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林業信息>詳細內容

林業信息

內引外傳 拓寬幹部培訓新渠道

來源:不詳 作者:國家林業局政府網 發布時間:2012年07月31日 閱讀: 字體:【】 【
中國綠色時報7月31日報道(記者  劉斯文  通訊員  汪國中  高力力) 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林業在國際政治舞台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顯。如何更好地參與林業全球化挑戰,建設一支具有戰略思維和國際視野的林業幹部隊伍顯得尤為重要。
  黨的“十七大”以來,林業行業順應全球化發展趨勢,立足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和現代林業發展實際,堅持“請進來”和“傳出去”相結合,統籌“外援”和“援外”兩個渠道,拓寬了林業幹部培訓渠道,提升了林業國際影響力。
  請進來——借“先進國家之船”
  2010年7月15日,日本林野廳林政部企劃課的田阪仁誌先生站在國家林業局管理幹部學院的講台上,講述日本的森林組合及其政府支持政策。台下聚精會神聽課的,是來自內蒙古、重慶、四川、貴州、雲南、陝西、甘肅、寧夏、新疆等9省(市、區)林業廳(局)林改辦及部分重點地縣林改辦的幹部。
  這是中日技術合作中國西部地區林業人才培養項目的首期培訓班。這個於2010年3月啟動的項目,將在4年之內,圍繞“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和“國有林場改革”,以四川、陝西、廣西和寧夏為示範地區,培訓林業工作者2000人以上,並把經驗推廣到西部地區其他省份。
  借助政府間的合作,開展國際培訓項目,為林業幹部打開了一扇觀察世界、學習發達國家的新窗口,這樣的做法在林業部門並不陌生。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原林業部和國家林業局先後與世界銀行、亞洲開發銀行等國際機構合作實施了一批林業培訓項目。1999年9月,國家林業局和德國GTZ公司聯合啟動了中德技術合作林業培訓與進修項目。項目以師資培訓為主開展了一係列培訓活動,著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共培訓教師和各類人員730多人次,培訓內容涉及參與式教學法、社會林業、種苗繁育、天然林與混交林、病蟲害防治、森林防火、苗圃經營、項目管理等。國家林業局還先後選派教學管理幹部和專業骨幹教師50人次赴德國、泰國培訓考察,邀請德國、荷蘭等外籍專家學者30多人次到國內進行研究和講學。德國近自然的林業經營管理模式、教育培訓的法製建設、先進的培訓理念和方法,使國內學員耳目一新、豁然開朗。不少教師參加培訓後,積極參與教學活動,不斷調整教學內容,特別是在各類林業重大工程培訓班上,廣泛地向廣大林業幹部傳授學到的先進理念、知識和技術。項目還就林業關鍵崗位晉升標準、林業行業培訓監測和效果分析評估、林業培訓機構評估標準等提出建議,有力地推進了林業行業幹部隊伍及培訓管理的規範化建設。
  而在中日合作中國西部地區林業人才培養項目實施之前,“十一五”期間,按照中日政府間簽署的實施協議,國家林業局還順利實施了中日合作林業生態培訓中心項目。到2009年項目結束之前,在培訓與人力資源開發、林業行政管理、造林工程管理、造林技術和自然保護區與野生動植物保護等5個領域,組織實施了60期培訓班,培訓了不同層次的幹部及技術人員共2300多人次,有效促進了國內林業重點工程的順利實施。
  除了實施專門的國際培訓合作項目外,國家林業局有關部門還盡最大可能,爭取一切國際資源,為我國林業幹部充電加油。2011年,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成功舉辦了對華林業政策培訓班;2012年,在中芬林業合作框架下成功組織赴芬蘭森林可持續經營研修團。同時,國家林業局管理幹部學院等幹部教育培訓機構,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許多國家的林業教育培訓機構和國際組織建立了聯係,拓展了林業培訓交流合作渠道。
  “在全球化時代,林業領導幹部一定要有國際化眼光,要在全球範圍內廣泛學習同行的先進經驗”,國家林業局管理幹部學院有關負責同誌說,“實踐證明,德國與加拿大的林業職業教育、日本的森林組合、芬蘭的森林可持續經營、瑞典的森林認證、瑞士的山地管理、英國的私有林管理都讓我國受訓人員受益匪淺。”
  傳出去——誦“中國林業之經”
  在把國外的資源引進來培訓國內幹部的同時,“中國林業”的發展模式與經驗也極其具有吸引力,不少國際學員走進我國林業幹部培訓機構學習培訓。
  為適應我國援外工作的需要,我國政府於1993年啟動了麵向亞非拉和南太平洋地區受援的發展中國家政府林業官員的援外培訓。國家林業局管理幹部學院是商務部確定的林業援外培訓承辦單位之一,是我國林業培訓國際交流與合作的重要窗口。截至目前,該院積極實施國家援外培訓項目和國際組織委托的對外培訓項目,重點針對發展中國家林業官員,累計舉辦國際培訓班11期,培訓學員209人次,對外培訓國別達42個。培訓領域涉及“森林可持續經營”、“山區開發”、“坡地管理”、“森林執法與施政”和“營造林技術及苗圃管理”。其中,“發展中國家森林執法施政官員研修班”連續舉辦3年,成為援外培訓品牌項目。“發展中國家官員對我國實施木材采伐證、運輸證和加工許可證的資源管理製度,退耕還林與山區綜合開發項目,人工林營造、集體林權改革與林下經濟發展等都給予了充分肯定。”國家林業局管理幹部學院有關負責同誌告訴記者。
  以竹業為主的技術培訓也是我國林業援外的一大特色。國家林業局竹子研究中心作為中國南南合作網的常務理事單位和最早承辦中國援外培訓任務單位之一,自1993年以來,已承辦40期商務部主辦的國際竹業技術培訓班,培訓了來自世界5大洲100多個國家的1300多名學員;承辦重大技術援外項目2項,為印度、烏幹達等國家提供竹業技術谘詢服務。2012年4月,來自尼泊爾、哥斯達黎加等14個國家的20名學員參加了“發展中國家竹子種植與加工技術培訓班”。
  國際竹藤網絡中心也為發展中國家培訓了大批竹藤方麵的官員和技術人員。從“發展中國家竹業可持續發展管理研修班”,到“發展中國家竹藤資源利用研修班”,再到“發展中國家竹藤產業可持續發展高級研修班”,國際竹藤網絡中心從2005年12月開始,麵向各竹藤生產國高層人員,培訓了印度、厄瓜多爾、馬達加斯加等22個國家的專家學者與行業管理骨幹。
  作為全國首批具有博士、碩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北京林業大學積極承擔林業援外培訓任務。2005年以來,該校連續8年舉辦林業管理官員研修班,圍繞森林可持續經營、集體林經營管理與利用等主題,為上海合作組織其他成員國和亞非拉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培訓林業官員290人次。
  林業援外培訓的開展,使發展中國家學員分享了中國林業的成功經驗,幫助受援國加強了林業能力建設,提升了我國林業的良好國際形象。“中國的林業建設,具有自己獨特的理念、方法和經驗,很值得我們借鑒學習。”一位來自越南的官員參加培訓後體會頗深,“通過學習,我似乎明白了過去30年來,包括中國林業在內的中國社會快速發展的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