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林業信息>詳細內容

林業信息

生態良好的後發地區要發揮後發優勢

來源:不詳 作者:國家林業局政府網 發布時間:2012年09月28日 閱讀: 字體:【】 【
中國綠色時報9月27日報道(記者  王兮之)  9月21日,全國綠化委員會、國家林業局、中國綠化基金會主辦的大型主題公益活動“綠色中國行”走進浙江省衢江區。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永利、中國綠化基金會顧問徐有芳、中國科學院院士唐守正等參加了活動。
  張永利在“8+1對話:秀美衢江,生態家園”大型電視訪談節目中說,衢江的綠色中有濃濃的人文,人文中有濃濃的綠色。衢江作為後發地區,生態環境良好,綠色資源豐富,如果按照科學的發展理念,堅持不懈地走綠色可持續發展道路,在下一個發展階段,將具備先發地區無法比擬的巨大的後發優勢。生態良好的後發地區都應該看到自身獨具的優勢,抓住機遇,創造條件,讓潛力、後勁、優勢有效釋放。
  張永利指出,自1992年聯合國環發大會之後,世界林業理論和實踐發生了根本性變化。我國以1998年大洪災為轉折點,林業理論和實踐也發生了曆史性變化。近年來,林業在改善生態的同時,林業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對經濟發展貢獻率越來越高,對老百姓致富、新農村建設、民生改善都起到了很大作用。國家、社會、公眾對林業的需求不斷增加,林業的內涵不斷豐富,林業的外延不斷拓展,林業的地位空前提高。
  張永利強調,人類在追求科學發展、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經曆了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用青山綠水去換金山銀山;第二個階段是既要金山銀山,也要綠水青山;第三個階段是認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過程。從發展的眼光看,抓林業建設、生態建設和抓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絲毫沒有矛盾,要根據不斷變化的經濟社會發展形勢,建立一個科學、係統、綠色的評價體係,正確處理林業和生態建設與經濟社會發展的正向關係。防止出現拆東牆壘西牆、邊建設邊破壞、先汙染後治理的錯誤做法。像衢江這樣從一開始就樹立生態優先的發展理念,充分利用森林資源這一巨大的綠色寶庫,依托本地物種資源優勢,發展特色產業,大做生態文章,是智慧的選擇,是事半功倍的選擇,是真正意義上的科學發展。
  衢江森林覆蓋率72.9%,城區綠化覆蓋率39%,為全國九大生態良好地區之一。從2001年撤縣建區至今,實施“生態建區”戰略,以壯士斷腕的氣魄,先後投入生態建設資金53.9億元,消滅了8000多個汙染源。玫瑰等花卉產業、寶島農業等大項目相繼落戶衢江,看中的就是它的生態優勢。
  第五屆中國綠色寶貝、第二屆玫瑰公主頒獎盛典於當晚舉行,戚薇等25人獲得第五屆中國綠色寶貝、綠色中國公益大使等稱號,劉晨等10人獲得第二屆中國玫瑰公主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