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信息
第二屆森林科學論壇在京舉辦
中國綠色時報10月16日報道(記者 張一粟 王建蘭) 10月14日-16日,第二屆森林科學論壇-森林可持續經營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召開,來自世界20多個國家約300名林業專家學者以 “氣候變化下的森林可持續經營”為主題,交流了森林可持續經營的先進理念與技術措施,共同探討了森林可持續經營的途徑、方法。
國家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紮根出席會議並講話,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林學會理事長江澤慧致開幕詞。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王春法出席會議並講話。國際林聯主席尼爾森、科克(Niels Elers Koch)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尹偉倫等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作大會學術報告。
森林科學論壇-森林可持續經營國際學術研討會是中國林學會確定的“森林科學論壇”第二次國際學術會議,由中國林學會、國際林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共同發起。本屆論壇由中國林學會、北京林業大學共同主辦。
孫紮根在講話中指出,在全球氣候變暖、資源短缺、生態危機日益突出,世界各國高度關注綠色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舉辦這次論壇,必將對全球森林可持續經營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影響。
孫紮根強調,森林是陸地生態係統的主體和維護生態安全的保障,對人類生存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是重要而獨特的戰略資源,具有可再生性、多樣性、多功能性,承載著潛力巨大的生態產業、可循環的林產工業、內容豐富的生物產業。森林是陸地上最大的碳儲庫,減少森林損毀、增加森林資源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途徑。實施森林可持續經營、促進森林資源持續增長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
孫紮根說,中國政府采取了一係列重大舉措,全麵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在全國範圍內深入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創新林業發展體製機製;實施森林分類經營,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製度,對生態公益林實行補償;完善森林采伐管理、木材流通監管、森林資源監督和監測製度,加強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出台森林撫育補貼政策,開展森林撫育補貼試點,探索不同地區、不同森林類型的森林撫育經營技術和管理模式;建立森林可持續經營標準化體係,推廣森林可持續經營模式和技術;建立森林認證體係,積極開展森林認證。在林業實踐中,中國已初步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林情的森林可持續經營之路。
孫紮根介紹,為繼續深入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全麵加快林業發展,國家林業局將重點抓好5項工作。一是加快造林綠化步伐,增加森林資源總量。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體係建設和防沙治沙等重點生態工程,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加速培育森林資源。二是加強森林撫育經營,提高森林資源質量。在實施好中幼林撫育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全麵開展森林撫育經營工作,優化森林結構,增強森林綜合功能,提高林地生產力,構建完善的森林生態係統。三是強化森林資源保護,鞏固造林綠化成果。完善林業法製體係,提升林業執法能力,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行為。嚴格保護、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強化林地管理,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確保森林資源持續增長。四是完善林業扶持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健全林業財政補貼製度,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製度,落實林業金融稅收扶持政策,增加公共財政對造林、營林和護林的投入,調動全社會育林、護林的積極性。五是加強林業科學研究,建立科技支撐體係。加大林業科技攻關力度,提升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水平,完善林業標準化體係,建立健全森林可持續經營理論、技術和管理等科技支撐體係。
江澤慧在致辭中指出,全球氣候變化深刻影響著人類生存和發展,是各國共同麵臨的重大挑戰。從1992年巴西裏約熱內盧聯合國環發大會通過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到2007年印度尼西亞製定的巴厘島路線圖;從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到2012年的巴西裏約可持續發展大會,都充分表明人類對全球氣候變化越來越關注。影響氣候變化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有環境問題,也有發展問題,森林的變遷也是影響氣候變化的因素之一。森林具有碳吸收、碳貯存、碳替代功能,對緩解氣候變化有著特殊的作用。加強森林可持續經營,提高林地生產力,增加陸地植被和土壤碳貯量,是提高森林碳彙的關鍵措施。要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就必須關注和解決森林問題。
江澤慧強調了辦好“森林科學論壇”的重要意義。她說,當今世界各國對森林可持續經營的重要性達成了共識,並將森林可持續經營作為製定林業政策的基本原則。由於不同國家的發展階段、生活方式、人口規模、資源稟賦不同,森林可持續經營的方式、方法和水平也不盡一致。要應對氣候變化,提高全球的森林可持續經營水平,尤其需要國際社會廣泛合作。通過“森林科學論壇”這一平台,我們不僅可以展示研究動態,分享研發成果,還可以尋求合作、共同研究、互利共贏。辦好“森林科學論壇”是我們既定的目標和長期的任務,要把“森林科學論壇”辦成一個生機勃勃、長盛不衰的學術盛會,期待著各國朋友的廣泛參與和鼎力支持。
國家林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孫紮根出席會議並講話,全國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副主任、中國林學會理事長江澤慧致開幕詞。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王春法出席會議並講話。國際林聯主席尼爾森、科克(Niels Elers Koch)教授,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尹偉倫等國內外知名學者專家作大會學術報告。
森林科學論壇-森林可持續經營國際學術研討會是中國林學會確定的“森林科學論壇”第二次國際學術會議,由中國林學會、國際林聯、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共同發起。本屆論壇由中國林學會、北京林業大學共同主辦。
孫紮根在講話中指出,在全球氣候變暖、資源短缺、生態危機日益突出,世界各國高度關注綠色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背景下,舉辦這次論壇,必將對全球森林可持續經營和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產生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曆史影響。
孫紮根強調,森林是陸地生態係統的主體和維護生態安全的保障,對人類生存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森林是重要而獨特的戰略資源,具有可再生性、多樣性、多功能性,承載著潛力巨大的生態產業、可循環的林產工業、內容豐富的生物產業。森林是陸地上最大的碳儲庫,減少森林損毀、增加森林資源是應對氣候變化的有效途徑。實施森林可持續經營、促進森林資源持續增長是實現林業可持續發展的必然選擇,是推動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大舉措。
孫紮根說,中國政府采取了一係列重大舉措,全麵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在全國範圍內深入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創新林業發展體製機製;實施森林分類經營,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製度,對生態公益林實行補償;完善森林采伐管理、木材流通監管、森林資源監督和監測製度,加強森林資源保護與管理;出台森林撫育補貼政策,開展森林撫育補貼試點,探索不同地區、不同森林類型的森林撫育經營技術和管理模式;建立森林可持續經營標準化體係,推廣森林可持續經營模式和技術;建立森林認證體係,積極開展森林認證。在林業實踐中,中國已初步走出了一條符合國情、林情的森林可持續經營之路。
孫紮根介紹,為繼續深入推進森林可持續經營,全麵加快林業發展,國家林業局將重點抓好5項工作。一是加快造林綠化步伐,增加森林資源總量。繼續實施天然林保護、退耕還林、“三北”防護林體係建設和防沙治沙等重點生態工程,深入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加速培育森林資源。二是加強森林撫育經營,提高森林資源質量。在實施好中幼林撫育試點工作的基礎上,全麵開展森林撫育經營工作,優化森林結構,增強森林綜合功能,提高林地生產力,構建完善的森林生態係統。三是強化森林資源保護,鞏固造林綠化成果。完善林業法製體係,提升林業執法能力,嚴厲打擊破壞森林資源行為。嚴格保護、合理利用森林資源,強化林地管理,做好林業有害生物防治和森林防火工作,確保森林資源持續增長。四是完善林業扶持政策,加大資金投入力度。健全林業財政補貼製度,完善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製度,落實林業金融稅收扶持政策,增加公共財政對造林、營林和護林的投入,調動全社會育林、護林的積極性。五是加強林業科學研究,建立科技支撐體係。加大林業科技攻關力度,提升科技成果推廣應用水平,完善林業標準化體係,建立健全森林可持續經營理論、技術和管理等科技支撐體係。
江澤慧在致辭中指出,全球氣候變化深刻影響著人類生存和發展,是各國共同麵臨的重大挑戰。從1992年巴西裏約熱內盧聯合國環發大會通過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到2007年印度尼西亞製定的巴厘島路線圖;從2009年的哥本哈根氣候大會到2012年的巴西裏約可持續發展大會,都充分表明人類對全球氣候變化越來越關注。影響氣候變化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為因素;有環境問題,也有發展問題,森林的變遷也是影響氣候變化的因素之一。森林具有碳吸收、碳貯存、碳替代功能,對緩解氣候變化有著特殊的作用。加強森林可持續經營,提高林地生產力,增加陸地植被和土壤碳貯量,是提高森林碳彙的關鍵措施。要解決氣候變化問題就必須關注和解決森林問題。
江澤慧強調了辦好“森林科學論壇”的重要意義。她說,當今世界各國對森林可持續經營的重要性達成了共識,並將森林可持續經營作為製定林業政策的基本原則。由於不同國家的發展階段、生活方式、人口規模、資源稟賦不同,森林可持續經營的方式、方法和水平也不盡一致。要應對氣候變化,提高全球的森林可持續經營水平,尤其需要國際社會廣泛合作。通過“森林科學論壇”這一平台,我們不僅可以展示研究動態,分享研發成果,還可以尋求合作、共同研究、互利共贏。辦好“森林科學論壇”是我們既定的目標和長期的任務,要把“森林科學論壇”辦成一個生機勃勃、長盛不衰的學術盛會,期待著各國朋友的廣泛參與和鼎力支持。
上一篇:全國鞏固退耕還林成果部際聯席會議第三次會議暨現場會召開[ 10-17 ]
下一篇:權威發布:《林業科技“十二五”規劃》解讀[ 1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