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林業信息>詳細內容

林業信息

推動綠色發展 壯大林業經濟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佚名 發布時間:2012年01月04日 閱讀: 字體:【】 【

推動綠色發展 壯大林業經濟

——綠色發展背景下的林業經濟論壇專家發言摘登

  中國綠色時報1月4日報道 黨的十七大把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作為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目標和戰略舉措,並在“十二五”規劃中將“綠色發展”作為主基調。作為與綠色發展有著天然聯係的我國林業,已經並將繼續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目前,我國正在全麵深化集體林權製度改革,沉睡的山林被喚醒,億萬農民的發展渴望被激活,林業經濟發展的動力和活力競相釋放,全麵助力經濟轉型和綠色發展。
  為了進一步探討綠色發展背景下林業經濟發展的熱點問題,更好地為林業發展全局提供決策谘詢和智力支撐,2011年12月17日,中國林科院特邀中國人民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中國林科院等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會聚一堂,就“綠色發展背景下的林業經濟”進行認真探討和學術交流。

綠色發展需要林業科技創新支撐
張守攻(中國林科院院長、研究員)

  綠色發展,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是建立在生態環境容量和資源承載力的約束條件下,將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作為實現可持續發展重要支柱的一種新型發展模式。經過國際金融危機的洗禮,世界經濟發展格局呈現出了新的特點和變化。全球氣候變化等生態問題的凸顯,使綠色發展模式逐漸成為未來全球共同努力的方向。因此,誰搶先占領綠色發展製高點,誰就能在新一輪發展中贏得先機、把握主動。
  森林在全球生態係統中具有獨有的地位和功能,承載著潛力巨大的可循環工業、可固碳農業和可再生能源產業,在推進經濟轉型中發揮著基礎作用,扮演著無可替代的角色,對減少碳排放、發展低碳循環經濟、開發清潔能源等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因此,以提供生態服務和綠色產品為主的林業,與綠色發展有著天然的聯係。但是,要充分發揮我國林業在綠色發展中的基礎和引領作用,不僅需要政策支持、資金投入,更需要科技創新。林業科研不僅要在自然科學技術創新方麵為林業綠色發展提供支撐,更要依托豐富的自然科學研究成果、憑借長期積累的翔實科研數據,彙聚不同學科背景的多領域專家,在林業經濟、林業政策、宏觀戰略與規劃等軟科學研究方麵,開展林業經濟管理和林業軟科學研究,為林業綠色發展提供決策依據和智力支持。
  《綠色發展需要林業科技創新支撐》

中國集體林權製度改革意義重大
溫鐵軍(中國人民大學農業與農村發展學院院長、教授)

  中國30年集體林權改革經曆了“分-賣-分”3次林改過程。20世紀80年代初期,南方集體林區以分為主,這是由1980年國家財政嚴重赤字壓力下被中央地方分灶吃飯的“財政甩包袱”政策所致。20世紀90年代初期,轉變為以賣為主,地方政府在以林木和林地為主要資源的地方推進以賣為主的改革,主要是地方財政應對赤字和債務危機的客觀結果。這兩次林改都是在財政危機和資本要素極度稀缺的外部壓力下發生的。而第三次則不同,在於資本過剩尋求避險投資,即三大資本過剩。因此,於2003年再次開始的林權改革,仍以分為主。
  這次改革很現實地幫助已經過剩的產業資本、金融資本重回山區和其他資源地區,獲得占有資本化收益的“搭便車”機會,把林區農戶、合作社、企業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有很多地方把社區林業作為構建林區生態文明的基礎,這是符合人多地少基本國情的合理對策。而社區林業與企業化林業之最大不同,就在於把“以人為本”積極地、互動地納入到了社區林業維護資源環境安全的綜合發展指導思想中,並直接與股份合作社建設相結合。這樣,把微觀組織建設與國家戰略調整結合的實踐,是新林改具有的重大現實意義。
  《中國集體林權改革的宏觀經濟背景》

出口市場尋求多元並注重滿足內需
宋維明(北京林業大學校長、教授)

  20世紀90年代以來,世界木質林產品貿易不斷發展,並有加速增長之勢,世界市場對木質林產品貿易存在著剛性需求。在各類木質林產品中,木家具貿易和人造板貿易發展十分迅速。其中,木家具在世界木質林產品貿易中占據主導地位;鋸材貿易增長趨於平穩,已成為第二大木質林產品貿易品;木漿貿易在發展過程中呈現小幅波動上漲的趨勢;原木貿易在世界木質林產品貿易中所占的比例正逐漸降低。同期,我國林產品出口所占世界林產品出口比重逐漸提高,而歐洲國家林產品出口比重卻呈下降之勢。世界林產品進口貿易主要發生在歐洲、北美洲和亞洲地區,美國一直占據世界林產品進口市場第一的位置。
  近年來,我國成為世界林產品的重要進口國。在當前世界木材資源供給日趨緊張,木材貿易的合法性要求逐漸提高、低附加值木質林產品出口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形勢下,應盡快促進我國木材產品出口市場多元化的形成,要從“高度外向型模式”向“內外需並舉”模式轉變,挖掘和發揮國內市場潛力;主動加強木材產品合法性認證的建設工作,為木材產品合法性提供證明;我國木材企業在發展過程中要不斷製定新製度,實施品牌戰略,盡快實現由貼牌生產向自主品牌培育轉變。
  《中國木材安全問題》

實現從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
王煥良(國家林業局經濟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研究員)

  過去10年,在理論方麵,我國林業實現了從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轉變,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轉變,確立了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發展道路,逐步形成了現代林業發展的思想。在實踐方麵,六大工程成為林業建設的核心、發揮森林多功能的載體。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帶來了農村經營體製大變革,農村生產關係大調整,農村生產要素大活化,農村社會生產力大解放。《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加快林業發展的決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全麵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的意見》及中央林業工作會議,使林業政策集中體現為從單一支持建設為主向綜合支持轉變,既支持生態建設,又支持改革和民生。同樣,產業建設亦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會,並形成了完備的市場機製,呈現出若幹個世界第一的良好局麵。
  未來10年,六大工程將得以延續和豐富,並有逐步走向經常化的趨勢;將以應對氣候變化為主題,實現森林麵積、蓄積量增長的兩項承諾。新的命題賦予林業在減排中以重要作用。中國的減排戰略應該是:相對減排。其戰略措施,一是單位GDP溫室氣體排放下降,二是增加碳彙抵排。林業由此成為這一戰略的重要支撐,並演化出兩個工作方向和目標:繼續增加森林麵積和提高森林質量。
  《中國林業發展的若幹問題》

產業轉型的重點和難點在林產工業
陳幸良(中國林科院副院長、研究員)

  中國林業是在應對氣候變化、能源緊缺、生態環境危機等背景下進入新的轉折和發展的。從全球問題的視角來看,林業是解決“三源”問題——資源、能源、水源問題的關鍵,是解決“三循環”問題——碳循環、氮循環、氧循環的中樞。僅一個碳循環異常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增加,就足以引起全球各國首腦的關注,可見森林與林業問題是綠色增長的主要話題,是綠色經濟、低碳經濟、循環經濟的核心內容。
  我國由以木材生產為主向以生態建設為主的轉變,標誌著林業轉型的開始;而生態、產業、文化三大體係概念與森林生態係統經營、森林多功能利用等現代林業思想的形成,標誌著林業產業更向綠色和循環產業的形態發展。
  目前,林業產業發展勢頭良好的明顯標誌就是規模擴大,結構逐步優化,第一產業發展加速,新興產業不斷興起,尤其是林產品國際貿易迅速增長,我國現已成為世界林產品第二大國。從林業產業發展轉型的重點來看,應放在第二產業,因為該領域小型企業眾多,加工技術水平較低,科技含量不高,產品和原材料都對國際市場依賴度高,隨著勞動力、原材料成本的提高,第二產業麵臨的困難將越來越多。因此,林業產業轉型的重點和難點都在林產工業。
  《中國林業產業綠色轉型趨勢分析》

綠色發展需要樹立森林富國的理念
侯元兆(中國林科院科信所原所長、研究員)

  20年前的裏約熱內盧環境發展大會,點燃了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希望。但20年過去了,新老問題迸發,發展危機仍然嚴峻。2012年6月,各國首腦將再次聚首,反思和規劃人類可持續發展問題。因此,綠色發展新理念正在衝擊著我們。
  綠色發展,不再是把傳統發展貼上綠色標簽,而是主張實實在在地把投資重點轉向自然資本,把各種自然資本的蛋糕做大,以使人類社會坐落其上。從理論上講,森林、農田、草原、淡水、海洋等自然資產,都將成為投資熱點。尤其是森林,它的地位將被定義為發展基礎;其功能,也將被定義為基礎的國民財富、基礎的國民福利和基礎的國民安全。因此,如果科學經營我國森林,就可解決經濟發展麵臨的資源短缺問題,包括能源危機,還可改善國民福利和國民安全。粗略推測,用30-40年的時間,我國可形成總價值約為160萬億元的立木財富。這筆財富,可變成640萬億元的原材料財富和2400萬億元的一次加工產品財富,流量財富年均60萬億元。
  目前,因為缺乏對綠色發展的政策、財政、機構、科技等相應的革命性安排,我國的43億畝林業用地未能形成財富實力,遠未發揮森林的財富、福利和安全功能。在此建議,“森林重慶”做法值得借鑒,這是一個大規模實踐的綠色發展案例,它代表了新的發展模式和追求財富的方向。
  《森林富國論——尋找綠色發展中森林的位置》

林業縣域經濟要差別化協同化發展
陳紹誌(中國林科院科信所所長、副研究員)

  林業縣域經濟的強弱直接影響著國家林業發展的基礎,其蓬勃發展是實現綠色增長的關鍵。因此,研究林業縣域經濟發展模式,不僅可以有效發揮林業產業大縣的示範和輻射作用,而且對引導林業產業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近年來,我國縣域層麵的林業特色產業集群初步形成,木竹加工、花卉苗木、木本油料產業快速發展,野生動植物繁育利用、森林旅遊、林下經濟等新興產業成為林業經濟新的增長點,湧現出了江蘇邳州、浙江安吉、浙江臨安、河南鄢陵、湖南耒陽、廣西寧明、福建沙縣等一批有特色、有影響的林業產業大縣。他們的主要模式與經驗在於:因地製宜、立足區位優勢,培育特色產業;強化政策扶持,激發產業發展活力;依靠科技創新,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以市場為導向,延伸產業發展鏈條;發揮龍頭企業帶動作用,促進產業集群發展;挖掘傳統文化,提升產業品牌內涵。
  壯大林業縣域經濟、促進現代林業發展,這是時代賦予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需要高度重視,通過分類指導,促進林業縣域經濟差別化、協同化發展;將林業“雙增”目標分解到全國各縣域,確保任務有效完成;采取有力措施加強林業示範縣建設;扶持壯大縣域林業龍頭企業;深化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創新林業經濟發展模式。
  《中國林業縣域經濟發展模式分析及推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