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信息
陝西省太白縣林特產業立體發展致富村民紀實
中國綠色時報9月12日報道(記者 王儷玢) 打綠色牌、念山水經,陝西省太白縣正在實現綠色崛起。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全縣林地總麵積390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89.5%,是全省重點林區縣。種植麵積日趨飽和,太白又處在重要的軍事、生態、水源保護核心區,部分招商引資項目受到限製,這是明顯的劣勢。劣勢怎樣變為優勢?
立足林下發展林特產業,太白亮出了區域特色和競爭優勢。
多樣化:行政推動我要發展
太白縣堅持把落實政策支持、解決資金瓶頸作為推動林下經濟發展的關鍵舉措來抓。
太白縣針對群眾發展產業缺乏資金問題,製定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快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扶持辦法》、《關於開展集體林權抵押貸款的實施意見》等一係列扶持政策。太白縣每年安排1000萬元產業發展扶持資金、2000萬元扶貧貼息貸款、800萬元扶貧互助資金借款、500萬元林權抵押貸款,對發展林下經濟的農戶、龍頭企業給予政策扶持和資金獎勵,有效解決了群眾發展林特產業的資金短缺難題。
此外,太白縣還重視技術知識的傳播,成立了寶雞市首家林特產業開發辦公室,由縣上29名技術骨幹和聘請的4名專家、鄉土人才組成林特產業發展技術服務隊,定期開展實用技術培訓、谘詢服務活動,為農民解決技術難題,並多次組織群眾外出參觀、學習經驗。
在各項工作開展過程中,太白縣全麵推行縣級領導包鎮、部門包村、幹部包戶工作法,並將工作成效與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幹部選拔任用掛鉤,嚴格考核,獎懲兌現,通過幹部包抓幫扶,全麵加快了林特產業發展步伐。
多元化:特色種養遍地開花
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森林資源,太白縣發展了一條“林果、林藥、林畜、林遊”的產業,實現多元增收。
全力發展“林果”模式。太白縣結合區域實際,以核桃、板栗為重點,抓建園、上規模,抓典型、樹示範, 抓服務、搞培訓, 抓科技、創名優, 全縣累計發展核桃、板栗、花椒等幹雜果12.09萬畝,掛果麵積6.35萬畝,2011年實現產值4000餘萬元。
鞏固提升“林藥”模式。林下種植豬苓、黃薑等中藥材,加強太白米、太白七藥等太白山名貴中藥材馴化推廣,累計發展豬苓24.57萬窩、天麻5800窩,秦艽、蒼術等中藥材麵積達到6萬畝,2011年實現產值1億元。
立體推進“林畜”模式。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條件,鼓勵發展土特養殖、林下馴養和水產養殖,全縣累計發展土蜂4萬箱、土雞土豬5萬頭(隻),野豬、雉雞、林麝等特種養殖3.3萬頭(隻、尾),林下養殖達到21.3萬頭(隻),實現產值5100萬元。
深度開發“林遊”模式。以森林資源為支撐,大力發展生態休閑產業,健全集“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為一體的服務體係,發展“森林人家”215戶,帶動三產經營戶近3000餘戶,廣大林農實現了“零距離就業,不出戶賺錢”, 2011年,全縣接待遊客61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年收入2.9億元。
商品化:係列食品帶熱市場
太白縣依托災後重建延安援建和退耕還林後續產業項目,積極推廣規範化建園、標準化生產技術,大力實施經濟林園區建設,不斷增強林特產業發展後勁。
以提高林特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太白縣與陝西教育學院合作成立林特產品研發中心,合作開發林果深加工項目,成功研發林特休閑小食品21種,並於今年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成都中旺投資有限公司實施太白山原生態資源開發項目,計劃投資3.6億元,建成果蔬脆片係列小食品、板栗係列產品、杜仲係列產品生產線,實施批量生產,以此帶動縣域特色經濟發展,助推農民群眾持續快速增收。
“山頂油鬆戴帽子、山腰雜果纏帶子、山腳蔬菜鋪毯子、山間遊客成行子”已成為太白林特產業發展的真實寫照。2011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640元,比2007年淨增3802元。其中,來自林特產業收入868元,比2007年淨增750元。實踐證明,林改後,太白縣發展林特產業為農民增收致富開辟了廣闊的空間,走出了一條山區農民持續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已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依托和新的引擎。
太白縣地處秦嶺腹地,全縣林地總麵積390萬畝,森林覆蓋率高達89.5%,是全省重點林區縣。種植麵積日趨飽和,太白又處在重要的軍事、生態、水源保護核心區,部分招商引資項目受到限製,這是明顯的劣勢。劣勢怎樣變為優勢?
立足林下發展林特產業,太白亮出了區域特色和競爭優勢。
多樣化:行政推動我要發展
太白縣堅持把落實政策支持、解決資金瓶頸作為推動林下經濟發展的關鍵舉措來抓。
太白縣針對群眾發展產業缺乏資金問題,製定出台了《關於進一步加快產業發展促進農民增收的扶持辦法》、《關於開展集體林權抵押貸款的實施意見》等一係列扶持政策。太白縣每年安排1000萬元產業發展扶持資金、2000萬元扶貧貼息貸款、800萬元扶貧互助資金借款、500萬元林權抵押貸款,對發展林下經濟的農戶、龍頭企業給予政策扶持和資金獎勵,有效解決了群眾發展林特產業的資金短缺難題。
此外,太白縣還重視技術知識的傳播,成立了寶雞市首家林特產業開發辦公室,由縣上29名技術骨幹和聘請的4名專家、鄉土人才組成林特產業發展技術服務隊,定期開展實用技術培訓、谘詢服務活動,為農民解決技術難題,並多次組織群眾外出參觀、學習經驗。
在各項工作開展過程中,太白縣全麵推行縣級領導包鎮、部門包村、幹部包戶工作法,並將工作成效與年度目標責任考核、幹部選拔任用掛鉤,嚴格考核,獎懲兌現,通過幹部包抓幫扶,全麵加快了林特產業發展步伐。
多元化:特色種養遍地開花
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豐富的森林資源,太白縣發展了一條“林果、林藥、林畜、林遊”的產業,實現多元增收。
全力發展“林果”模式。太白縣結合區域實際,以核桃、板栗為重點,抓建園、上規模,抓典型、樹示範, 抓服務、搞培訓, 抓科技、創名優, 全縣累計發展核桃、板栗、花椒等幹雜果12.09萬畝,掛果麵積6.35萬畝,2011年實現產值4000餘萬元。
鞏固提升“林藥”模式。林下種植豬苓、黃薑等中藥材,加強太白米、太白七藥等太白山名貴中藥材馴化推廣,累計發展豬苓24.57萬窩、天麻5800窩,秦艽、蒼術等中藥材麵積達到6萬畝,2011年實現產值1億元。
立體推進“林畜”模式。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條件,鼓勵發展土特養殖、林下馴養和水產養殖,全縣累計發展土蜂4萬箱、土雞土豬5萬頭(隻),野豬、雉雞、林麝等特種養殖3.3萬頭(隻、尾),林下養殖達到21.3萬頭(隻),實現產值5100萬元。
深度開發“林遊”模式。以森林資源為支撐,大力發展生態休閑產業,健全集“吃、住、行、遊、購、娛”六要素為一體的服務體係,發展“森林人家”215戶,帶動三產經營戶近3000餘戶,廣大林農實現了“零距離就業,不出戶賺錢”, 2011年,全縣接待遊客61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年收入2.9億元。
商品化:係列食品帶熱市場
太白縣依托災後重建延安援建和退耕還林後續產業項目,積極推廣規範化建園、標準化生產技術,大力實施經濟林園區建設,不斷增強林特產業發展後勁。
以提高林特產品附加值,增加農民收入為目標,太白縣與陝西教育學院合作成立林特產品研發中心,合作開發林果深加工項目,成功研發林特休閑小食品21種,並於今年通過招商引資,引進成都中旺投資有限公司實施太白山原生態資源開發項目,計劃投資3.6億元,建成果蔬脆片係列小食品、板栗係列產品、杜仲係列產品生產線,實施批量生產,以此帶動縣域特色經濟發展,助推農民群眾持續快速增收。
“山頂油鬆戴帽子、山腰雜果纏帶子、山腳蔬菜鋪毯子、山間遊客成行子”已成為太白林特產業發展的真實寫照。2011年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5640元,比2007年淨增3802元。其中,來自林特產業收入868元,比2007年淨增750元。實踐證明,林改後,太白縣發展林特產業為農民增收致富開辟了廣闊的空間,走出了一條山區農民持續增收致富的新路子,已成為增加農民收入的重要依托和新的引擎。
上一篇:全國秋冬季森林防火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召開[ 09-10 ]
下一篇:庫姆塔格科考隊再征“沙場”[ 09-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