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信息
退休種樹十三載 書寫人生新傳奇
中國綠色時報1月21日報道(記者 曹雲) “望湘江,覽洞庭,極目楚天遼闊,洞庭波湧連天。”古人曾如此浪漫描述湖南嶽陽屈原管理區。
在美麗平原湖區屈原,行走在38公裏長的外湖大堤上,一邊是煙波浩渺、水鳥翻飛的湖麵;一邊是鬱鬱蔥蔥、高大挺拔的樹林,幾年前種的楊樹已長到10多米高,像一座綠色長城守望著沃野千裏的屈原。堤內堤外,一綠一藍;藍綠之間,碧空如洗,風景宜人。宜人風景的背後,凝聚著一位八旬老人的心血……
退休後紮根湖區想植樹
鳥無落腳處,人無遮陰樹。
孕育了“瀟湘八景”之“遠浦歸帆”的屈原,地處碧波萬頃的洞庭湖之濱,美麗的汨羅江和湘江東西環繞。但是,這個200多平方公裏的糧倉,曾經一度與林業“絕緣”。
“因為這裏是平原湖區,以前是國有農場,種糧是傳統。還有一大產業,那就是生豬養殖,早就形成了‘打豬牌、發豬財、念豬經、興豬業’的經濟發展模式。種糧養豬之外,他們不知道種樹,不知道林業。”吳鶴鳴說。
吳鶴鳴,1995年從湖南省林業廳黨組書記崗位上退休,2000年來到屈原,13年堅持不懈在此種樹。
在傳統種糧區種樹,非一般人敢想。吳鶴鳴不僅敢想,也敢做,還做出了一番成就。今天,屈原的綠化率已達到24%。除了外湖大堤那片綿延數十公裏、蔚為壯觀的楊樹防護林帶,全區點、線、麵相結合的水係林網、道路林網、農田林網早已初具規模。
退休前,就盤算回歸農村、繼續為農民服務;退休後,心如止水,別無所求,默默耕耘十數年,心甘情願忍受長時間的孤獨與寂寞,為大地播綠,幫農民致富。吳鶴鳴在農村書寫了一段令無數人為之動容的人生傳奇。
傳奇,從13年前開始。
“我曾經兩度在屈原工作,屈原是我的第二故鄉。我退休賦閑在家,請接受一名古稀老人的請求,我要來屈原種樹……”1999年冬,屈原區委領導收到一封署名吳鶴鳴的來信。
“吳鶴鳴!”他不禁驚呼起來,“這不是我們的老書記,從省林業廳黨組書記崗位上退休的吳老嗎?他怎麼會想來我們這裏摸泥巴、挑糞桶?”
是的,大家都知道,吳鶴鳴家庭幸福,妻子是退休幹部,大兒子在外交部工作,女兒在日本定居,小兒子辦有合資企業。在條件如此優越的家庭,退休後不去享受天倫之樂,偏偏來毫無林業基礎的糧食主產區推廣植樹造林、發展林業,讓人難以理解。
“我寫信給他們,告訴他們要發展林業。他們沒有回音。為什麼?除了隻種糧養豬不種樹的傳統之外,無人員、無機構、無資金,幹部流動性大而林業投入大、見效慢……後來,我就自己來了,我是來這裏還債的。”
吳鶴鳴來屈原種樹“還債”,是因為他認為,自己在屈原工作期間沒有把當地林業發展起來。
20世紀70年代,他曾擔任當時的屈原農場黨委副書記。雖然隻是很短時間,但這塊良田萬頃的熱土卻在他心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痕跡。
“在屈原農場工作了幾年,這個地方始終令人記憶猶新。屈原人把一片荒涼湖洲建成了洞庭糧倉。這裏民風純樸,老百姓誠實質樸,舍得吃苦,他們曾經給我無私的幫助。”在隆冬季節的一個深夜,在營田鎮自己家裏,吳鶴鳴滿懷溫情地回憶起自己過去的點點滴滴。這間兩層小樓就在外湖大堤附近,2006年屈原區以建區林業站辦公場所的名義修建後供其使用,近7年來他始終獨居於此。
“後來我調到了省城,在林業廳協助省委抓綠化。這是我心中最快慰的事。”
全省的綠化率上去了,而自己曾經工作過的屈原,綠化程度並不高。“有一次我來屈原,站在一座樓頂向遠處望去,怎麼見不到多少綠色呢?看到的都是田、路、荒灘、湖港河汊,還有閑置耕地,就是看不到樹。這些田頭路邊、荒洲湖灘,都可以種樹呀!當時,我就覺得虧欠了這個地方,我要想辦法來補上。”
直到退休,吳鶴鳴才得以具體著手“還債”。1999年冬,他開始給屈原農場黨委寫建議信,要求來屈原種樹、發展林業。
時間一天天過去。一個月、兩個月……他始終沒有收到屈原的回信。他實在等不下去了。
2000年冬天的一個早晨,68歲的吳鶴鳴背著簡單的行囊,麵對家人的不理解和朋友的勸告,來到洞庭湖畔的屈原,從此紮下了根,要種樹。
生產商品木材也能賺錢
屈原的前身為1958年圍墾而建的大型國有農場,2000年撤銷農場、組建嶽陽市屈原管理區。
在吳鶴鳴擔任屈原農場黨委副書記之前,這裏的防洪大堤曾被洪水撕裂,大半個屈原轉眼間變成澤國水鄉。如今,他又來到了這個熟悉而久違的地方。
2001年早春,屈原大地一片春寒料峭,寒風中不時還飄著零星雪花兒。每天起床簡單收拾後,吳鶴鳴就騎著自行車,穿行在光禿禿的營田鎮與琴棋鎮之間38公裏的外湖大堤上,走村入戶,開始了“屈原林情”調查。
頂風冒雪半個多月,他跑遍了全區80多個村莊,得出一個令人吃驚的數據:屈原綠化率原來隻有6.7%。
“是啊,想到一直以來林業在屈原始終處於無機構、無資金、無人員的‘三無’狀態,老百姓不種樹,領導也不重視種樹,這一點都不出人意料。不過,也說明兩個問題:一是讓他們種樹,真是太難了;二是林業的發展潛力,實在太大了。”
種樹?那是山區的事。麵對這樣的疑惑,吳鶴鳴認為,在平原湖區開展植樹造林,最主要的還是改變思想觀念。
當時在屈原,一提種樹就問題一大堆,比如,沒資金、沒林地、沒樹苗,路邊渠邊種樹會影響農作物生長,樹種了亂砍濫伐也管不住,如此等等。
做好幹部群眾的思想發動工作,就成了吳鶴鳴開展工作的突破口。“來屈原的頭三四年,我主要就幹這個。”
在一次會議上,微笑總掛在臉上的他顯得格外嚴肅:“30多年前三仙渡大堤的慘相可能有些人不清楚,可20世紀末的幾次抗擊特大洪水,在座各位可能都是指戰員呀!各位應當清楚其中原因的。我欠了屈原人民的賬,我希望你們不要犯我這樣的錯了!”
會議發動之外,他把深入基層發動視為希望所在。“帶著兩個饅頭、一瓶礦泉水,我往往一跑就是一整天。38公裏的外湖大堤、20公裏的南線防洪大堤,還有大小河流、渠道、村莊、田間地頭等,凡是能夠種樹的地方我都到過。有一次,連續在鄉間跑了26天,跟基層幹部、群眾座談,幫助他們開闊發展思路、解除思想顧慮、製訂生產規劃。”
就這樣,他走東家、奔西村,向農民兄弟摁著計算器:“你看看,種一畝樹,一年能賺2000元,多劃算的事呀!”然而,自行車騎得快散架了,嘴也說得快冒煙了,而真正種樹的農民還是沒有多少。
“這是為什麼呀?”吳鶴鳴問幹部,也問農民。
“十年樹木,效益來得太慢了,不掙錢。”眾口一詞的回答令他如夢方醒,也讓他認識到,在屈原發展林業要見效益,而且最好要快。
由此,他萌生了發展速生豐產林的想法,必須要讓老百姓認識到,種樹不但能改變自然麵貌,照樣也能掙錢。
“屈原是糧食生產基地、牲豬生產基地,也應是商品木材生產基地,屈原的發展應該農、林、牧三者有機結合。”懷著這樣的想法,他漸漸明確了自己的工作思路。
2001年7月,屈原區委在一次辦公會議上正式決定開展植樹造林,下發了《關於加快林業產業發展的決定》。這是屈原最近50多年來曆史上的第一個專門研究部署林業的大會。
盡管如此,頭兩年效果始終都不大好。對此,他沒有灰心,始終默默堅持著,不僅幫助解決思想問題,還進一步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這一年,吳鶴鳴自己籌資,從附近的沅江買來4萬多株南抗4號優良楊樹苗,帶領大家建苗圃。
“有一次,樹苗運到屈原已經是午夜了,我還冒著綿綿春雨為司機聯係食宿,安排苗木存放地點。正好碰見區長黃伯良,問我‘這麼晚了,這些事怎麼不叫別人去辦?’我就想把這事趕緊幹起來,沒想那麼多,更沒顧著是否勞累。”
第二天,他自費聘請的沅江市南大鎮林業站站長湯春輝來到琴棋鄉八裏堤村,帶領46戶村民進行扡插育苗。那次,總共建了138畝基地。以此為開頭,全區苗木基地後來發展超過300畝。
致富的種子由此開始紮根,發芽,生長……
迎來林業發展多元格局
2003年,吳鶴鳴在屈原摸爬滾打已兩年。年初的一天,他回到長沙準備過年。晚上8點多,電話鈴響。區委辦的同誌在電話裏告訴他,明天召開全區植樹動員大會,區委請他作中心發言。“好啊!”老吳爽快地應了一聲。
從長沙到汨羅的列車淩晨5時開,他把鬧鍾調到4時。次日4時15分洗漱完畢,他便像往常一樣,拎起冷饅頭走進了北風怒吼的夜空,提前趕到會場。
“我們身邊有那麼多空地,荒丘荒地、路邊渠邊、湖港河汊、房前屋後,都可以種樹呀。荒著,就沒有收入,總得種點什麼吧?種樹不比種糧差,效益甚至還高。現在,樹苗也有了,種下去就不用費更多精力了,長得快。為什麼不種呢?再說,荒著也不好看,是不是?夏天太陽一曬,連找個遮陰的地方都難……”在台上,吳鶴鳴語重心長,仿佛與各位拉起了家常。
雷鳴般的掌聲一次又一次響起。
這年春節過後,區農業局改為農林局正式掛牌,配備專職副局長和專職幹部,行政首長掛帥的造林責任製運轉開來。
在一片大好形勢下,從來不甘人後的吳鶴鳴又自己帶頭,拿出多年積攢的11.8萬元,在琴棋鄉建了45畝速豐商品林示範園。
“當時,這裏就是一片爛泥地。我們種樹時要先在泥地上墊好木板,人才不至於陷進去。4米多高的楊樹苗,要插下去80多厘米,很辛苦。從3月10日開始,到3月28日結束,總共栽了6246棵楊樹苗。那些每棵1元的樹苗,後來長成了價值100元左右的大樹,有近20米高,平均每年增值20元。”自吳鶴鳴來屈原後不久就一直擔任聯絡員的徐應求說。
在群眾的親眼目睹中,楊樹苗就像吳鶴鳴所描繪的那樣瘋長,每畝一年賺2000元不成問題。
更多人心動了。
2003年,琴棋鄉村民楊遠發、宋時放、楊國強等籌資承包了蓮湖幹堤、新河幹渠,分別栽樹萬株以上,開屈原私人大麵積造林之先河。之後,黃金鄉原副鄉長黃治國造林37畝、總共近2萬株,堤防會幹部楊國宏栽樹2.5萬株,鳳凰鄉黃泥會村黨支書彭望林造林近2萬株……植樹造林的農戶逐漸多了起來,直至膨脹式發展到了上萬家。
“綠化屈原,從阡陌、堤岸著筆。”吳鶴鳴精心編製的農田林網建設構想,能提高防汛抗旱能力,能綠化美化環境,能對釘螺進行封殺。
一時間,平原湖區的田間阡陌、湖堤河岸造林熱潮湧動。吳鶴鳴興奮得像一個監工,騎著自行車,從這個鄉跑到那個鎮,看坑是否挖得夠深、肥是否施得夠足、水是否澆得適當;又像一個馬夫,趕著車,把樹種、肥料,從這個鎮運到那個鄉。
“有一年夏天,他從琴棋鄉騎著自行車往家趕,身後一輛卡車開得很急。吳老一時慌張,來不及躲閃,被掀到旁邊3米深的水溝裏。群眾發現後,趕緊把他送到醫院去。3天後,他就強打精神,又開始奔波起來。”徐應求說。
屈原還前所未有地出現了綠化小康村。琴棋鄉何光輝等3人合夥承包造林幾千株,每人增收12萬元;黃金鄉徐升平常年堅持帶頭造林,現有林木資產40萬元。目前,農民造林大戶超過萬家,造林在1000株以上、年收入10萬元至100萬元的大戶有1000多戶,僅黃金鄉就有315戶。
2007年,吳鶴鳴粗略統計過一次,670戶造林1000株至5000株,21戶造林5000株至1萬株,11戶造林萬株以上,他們每戶每年平均林業增收2萬元以上。
在鼓勵村民種植商品材的同時,為示範種植更多樣的經濟林,吳鶴鳴還把自己的小院落辦成了庭院經濟示範基地。
“我從各地買來100多株大苗、共20多個品種搞試驗,有枇杷、紅棗、楊梅、櫻桃等,哪個產量高、品質好就推廣哪個。結果發現,楊梅、櫻桃等在這裏都不行。比如,櫻桃結果雖多,但在早春,幾千隻小鳥一來,幾分鍾之內果實就被吃得幹幹淨淨。但是,南豐蜜橘、胡柚等都很好,產量高、品質好,現在他們很多人都栽這些。”
2008年,屈原召開區林業工作大會,吳鶴鳴特意邀請與會的各村支書到他的庭院參觀。看到庭院裏花果飄香、青翠欲滴,支書們都很羨慕,激動不已,紛紛表態回去後一定把村裏的庭院經濟搞起來。
隨著綠色由田間阡陌、湖堤河岸向居民庭院延伸,生態村的發展理念也應運而生。
2008年底,吳鶴鳴在新民村開始試點建設生態文明村,為村裏規劃建設一條桂花路、一條茶花路和一條枇杷路,又向省、市林業部門爭取項目資金建綠色村部。現在,建設生態村,區財政給每個村安排資金2萬元;鼓勵農民發展庭院經濟,凡新栽果樹每棵補助1元。如今,全區80多個村,已基本建成22個生態文明示範村,各村農田林網、道路林網和河渠林網建設也飛速發展。
田間地頭、房前屋後、路邊渠邊,林子長起來了,自然生態變好了,發展林下經濟也水到渠成。2007年,吳鶴鳴在自己的豐產林示範基地養了2700多隻雞,不過由於疏於防疫,養到每隻兩斤左右時,僅幾天時間就全部死光,淨賠3萬多元。
但是,他的做法給村民們帶來啟示。在黃金鄉,村民周良養了上萬隻雞,還有鵝,成為當地遠近有名的養殖大戶。
在屈原,種樹漸漸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成為一種習慣。
艱辛種樹其實別無所求
“屈原產業結構的調整,就是1/3的大戶種糧,1/3的大戶養豬,1/3的大戶種樹。達到了這3條,農民人均純收入會大大超過現在6000元的水平。”吳鶴鳴曾經無限憧憬地說。
今天,沃野千裏的屈原,一幅“通道林成帶、農田林成網、庭院林成園”的美麗畫圖正絢麗展開……
這些年,屈原最大的變化就是樹林多了、環境美了,全區累計種樹近600萬株,折合造林麵積5.8萬多畝,戶均造林400多株,全區林木資產總市場價值超過1億元。
林業在改變屈原城鄉麵貌的同時,也改變了屈原人的命運。
琴棋鄉興隆村村民吳建青文化層次不高,家裏有三兄弟,均務農,30多歲都單身,還有年近七旬的老母親,家裏生活一直很艱苦。從2006年開始,吳鶴鳴就一直格外關心這一家人,帶動他們種樹、養殖,盡心幫助他們脫貧致富。
“有一年春節前夕,我們迎著鵝毛大雪去看望。一進屋,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牆是用蘆葦糊上牛糞泥巴做的,吳母躺在稻草床墊上、蓋著破棉絮瑟瑟發抖,看了令人無比心酸。我每年都去看望,給500元慰問金,還贈送給他們4000棵樹苗。他家現有活立木3000多株,預計再過幾年造林收入可達20萬元,已建新房,生活漸有起色。”
在屈原各地鄉村,對吳鶴鳴心懷感激的農民朋友很多,張國華也是其中之一。他是從懷化移民過來的,一家三口都是殘疾人。在債務壓身時,吳鶴鳴送來了樹苗和技術,幫助他家建起了果園,有11個品種,年收入達到10萬元。
令吳鶴鳴欣慰的是,屈原種植商品木材已形成風氣,庭院經濟也紅紅火火。林業正成為除糧食、生豬之外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產業,10萬元戶、50萬元戶、100萬元戶紛紛湧現,幾萬元的更是不計其數。拍著日漸鼓起來的腰包,他們喜上眉梢:“是吳爹為我們送來的綠色銀行。”
2011年,全區人均純收入達9002元。
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13年,吳鶴鳴華發漸多,而屈原則綠色漸濃。
“在屈原經過10多年奮鬥,我體會到,一個60多歲的退休人員不必言老,保持年輕的精神狀態,有追求、有向往、有目標,就會產生一種巨大的精神能量,生命就會活力無限。在屈原過了13年,一個人生活很清苦,有時也很孤獨,但很充實、很幸福。讓更多的人富起來,就是一種幸福。”
13年,他騎壞了5輛自行車,穿壞的解放鞋記不清;13年,電話費、水電費、差旅費、辦公費、接待費等都是他自掏腰包;13年,無論嚴寒酷暑、路途遠近,他始終都自帶兩個饅頭和一瓶礦泉水騎車下鄉,從不給基層添麻煩;13年,他自己種菜、養魚,每天早上5點起床,從不吃藥打針住院,身體健康……
2012年夏天,現任中國駐瑞士大使館大使的大兒子接他去瑞士居住,沒過幾天他就閑不住急匆匆趕回屈原。在屈原外湖大堤邊的那個小院附近,人們又看到了一位老人踽踽獨行的熟悉身影。
在美麗平原湖區屈原,行走在38公裏長的外湖大堤上,一邊是煙波浩渺、水鳥翻飛的湖麵;一邊是鬱鬱蔥蔥、高大挺拔的樹林,幾年前種的楊樹已長到10多米高,像一座綠色長城守望著沃野千裏的屈原。堤內堤外,一綠一藍;藍綠之間,碧空如洗,風景宜人。宜人風景的背後,凝聚著一位八旬老人的心血……
退休後紮根湖區想植樹
鳥無落腳處,人無遮陰樹。
孕育了“瀟湘八景”之“遠浦歸帆”的屈原,地處碧波萬頃的洞庭湖之濱,美麗的汨羅江和湘江東西環繞。但是,這個200多平方公裏的糧倉,曾經一度與林業“絕緣”。
“因為這裏是平原湖區,以前是國有農場,種糧是傳統。還有一大產業,那就是生豬養殖,早就形成了‘打豬牌、發豬財、念豬經、興豬業’的經濟發展模式。種糧養豬之外,他們不知道種樹,不知道林業。”吳鶴鳴說。
吳鶴鳴,1995年從湖南省林業廳黨組書記崗位上退休,2000年來到屈原,13年堅持不懈在此種樹。
在傳統種糧區種樹,非一般人敢想。吳鶴鳴不僅敢想,也敢做,還做出了一番成就。今天,屈原的綠化率已達到24%。除了外湖大堤那片綿延數十公裏、蔚為壯觀的楊樹防護林帶,全區點、線、麵相結合的水係林網、道路林網、農田林網早已初具規模。
退休前,就盤算回歸農村、繼續為農民服務;退休後,心如止水,別無所求,默默耕耘十數年,心甘情願忍受長時間的孤獨與寂寞,為大地播綠,幫農民致富。吳鶴鳴在農村書寫了一段令無數人為之動容的人生傳奇。
傳奇,從13年前開始。
“我曾經兩度在屈原工作,屈原是我的第二故鄉。我退休賦閑在家,請接受一名古稀老人的請求,我要來屈原種樹……”1999年冬,屈原區委領導收到一封署名吳鶴鳴的來信。
“吳鶴鳴!”他不禁驚呼起來,“這不是我們的老書記,從省林業廳黨組書記崗位上退休的吳老嗎?他怎麼會想來我們這裏摸泥巴、挑糞桶?”
是的,大家都知道,吳鶴鳴家庭幸福,妻子是退休幹部,大兒子在外交部工作,女兒在日本定居,小兒子辦有合資企業。在條件如此優越的家庭,退休後不去享受天倫之樂,偏偏來毫無林業基礎的糧食主產區推廣植樹造林、發展林業,讓人難以理解。
“我寫信給他們,告訴他們要發展林業。他們沒有回音。為什麼?除了隻種糧養豬不種樹的傳統之外,無人員、無機構、無資金,幹部流動性大而林業投入大、見效慢……後來,我就自己來了,我是來這裏還債的。”
吳鶴鳴來屈原種樹“還債”,是因為他認為,自己在屈原工作期間沒有把當地林業發展起來。
20世紀70年代,他曾擔任當時的屈原農場黨委副書記。雖然隻是很短時間,但這塊良田萬頃的熱土卻在他心中留下了難以抹去的痕跡。
“在屈原農場工作了幾年,這個地方始終令人記憶猶新。屈原人把一片荒涼湖洲建成了洞庭糧倉。這裏民風純樸,老百姓誠實質樸,舍得吃苦,他們曾經給我無私的幫助。”在隆冬季節的一個深夜,在營田鎮自己家裏,吳鶴鳴滿懷溫情地回憶起自己過去的點點滴滴。這間兩層小樓就在外湖大堤附近,2006年屈原區以建區林業站辦公場所的名義修建後供其使用,近7年來他始終獨居於此。
“後來我調到了省城,在林業廳協助省委抓綠化。這是我心中最快慰的事。”
全省的綠化率上去了,而自己曾經工作過的屈原,綠化程度並不高。“有一次我來屈原,站在一座樓頂向遠處望去,怎麼見不到多少綠色呢?看到的都是田、路、荒灘、湖港河汊,還有閑置耕地,就是看不到樹。這些田頭路邊、荒洲湖灘,都可以種樹呀!當時,我就覺得虧欠了這個地方,我要想辦法來補上。”
直到退休,吳鶴鳴才得以具體著手“還債”。1999年冬,他開始給屈原農場黨委寫建議信,要求來屈原種樹、發展林業。
時間一天天過去。一個月、兩個月……他始終沒有收到屈原的回信。他實在等不下去了。
2000年冬天的一個早晨,68歲的吳鶴鳴背著簡單的行囊,麵對家人的不理解和朋友的勸告,來到洞庭湖畔的屈原,從此紮下了根,要種樹。
生產商品木材也能賺錢
屈原的前身為1958年圍墾而建的大型國有農場,2000年撤銷農場、組建嶽陽市屈原管理區。
在吳鶴鳴擔任屈原農場黨委副書記之前,這裏的防洪大堤曾被洪水撕裂,大半個屈原轉眼間變成澤國水鄉。如今,他又來到了這個熟悉而久違的地方。
2001年早春,屈原大地一片春寒料峭,寒風中不時還飄著零星雪花兒。每天起床簡單收拾後,吳鶴鳴就騎著自行車,穿行在光禿禿的營田鎮與琴棋鎮之間38公裏的外湖大堤上,走村入戶,開始了“屈原林情”調查。
頂風冒雪半個多月,他跑遍了全區80多個村莊,得出一個令人吃驚的數據:屈原綠化率原來隻有6.7%。
“是啊,想到一直以來林業在屈原始終處於無機構、無資金、無人員的‘三無’狀態,老百姓不種樹,領導也不重視種樹,這一點都不出人意料。不過,也說明兩個問題:一是讓他們種樹,真是太難了;二是林業的發展潛力,實在太大了。”
種樹?那是山區的事。麵對這樣的疑惑,吳鶴鳴認為,在平原湖區開展植樹造林,最主要的還是改變思想觀念。
當時在屈原,一提種樹就問題一大堆,比如,沒資金、沒林地、沒樹苗,路邊渠邊種樹會影響農作物生長,樹種了亂砍濫伐也管不住,如此等等。
做好幹部群眾的思想發動工作,就成了吳鶴鳴開展工作的突破口。“來屈原的頭三四年,我主要就幹這個。”
在一次會議上,微笑總掛在臉上的他顯得格外嚴肅:“30多年前三仙渡大堤的慘相可能有些人不清楚,可20世紀末的幾次抗擊特大洪水,在座各位可能都是指戰員呀!各位應當清楚其中原因的。我欠了屈原人民的賬,我希望你們不要犯我這樣的錯了!”
會議發動之外,他把深入基層發動視為希望所在。“帶著兩個饅頭、一瓶礦泉水,我往往一跑就是一整天。38公裏的外湖大堤、20公裏的南線防洪大堤,還有大小河流、渠道、村莊、田間地頭等,凡是能夠種樹的地方我都到過。有一次,連續在鄉間跑了26天,跟基層幹部、群眾座談,幫助他們開闊發展思路、解除思想顧慮、製訂生產規劃。”
就這樣,他走東家、奔西村,向農民兄弟摁著計算器:“你看看,種一畝樹,一年能賺2000元,多劃算的事呀!”然而,自行車騎得快散架了,嘴也說得快冒煙了,而真正種樹的農民還是沒有多少。
“這是為什麼呀?”吳鶴鳴問幹部,也問農民。
“十年樹木,效益來得太慢了,不掙錢。”眾口一詞的回答令他如夢方醒,也讓他認識到,在屈原發展林業要見效益,而且最好要快。
由此,他萌生了發展速生豐產林的想法,必須要讓老百姓認識到,種樹不但能改變自然麵貌,照樣也能掙錢。
“屈原是糧食生產基地、牲豬生產基地,也應是商品木材生產基地,屈原的發展應該農、林、牧三者有機結合。”懷著這樣的想法,他漸漸明確了自己的工作思路。
2001年7月,屈原區委在一次辦公會議上正式決定開展植樹造林,下發了《關於加快林業產業發展的決定》。這是屈原最近50多年來曆史上的第一個專門研究部署林業的大會。
盡管如此,頭兩年效果始終都不大好。對此,他沒有灰心,始終默默堅持著,不僅幫助解決思想問題,還進一步幫助解決實際問題。
這一年,吳鶴鳴自己籌資,從附近的沅江買來4萬多株南抗4號優良楊樹苗,帶領大家建苗圃。
“有一次,樹苗運到屈原已經是午夜了,我還冒著綿綿春雨為司機聯係食宿,安排苗木存放地點。正好碰見區長黃伯良,問我‘這麼晚了,這些事怎麼不叫別人去辦?’我就想把這事趕緊幹起來,沒想那麼多,更沒顧著是否勞累。”
第二天,他自費聘請的沅江市南大鎮林業站站長湯春輝來到琴棋鄉八裏堤村,帶領46戶村民進行扡插育苗。那次,總共建了138畝基地。以此為開頭,全區苗木基地後來發展超過300畝。
致富的種子由此開始紮根,發芽,生長……
迎來林業發展多元格局
2003年,吳鶴鳴在屈原摸爬滾打已兩年。年初的一天,他回到長沙準備過年。晚上8點多,電話鈴響。區委辦的同誌在電話裏告訴他,明天召開全區植樹動員大會,區委請他作中心發言。“好啊!”老吳爽快地應了一聲。
從長沙到汨羅的列車淩晨5時開,他把鬧鍾調到4時。次日4時15分洗漱完畢,他便像往常一樣,拎起冷饅頭走進了北風怒吼的夜空,提前趕到會場。
“我們身邊有那麼多空地,荒丘荒地、路邊渠邊、湖港河汊、房前屋後,都可以種樹呀。荒著,就沒有收入,總得種點什麼吧?種樹不比種糧差,效益甚至還高。現在,樹苗也有了,種下去就不用費更多精力了,長得快。為什麼不種呢?再說,荒著也不好看,是不是?夏天太陽一曬,連找個遮陰的地方都難……”在台上,吳鶴鳴語重心長,仿佛與各位拉起了家常。
雷鳴般的掌聲一次又一次響起。
這年春節過後,區農業局改為農林局正式掛牌,配備專職副局長和專職幹部,行政首長掛帥的造林責任製運轉開來。
在一片大好形勢下,從來不甘人後的吳鶴鳴又自己帶頭,拿出多年積攢的11.8萬元,在琴棋鄉建了45畝速豐商品林示範園。
“當時,這裏就是一片爛泥地。我們種樹時要先在泥地上墊好木板,人才不至於陷進去。4米多高的楊樹苗,要插下去80多厘米,很辛苦。從3月10日開始,到3月28日結束,總共栽了6246棵楊樹苗。那些每棵1元的樹苗,後來長成了價值100元左右的大樹,有近20米高,平均每年增值20元。”自吳鶴鳴來屈原後不久就一直擔任聯絡員的徐應求說。
在群眾的親眼目睹中,楊樹苗就像吳鶴鳴所描繪的那樣瘋長,每畝一年賺2000元不成問題。
更多人心動了。
2003年,琴棋鄉村民楊遠發、宋時放、楊國強等籌資承包了蓮湖幹堤、新河幹渠,分別栽樹萬株以上,開屈原私人大麵積造林之先河。之後,黃金鄉原副鄉長黃治國造林37畝、總共近2萬株,堤防會幹部楊國宏栽樹2.5萬株,鳳凰鄉黃泥會村黨支書彭望林造林近2萬株……植樹造林的農戶逐漸多了起來,直至膨脹式發展到了上萬家。
“綠化屈原,從阡陌、堤岸著筆。”吳鶴鳴精心編製的農田林網建設構想,能提高防汛抗旱能力,能綠化美化環境,能對釘螺進行封殺。
一時間,平原湖區的田間阡陌、湖堤河岸造林熱潮湧動。吳鶴鳴興奮得像一個監工,騎著自行車,從這個鄉跑到那個鎮,看坑是否挖得夠深、肥是否施得夠足、水是否澆得適當;又像一個馬夫,趕著車,把樹種、肥料,從這個鎮運到那個鄉。
“有一年夏天,他從琴棋鄉騎著自行車往家趕,身後一輛卡車開得很急。吳老一時慌張,來不及躲閃,被掀到旁邊3米深的水溝裏。群眾發現後,趕緊把他送到醫院去。3天後,他就強打精神,又開始奔波起來。”徐應求說。
屈原還前所未有地出現了綠化小康村。琴棋鄉何光輝等3人合夥承包造林幾千株,每人增收12萬元;黃金鄉徐升平常年堅持帶頭造林,現有林木資產40萬元。目前,農民造林大戶超過萬家,造林在1000株以上、年收入10萬元至100萬元的大戶有1000多戶,僅黃金鄉就有315戶。
2007年,吳鶴鳴粗略統計過一次,670戶造林1000株至5000株,21戶造林5000株至1萬株,11戶造林萬株以上,他們每戶每年平均林業增收2萬元以上。
在鼓勵村民種植商品材的同時,為示範種植更多樣的經濟林,吳鶴鳴還把自己的小院落辦成了庭院經濟示範基地。
“我從各地買來100多株大苗、共20多個品種搞試驗,有枇杷、紅棗、楊梅、櫻桃等,哪個產量高、品質好就推廣哪個。結果發現,楊梅、櫻桃等在這裏都不行。比如,櫻桃結果雖多,但在早春,幾千隻小鳥一來,幾分鍾之內果實就被吃得幹幹淨淨。但是,南豐蜜橘、胡柚等都很好,產量高、品質好,現在他們很多人都栽這些。”
2008年,屈原召開區林業工作大會,吳鶴鳴特意邀請與會的各村支書到他的庭院參觀。看到庭院裏花果飄香、青翠欲滴,支書們都很羨慕,激動不已,紛紛表態回去後一定把村裏的庭院經濟搞起來。
隨著綠色由田間阡陌、湖堤河岸向居民庭院延伸,生態村的發展理念也應運而生。
2008年底,吳鶴鳴在新民村開始試點建設生態文明村,為村裏規劃建設一條桂花路、一條茶花路和一條枇杷路,又向省、市林業部門爭取項目資金建綠色村部。現在,建設生態村,區財政給每個村安排資金2萬元;鼓勵農民發展庭院經濟,凡新栽果樹每棵補助1元。如今,全區80多個村,已基本建成22個生態文明示範村,各村農田林網、道路林網和河渠林網建設也飛速發展。
田間地頭、房前屋後、路邊渠邊,林子長起來了,自然生態變好了,發展林下經濟也水到渠成。2007年,吳鶴鳴在自己的豐產林示範基地養了2700多隻雞,不過由於疏於防疫,養到每隻兩斤左右時,僅幾天時間就全部死光,淨賠3萬多元。
但是,他的做法給村民們帶來啟示。在黃金鄉,村民周良養了上萬隻雞,還有鵝,成為當地遠近有名的養殖大戶。
在屈原,種樹漸漸成為生活中的一部分,成為一種習慣。
艱辛種樹其實別無所求
“屈原產業結構的調整,就是1/3的大戶種糧,1/3的大戶養豬,1/3的大戶種樹。達到了這3條,農民人均純收入會大大超過現在6000元的水平。”吳鶴鳴曾經無限憧憬地說。
今天,沃野千裏的屈原,一幅“通道林成帶、農田林成網、庭院林成園”的美麗畫圖正絢麗展開……
這些年,屈原最大的變化就是樹林多了、環境美了,全區累計種樹近600萬株,折合造林麵積5.8萬多畝,戶均造林400多株,全區林木資產總市場價值超過1億元。
林業在改變屈原城鄉麵貌的同時,也改變了屈原人的命運。
琴棋鄉興隆村村民吳建青文化層次不高,家裏有三兄弟,均務農,30多歲都單身,還有年近七旬的老母親,家裏生活一直很艱苦。從2006年開始,吳鶴鳴就一直格外關心這一家人,帶動他們種樹、養殖,盡心幫助他們脫貧致富。
“有一年春節前夕,我們迎著鵝毛大雪去看望。一進屋,連落腳的地方都沒有,牆是用蘆葦糊上牛糞泥巴做的,吳母躺在稻草床墊上、蓋著破棉絮瑟瑟發抖,看了令人無比心酸。我每年都去看望,給500元慰問金,還贈送給他們4000棵樹苗。他家現有活立木3000多株,預計再過幾年造林收入可達20萬元,已建新房,生活漸有起色。”
在屈原各地鄉村,對吳鶴鳴心懷感激的農民朋友很多,張國華也是其中之一。他是從懷化移民過來的,一家三口都是殘疾人。在債務壓身時,吳鶴鳴送來了樹苗和技術,幫助他家建起了果園,有11個品種,年收入達到10萬元。
令吳鶴鳴欣慰的是,屈原種植商品木材已形成風氣,庭院經濟也紅紅火火。林業正成為除糧食、生豬之外農民增收的重要支柱產業,10萬元戶、50萬元戶、100萬元戶紛紛湧現,幾萬元的更是不計其數。拍著日漸鼓起來的腰包,他們喜上眉梢:“是吳爹為我們送來的綠色銀行。”
2011年,全區人均純收入達9002元。
渥然丹者為槁木,黟然黑者為星星。13年,吳鶴鳴華發漸多,而屈原則綠色漸濃。
“在屈原經過10多年奮鬥,我體會到,一個60多歲的退休人員不必言老,保持年輕的精神狀態,有追求、有向往、有目標,就會產生一種巨大的精神能量,生命就會活力無限。在屈原過了13年,一個人生活很清苦,有時也很孤獨,但很充實、很幸福。讓更多的人富起來,就是一種幸福。”
13年,他騎壞了5輛自行車,穿壞的解放鞋記不清;13年,電話費、水電費、差旅費、辦公費、接待費等都是他自掏腰包;13年,無論嚴寒酷暑、路途遠近,他始終都自帶兩個饅頭和一瓶礦泉水騎車下鄉,從不給基層添麻煩;13年,他自己種菜、養魚,每天早上5點起床,從不吃藥打針住院,身體健康……
2012年夏天,現任中國駐瑞士大使館大使的大兒子接他去瑞士居住,沒過幾天他就閑不住急匆匆趕回屈原。在屈原外湖大堤邊的那個小院附近,人們又看到了一位老人踽踽獨行的熟悉身影。
上一篇:印紅會見國際毛皮協會首席執行官[ 01-21 ]
下一篇:信息化巡禮:上海林業信息化建設全力推進[ 0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