要幹淨的水和清新空氣”
看一下觀山湖區地圖,人們發現濕地公園絕對在城市的核心,它緊鄰我國西南地區數一數二的中天會展城,與貴陽市的行政中心僅有一路之隔,周邊環繞眾多大型居民社區,是人口聚集度高、商業價值大的地塊。
這樣一塊“寶地”,咋舍得用來建濕地公園?
觀山湖區是省裏、市裏重點打造的一個新區,發展中麵臨很多困難,缺資金缺人氣,亟須這樣好的土地吸引投資,聚集各種發展要素。難怪丁旭東說,剛開始時多少有點心疼。
觀山湖公園前身是貴州省監獄管理局下屬的金華農場,占地3700餘畝,生態優良。2008年,貴陽市討論這塊地的用途時,很多人傾向於搞商業開發,不主張建濕地公園。
算一算經濟賬,這是一筆“虧本”的買賣。濕地公園建設至今已經投入10個億,而且還要繼續投入;拿來搞開發,按照當初的土地價格,這塊地價值十多億元,這筆錢對財力吃緊的市、區來說,非常難得。
“隻要能換來清新的空氣,隻要能換來百姓的幸福,隻要能換來鳥兒的棲息地,虧了血本也得做。”市委、市政府最終還是決定建濕地公園,並且給濕地公園增加了1800多畝麵積。過去公園周邊土地每畝價值二三十萬元,如今達到400多萬元。
破壞環境,隻顧發展,貴陽曾吃過大虧。一段時期,貴陽是全國酸雨汙染最嚴重的城市之一,城區空氣質量很差,“母親河”南明河汙水橫流,當時的情況可以用“遍地黑煙四起,空氣汙濁嗆人,不見藍天白雲,雨水可以製酸”來形容。
2007年,貴陽提出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絕不要汙染的GDP,城市建設要“顯山、露水、見林、透氣”,追求生態和經濟的“雙贏”。
繼建成觀山湖公園之後,2010年,貴陽一口氣又建了兩個城市濕地公園。市場運作5億元建成小車河濕地公園,整合資金3.84億元建成花溪十裏河灘濕地公園,每個公園麵積均超萬畝,都是房產商垂涎的地塊。
建設濕地公園,挺有講究。小車河濕地公園辦公室主任孔誌紅說,濕地公園建設不挖山、不砍樹,不事先設計,而是因勢利導,最大程度體現自然生態的特點。
為了不挪動一株幾百年的香樟樹,濕地公園入口建了一個下沉式廣場;園內有一條11公裏的木棧道,造價成本是水泥路的好幾倍,造價高就是為了少挖土、少傷樹木,比如“侗嶺春深”景點處,20餘棵大樹穿過20米木棧道,毫發未傷。
努力沒有白費。就在1月份霧霾橫行全國一些大城市之際,貴陽的空氣依舊清新,沒太大影響。2012年,全市空氣優良天數達95%以上,濕地公園功不可沒。
“鋼筋水泥的森林,呼喚更多的濕地公園”
花溪十裏河灘濕地公園包括河流濕地、農田濕地和人工庫塘濕地,有河流、山體、綠地、林地、農田、村寨等各類生態係統,是一個典型的集生態保護、科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閑遊覽為一體的高品質國家濕地公園。
“十裏河灘明如鏡,幾步花圃幾農田。”陳毅元帥曾這樣描述眼中美麗的花溪區十裏河灘。同時,這裏是貴陽的“通風走廊”、南明河的上遊、飲用水源保護區。
2011年9月,花溪十裏河灘濕地公園對外開放,接待遊客200多萬,十裏河灘的環境質量明顯改善,髒亂差一去不返,水質從Ⅲ類提升為Ⅱ類,空氣質量指標中可吸入顆粒物、二氧化硫明顯下降。
“十裏河灘建設之初,看似吃了虧,但算生態賬、長遠賬,濕地公園的建設是推動區域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催化劑。”貴陽市生態文明建設委員會主任向虹翔說。
對此,貴州省環境科學院退休高級工程師龐增銓表示,現在很多城市簡直成了鋼筋水泥的森林,並不適宜人居。城市建設一定要因地製宜,多建濕地公園,有效整合水源、植被等資源,使其成為治理汙染物的良好渠道。建設濕地,不要破壞原有生態係統,因為生態係統越複雜越穩定。
不過,對於廣大市民和管理者來說,城市濕地公園確實是個新鮮事物。
龐增銓表示,濕地公園與普通公園有所不同,要保持區域獨特的自然生態係統,維持係統內部不同動植物種的生態平衡和種群協調發展,所以對園區的管理要求更高、更嚴,必須做到嚴格執法,市民觀賞必須遵守規定,注重環境保護。
小車河濕地公園開放以來,最高單日接待人數達8萬人次,雖然園區有300個員工,但如何科學管理仍是一個挑戰。孔誌紅說,管理保護與開發利用必須慎之又慎、完美結合。為此,公園狠抓員工培訓,並不斷加大宣傳力度,提升市民的文明遊園意識。
鑒於濕地公園的重要性和特殊性,目前,貴陽市正在積極起草《貴陽市濕地公園保護管理規定》,把濕地公園的建設、管理納入法製化軌道,促進濕地資源可持續利用。
山水相依、群鳥歡鳴、林木蔥蔥,如今,貴陽市三個原生態的濕地公園盡情地展現著自己的“生態之美”。(人民日報記者 汪誌球)
上一篇:伐木工變成養鹿人[ 02-16 ]
下一篇:雲南認定首批137家林農專業合作社省級示範社[ 02-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