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林業信息>詳細內容

林業信息

扭轉林業機構弱化趨勢是重大挑戰

來源:不詳 作者:國家林業局政府網 發布時間:2012年11月13日 閱讀: 字體:【】 【
中國綠色時報11月9日報道(記者  丁洪美  通訊員  劉薇)  扭轉機構弱化趨勢是亞太地區林業發展所麵臨的重大挑戰。這是亞太森林恢複與可持續管理組織(亞太森林組織)日前在廣西南寧召開的“亞太區域發展中經濟體林業合作重點領域研討會”上,亞太地區林業專家們的一致共識。
  研討會上,專家們深入討論了亞太地區林業發展麵臨挑戰。他們認為,亞太區域林業發展遇到許多問題,而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源之一就是林業機構的弱化,扭轉林業機構弱化趨勢是當前亞太地區林業發展所麵臨的重大挑戰之一。
  專家們指出,亞太區域人均占有林地麵積隻有0.2公頃,是世界上植被最少的區域,林業發展麵臨著許多困難。聯合國糧農組織2011年出版的《2020年亞太地區林業發展展望》報告強調,亞太地區林業發展麵臨的挑戰主要包括毀林態勢沒有根本扭轉、森林退化日趨突出、森林可持續經營步履維艱、人工林潛力沒有得到發揮、自然保護區管理不到位、政策多變,執行滯後、產權問題久爭不下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問題得不到實質性解決等。
  與會專家認為,上述問題嚴重製約林業發展,特別是製約林業在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多種功能的發揮。產生這些問題的根源主要在於亞太地區林業管理機構不斷弱化。主要表現為林業管理機構被肢解,林業相關政策和法律被分割,森林資源與林地資源被分割,森林生態係統和功能被分割等。同時,部門政策和規章的重疊,導致林業行政管理不能形成整體,大大降低了林業行業運行效力和效能。
  聯合國糧農組織曾對亞太區域內各經濟體林業部門的發展曆程做過調查研究。在過去的20年裏,很多經濟體的林業部門機構設置被弱化。如1995年越南撤銷林業部,將林業納入新組建的農業農村發展部;1987年新西蘭解散林業部,成立新西蘭林業公司和保護局,並將新西蘭林業部管轄的土地和森林分別拆分給新西蘭林業公司和保護局兩個部門;尼泊爾林業部自1942年成立,經過多次重組,目前歸為森林和水土保持部。
  專家們指出,上世紀80年代後期和90年代初期,弱化林業機構成為一種潮流。全球各個國家都在仿效西方發達國家,把林業職能納入環境或農業部門。專家們認為, 仿效西方發達國家的林業管理模式是不完全正確的,也不符合發展中國家的實際情況。西方發達國家已經完成了法製化、工業化和城鎮化建設,國家社會化管理比較成熟,依賴林業生存的人口比例小, 城鄉居民收入水平高, 環境保護意識強,形成了依法治林的社會氛圍,林業管理不存在社會性壓力。同發達國家相比,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家,尤其是林業大國,如印度、印度尼西亞、巴布亞新幾內亞、馬來西亞、中國、巴西、墨西哥等,法製化、工業化和城鎮化正在推進中,社會化管理體係尚不健全, 法製體係和執法體係尚不成熟, 社會管理通常帶有一定的行政管理成分。同時,這些國家人口眾多,特別是城鎮化水平不高、鄉村人口居多,生活生平偏低,直接依賴林業生存的居民比例很高。另外,由於許多林區居民受教育水平不高、法製觀念不強,不關注生態環境,給林業管理帶來巨大壓力。
  專家們認為, 如果發展中國家還一味仿效發達國家的管理模式進行資源管理,將會給發展中國家自然資源管理帶來嚴重影響。過去20多年,發展中國家效仿發達國家林業管理模式,已經弱化了發展中國家林業管理機構,給林業行業管理和森林生態係統以及資源培育和利用帶來影響。亞太地區是世界林業的主要分布區,亞太林業發展關係全球,意義重大。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家在向法治化、工業化和城鎮化過渡的過程中,必須正視林業管理機構弱化帶來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