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林業信息>詳細內容

林業信息

根在基層 走進一線:我看到的三代塞罕壩人

來源:不詳 作者:國家林業局政府網 發布時間:2012年06月26日 閱讀: 字體:【】 【
中國綠色時報6月26日報道(作者  尹剛強) 塞罕壩,一個很久以前就想去的地方。
  2010年6月,時任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在總結提煉出“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開拓創新,愛崗敬業”的塞罕壩精神並號召全林業行業學習這種精神之後,更加重了我對塞罕壩的向往。
  今年6月4日,因參加“根在基層,走進一線”中央國家機關青年基層調研實踐活動,我帶領赴塞罕壩機械林場調研實踐團開啟了塞罕壩之行。
  車從國家林業局出發,過承德,經隆化,進圍場,漸行漸遠,窗外的景色越來越美,頭頂的天空愈來愈藍。當鑲嵌在半山坡的“塞罕壩歡迎您”幾個大字映入眼簾時,我情不自禁地說:“塞罕壩,我終於來了!”
  隨後的6天時間裏,我從展覽館裏一幅幅黑白照片中找到塞罕壩精神的根,從接觸的每一個塞罕壩人身上讀出了塞罕壩精神的魂,從一株株昂首挺拔的樹木身上感受到了塞罕壩精神的美。
  第一代:驕人曆史的創造者
  “塞罕壩”是蒙語和漢語的組合,意思是“美麗的高嶺”。然而,50年前的塞罕壩,卻是“飛鳥無棲樹,黃沙滿天飛”,是一個集高寒、高海拔、大風、沙化、少雨5種極端環境於一體的不毛之地。
  1962年,來自東北林學院、承德農業專科學校、吉林白城林業技術學校的127名大中專學生來到了這片荒涼的土地上。那時的塞罕壩,遠離城鎮,交通閉塞,創業者們大部分時間都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那時的塞罕壩,還沒有高寒地區育苗、造林的成功經驗可借鑒,完全靠自己在工作中一點一點地摸索和積累。一年可造林的時間不足3個月,雖稱機械林場,但全場90%以上的地方隻能人工造林,靠雙手一棵一棵地栽植樹苗。就在這樣常人難以忍受的惡劣環境下,塞罕壩的創業者們用自己的勇氣和毅力書寫了一部艱苦創業的奮鬥史,創造了變荒漠為綠洲的人間奇跡。
  這裏,有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值得我們銘記。
  王尚海,塞罕壩林場首任黨委書記,為了能以實際行動說服那些怕艱苦、不安心工作的同誌,毅然決然地把愛人和5個孩子從承德市接到壩上。“文革”中他被打倒了,脖子上掛著5公斤重的拖拉機鏈軌條。妻子心疼,勸他辭職回老家。他說:“林場還沒有建成,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壩上!”他的老戰友、原圍場縣縣長王振興曾問他,真打算堅持幹下去嗎?他說:“我連墳地都看好了,在馬蹄坑,那是我參加機械造林第一塊成功的林地。”如今,他的骨灰還在“滋養”著這片茂盛的林子。
  張啟恩,副場長,原是林業部造林司的工程師,愛人在中國林科院工作。可當事業需要的時候,他毅然放棄了北京優越的生活條件,帶著愛人和3個孩子,舉家遷到了塞罕壩,成為塞罕壩科技興林的元勳。1968年造林時從拖拉機上摔下,右腳粉碎性骨折,從此一生與拐杖為伴。
  陳彥嫻,“六女上壩”故事主人公之一,在40多年前的夏天,果斷放棄參加高考上大學的機會,參加到塞罕壩植樹造林的隊伍中,與小夥子們一起摸爬滾打、艱苦奮鬥,在壩上高原書寫了無怨無悔的造林人生。“既然來了就得幹好,要不你就別來”,在看望陳彥嫻老人的時候她對我們說,“現在想想,那時是真的很苦,可當時並不覺得苦,因為有那麼多的熱血青年,大夥兒有著共同的理想。”
  這樣的故事在塞罕壩有很多。第一代塞罕壩人用鮮血、汗水甚至生命譜寫的一個個悲壯的感人故事,讓我動容,令我震撼。從他們身上,我真正感受到了塞罕壩人的執著、無悔、無畏,體會了塞罕壩人的創業的艱辛和科學求實的工作態度。
  第一代塞罕壩人是曆史的創造,第一代塞罕壩人也創造了曆史。
  第二代:不隻是塞罕壩精神的傳承者
  塞罕壩精神的可貴之處不僅在於創業者們“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英雄氣概和曆史創造,更珍貴於在一代代塞罕壩人接力傳承中發揚光大。塞罕壩林場經過兩代人的艱苦奮鬥,盡管生產生活條件有了較大改善,但“艱苦創業,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開拓創新,愛崗敬業”的塞罕壩精神始終未曾丟棄和改變,她已深深融入每個塞罕壩人的血液之中,成為塞罕壩人氣質的核心和精髓。在這次調研實踐中,從接觸到的每一位塞罕壩人身上,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這種精神的存在。
  在海拔1936米的望海樓上,瞭望員劉軍、齊淑豔夫婦,不管是炎炎夏日還是寒冷冬季,在防火期白天必須每隔15分鍾通報一次火情,並且經常1個月見不到1個人。就這樣,他們一守就是7年。當問他們是否寂寞時,劉軍憨厚地說:“寂寞了,我就出去喊兩聲!”
  亮兵台營林區的老尤,一位普通護林員。他負責2000多畝林子的管護,每天早出晚歸,十幾年如一日,厚重的露水常常浸濕他的褲腿,露水引發的潮毒使他雙腿疼痛難忍,經常靠吃安眠藥才能入睡。但他依然樂觀地說,這樣的生活並不苦,理由是“必須對得起拿的這份工資”。
  梁俠,陰河分場工會副主席,8歲時隨父親來到林場,如今已59歲。一家三代都在林場,但兒子殘疾,父親長期住在醫院,一家人的生活重擔全壓在他一人身上。可是,他對工作依然兢兢業業,他堅守的就是“沒有大家也就沒有小家。隻有把工作幹好了,林場經濟效益上去了,咱們職工的生活也才能提高”這麼一個淺顯而又深奧的道理。
  普通職工尚且如此,林場的各級領導幹部更是身體力行、率先垂範。黨委書記劉海瑩在領著我們考察二道河溝營林區時說:“每當看到吐裏根河對麵的沙漠,我都深刻認識到我們這片林子的珍貴!我沒有理由不保護好它!”陰河分場場長姚凱講起即將開工的亮兵台新望火樓的規劃極為詳細,他調侃說,他的工作就是給全體職工搞好後勤服務,好讓他們安心工作,確保把林子看護好、經營管理好!
  正是這已經融入血液的塞罕壩精神,讓如今的塞罕壩林場成為我國國有林場的一麵旗幟。塞罕壩林場用占河北省2%的林地麵積貢獻了10%的林木蓄積量,森林覆蓋率已達79.4%,林子每年可吸收二氧化碳74.7萬噸、釋放氧氣54.5萬噸,被譽為“為首都阻沙源,為京津保水源,為國家增資源,為地方增財源”的綠色生態屏障。
  塞罕壩精神在一代代塞罕壩人身上傳承著,但他們傳承的不僅僅是精神!
  新一代:塞罕壩的未來,塞罕壩的希望
  人才是塞罕壩林場發展最為重要的因素,也是最根本的。
  50年前,正是因為有一支以127名大中專學生為核心的青年人才隊伍,用他們的聰明才智攻克了高寒地區引種、育苗、造林等技術難關,才在茫茫荒原上建起了塞罕壩林場。
  28年前,塞罕壩林場迎來第二批大規模的大學畢業生,現任黨委書記劉海瑩就是那時來到塞罕壩的。正是他們這一批大學生在老一輩塞罕壩人打下的堅實基礎上科學謀劃、合理經營,才有今天塞罕壩林場林木總蓄積量達到1012萬立方米、每年可采木材10萬多立方米的驕人成績。
  如今的塞罕壩林場站在了新的起點上,對人才的需求更為迫切。讓我們欣喜的是,從2009年起,每年都有十幾個本科生、研究生通過河北省統一招考來到塞罕壩林場。
  陰河分場的楊麗就是其中一員。這位來自河北農大園林植物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已在林場工作兩年多。由於林場地處偏僻,到現在都還沒談上對象。我們問她為什麼選擇來這裏,她說“這裏可以讓所學的專業派上用場”。當我們再問是否覺得寂寞時,她說“習慣了就好”。這話聽起來好像有點無奈,但她的眼神透出一種堅定。
  在北曼甸分場,我們還遇到了一位也是從河北農大畢業的女研究生,她雖然已經結婚,但愛人在秦皇島工作,由於防火期工作緊張,夫妻倆已經有兩三個月沒見麵了。
  令人欣喜的還不僅僅是有不少青年學子願意來林場工作,更重要的是,他們到來之後,不是要求呆在機關,而是直接工作在森林防火、經營撫育等生產一線,以至於我們調研團動議想在下午開一個青年職工座談會時,林場領導說:“他們都在山裏,下山回到分場,再從分場趕到總場,來不及。”這給我們留下的不單是遺憾,還有感動!
  新生力量,新鮮血液,為塞罕壩林場開啟二次創業的偉大征程注入了新的強大動力。如今的塞罕壩林場,瞄準了建設現代林場、爭做國有林場改革發展排頭兵的奮鬥目標,確立了“京津生態屏障、森林資源寶庫、生態旅遊勝地、和諧富庶家園”的發展定位,明晰了“推進分類經營、優化人居模式、融入區域經濟發展大局”三條改革發展主線,製定了“生態立場、營林強場、產業富場、人才興場、文化靚場”五大發展戰略。我們堅信,塞罕壩的明天將更加輝煌,塞罕壩精神將在薪火相傳中永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