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信息
生態公益林為綠色湖南奠基
十年播綠護翠是一首歌,這首歌唱出了三湘務林人的壯美心聲;十年履職盡責是一首歌,這首歌譜寫了湖南建設公益林的波瀾壯闊。
追尋湖南省公益林保護建設的十年足跡,讓人心生感慨:公益林保護工程建設的春風,吹得三湘大地青山綠水美如畫,更吹開了林農的笑臉。
播綠護翠展新顏
587萬公頃,是湖南公益林總麵積;3855億元,是湖南公益林生態效益測算總值。這兩個數據,見證了湖南公益林保護工程建設的成效。
從2001年湖南省啟動200萬公頃公益林補償試點,到2010年全省區劃界定國家級、省級公益林總麵積587萬公頃,湖南用10年時間構建了以國家級公益林為主體,省級、市級、縣級公益林相結合的公益林保護體係。一手抓管護,一手抓造林,這被湖南省林業廳廳長鄧三龍看做是10年公益林管護最成功的經驗之一。
10年來,湖南實施嚴格的公益林禁伐、限伐政策,有力地促進了森林資源的持續穩定增長和森林質量的逐步提高,做到了“管好公益林,管護無盲點”。全省森林火災受害率控製在1‰以下;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治麵積達87萬公頃,成災率牢牢控製在2‰以下。
10年間,湖南省通過紮實實施長(珠)江防護林、血防林、石漠化治理、生物質能源林等重點生態工程,推動公益林造林步伐。從2008年起,湖南實施“三邊”綠化工程,在城邊、路邊、水邊植樹播綠,累計造林11萬公頃;在洞庭湖區大力營造速生豐產林;在湘西山區大力推進優材更替;在張家界、湘西自治州的“三難地”和邵陽的石漠化地區定點炸穴,插綠補綠。
據測算,2010年與2001年相比,湖南森林覆蓋率由52.76%提高到57.01%,蓄積量由3.06億立方米提高到4.02億立方米。10年間,全省森林儲碳、放氧、儲能、蓄水、保土保肥等森林生態效益總價值已達8492.06億元,其中公益林生態效益總值達3855.39億元。
興林富民奏強音
10年間,湖南省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累計達25.14億元,每年補償資金由1.5億元增加到6.43億元。全省公益林效益補償項目成為僅次於退耕還林項目、第二大財政投入的生態建設項目。項目區250萬戶林農直接受益,戶均獲得補助資金980元,增收720元。公益林補償正成為一項福澤三湘、惠及千萬林農的民生工程。
在各級財政不斷加大對公益林補償投入力度的同時,湖南通過調結構、轉方式,充分發揮林業資源優勢,積極引導林農走森林旅遊、創辦農家樂的致富道路,實現了向以生態興旅遊、以旅遊促經濟、以資源活產業、以經濟保生態的良性循環發展。如今,以張家界為代表的湖南大部分縣(市)走上了“賣”生態、“賣”空氣的經濟增長之路。依托公益林,湖南的旅遊業欣欣向榮;依托公益林,農家樂富了林農口袋;依托公益林,“綠色湖南”建設如火如荼,生態公益林成了百姓致富的“常青樹”。
湖南還將森林公園納入生態公益林保護工程,加快森林公園建設步伐,目前全省建設森林公園108個,經營總麵積達41.92萬公頃。通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各方聯合、市場化運作等措施,全省森林公園旅遊業蓬勃發展。“十一五”期間,全省森林公園共接待海內外遊客6204萬人次,創造社會總產值313.6億元。
探索創新促跨越
在建設生態公益林實踐中,湖南在探索中前進,在創新中發展,闖出了新路子,積累了新經驗。
首先,將生態建設和公益林保護納入各級政府的林業責任目標考核。各級政府成立了公益林保護建設領導小組,高位推動,強力推進。其次,將創新機製和規範運作作為各項管理措施的重要推手。10年來,全省始終貫徹林業分類經營指導方針,對公益林實施以保護為主的林木禁伐、限伐措施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製度,有效地保護了全省公益林資源。全省實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發放“一卡通”,有效防止了資金截留,減少了資金發放的中間環節,維護了林農的利益。加強了公益林林地征占、公益林區劃調整,公益林災後林木處置、公益林限止采伐,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的管理。再次,將實施優材更替和森林經營等措施作為提高公益林林分質量的重要途徑。在加強公益林保護的同時,探索開展了公益林優材更替試點和推進公益林撫育間伐森林經營。通過優材更替,逐步改造公益林人工成熟純林的林分結構和樹種結構,使公益林逐步更替為樹木材質優良、樹種結構合理、生態功能更強的優質林分。通過撫育間伐等措施,改善了公益林中幼齡林林分結構,提高了生態公益林林分質量。
在一係列探索實踐中,湖南省公益林保護建設正朝著製度化、規範化和科學化的方向跨越發展,一幅生機盎然的綠色畫卷正在廣袤的三湘大地上漸次鋪開。
追尋湖南省公益林保護建設的十年足跡,讓人心生感慨:公益林保護工程建設的春風,吹得三湘大地青山綠水美如畫,更吹開了林農的笑臉。
播綠護翠展新顏
587萬公頃,是湖南公益林總麵積;3855億元,是湖南公益林生態效益測算總值。這兩個數據,見證了湖南公益林保護工程建設的成效。
從2001年湖南省啟動200萬公頃公益林補償試點,到2010年全省區劃界定國家級、省級公益林總麵積587萬公頃,湖南用10年時間構建了以國家級公益林為主體,省級、市級、縣級公益林相結合的公益林保護體係。一手抓管護,一手抓造林,這被湖南省林業廳廳長鄧三龍看做是10年公益林管護最成功的經驗之一。
10年來,湖南實施嚴格的公益林禁伐、限伐政策,有力地促進了森林資源的持續穩定增長和森林質量的逐步提高,做到了“管好公益林,管護無盲點”。全省森林火災受害率控製在1‰以下;公益林有害生物防治麵積達87萬公頃,成災率牢牢控製在2‰以下。
10年間,湖南省通過紮實實施長(珠)江防護林、血防林、石漠化治理、生物質能源林等重點生態工程,推動公益林造林步伐。從2008年起,湖南實施“三邊”綠化工程,在城邊、路邊、水邊植樹播綠,累計造林11萬公頃;在洞庭湖區大力營造速生豐產林;在湘西山區大力推進優材更替;在張家界、湘西自治州的“三難地”和邵陽的石漠化地區定點炸穴,插綠補綠。
據測算,2010年與2001年相比,湖南森林覆蓋率由52.76%提高到57.01%,蓄積量由3.06億立方米提高到4.02億立方米。10年間,全省森林儲碳、放氧、儲能、蓄水、保土保肥等森林生態效益總價值已達8492.06億元,其中公益林生態效益總值達3855.39億元。
興林富民奏強音
10年間,湖南省森林生態效益補償累計達25.14億元,每年補償資金由1.5億元增加到6.43億元。全省公益林效益補償項目成為僅次於退耕還林項目、第二大財政投入的生態建設項目。項目區250萬戶林農直接受益,戶均獲得補助資金980元,增收720元。公益林補償正成為一項福澤三湘、惠及千萬林農的民生工程。
在各級財政不斷加大對公益林補償投入力度的同時,湖南通過調結構、轉方式,充分發揮林業資源優勢,積極引導林農走森林旅遊、創辦農家樂的致富道路,實現了向以生態興旅遊、以旅遊促經濟、以資源活產業、以經濟保生態的良性循環發展。如今,以張家界為代表的湖南大部分縣(市)走上了“賣”生態、“賣”空氣的經濟增長之路。依托公益林,湖南的旅遊業欣欣向榮;依托公益林,農家樂富了林農口袋;依托公益林,“綠色湖南”建設如火如荼,生態公益林成了百姓致富的“常青樹”。
湖南還將森林公園納入生態公益林保護工程,加快森林公園建設步伐,目前全省建設森林公園108個,經營總麵積達41.92萬公頃。通過政府主導、企業主體、各方聯合、市場化運作等措施,全省森林公園旅遊業蓬勃發展。“十一五”期間,全省森林公園共接待海內外遊客6204萬人次,創造社會總產值313.6億元。
探索創新促跨越
在建設生態公益林實踐中,湖南在探索中前進,在創新中發展,闖出了新路子,積累了新經驗。
首先,將生態建設和公益林保護納入各級政府的林業責任目標考核。各級政府成立了公益林保護建設領導小組,高位推動,強力推進。其次,將創新機製和規範運作作為各項管理措施的重要推手。10年來,全省始終貫徹林業分類經營指導方針,對公益林實施以保護為主的林木禁伐、限伐措施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製度,有效地保護了全省公益林資源。全省實行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發放“一卡通”,有效防止了資金截留,減少了資金發放的中間環節,維護了林農的利益。加強了公益林林地征占、公益林區劃調整,公益林災後林木處置、公益林限止采伐,森林防火和有害生物防治的管理。再次,將實施優材更替和森林經營等措施作為提高公益林林分質量的重要途徑。在加強公益林保護的同時,探索開展了公益林優材更替試點和推進公益林撫育間伐森林經營。通過優材更替,逐步改造公益林人工成熟純林的林分結構和樹種結構,使公益林逐步更替為樹木材質優良、樹種結構合理、生態功能更強的優質林分。通過撫育間伐等措施,改善了公益林中幼齡林林分結構,提高了生態公益林林分質量。
在一係列探索實踐中,湖南省公益林保護建設正朝著製度化、規範化和科學化的方向跨越發展,一幅生機盎然的綠色畫卷正在廣袤的三湘大地上漸次鋪開。
上一篇:國家林業局榮獲第十三屆高交會優秀組織獎[ 11-21 ]
下一篇:我國第一部《國有林場管理辦法》實施[ 11-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