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臨安崇陽村以竹揚名
太陽透過密密麻麻的竹林,將柔和的光線灑在我們腳下彎曲的坡路上。沿坡而行,一個正在耕作的身影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說來也奇怪,幾百畝的林地裏唯有他一人,除草、拭汗,再除、再擦,反複這2個動作。
他就是崇陽村以竹致富的帶頭人、全國勞動模範——蔣長富。
山上種雷竹大有奔頭,勞模帶頭敲開村裏致富門
年近六旬的蔣長富,自1976年退伍歸來後,紮根山村一晃就是36年。
記者了解到,蔣大伯年輕時就很有科學頭腦,從1986年自己最初的2畝雷竹地,經過潛心專研、辛勤耕作,發展到今天48畝雷竹園,每年淨利就有18萬元左右。
“山上種雷竹大有奔頭”,蔣大伯告訴記者,最初就認定這是一條山區致富路,於是便提出把雷竹作為崇陽村的綠色經濟來發展。蔣大伯把竹苗、樹苗無償提供給村民,手把手指導他們種竹的深挖、澆水、覆蓋技術,同時還利用廣播提醒村民掌握生產時機以及雷筍出售信息。
一路走來,蔣大伯先後被評為縣級勞模、市級勞模、省級勞模,2005年又獲得了“全國勞模”的榮譽稱號。一位村民說:“這些他當之無愧!”
授人以漁,廣傳“竹經”
崇陽村書記方建新告訴記者,蔣大伯靠雷竹致富的名聲已經越來越大,這幾年,本地、外地慕名前來參觀學習、尋求指導、求購竹苗的人也越來越多。“而老蔣總是古道熱腸,以誠相待,供茶供飯。對於他們提出的疑問,老蔣更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從不遮掩。”
記者了解到,一直以來,蔣大伯接受各地邀請,義務傳授雷竹早產高產技術,足跡早已遍及四川、湖北以及本省的常山、舟山、餘姚等5省20餘個縣市,推廣雷竹麵積達5000餘畝。如今,成百上千的農戶都嚐到了其中的甜頭,在崇陽村村民們的心中,蔣大伯的為人就像“竹子”一樣:堅守清廉,挺拔勁節。
“養竹的關鍵在於用心和勤奮”
當記者問道,將自己的致富秘訣廣而告之,就不怕飯碗被搶,讓人後來居上?
他淡定地笑了笑說道:“養竹和練武一樣,光有秘籍在手,不去領悟參透、精心培育是沒有用的。唯有勤勞的人,才能在這條路上取得成功。為什麼有些竹子幾十年後依舊挺拔常青,而有些才2、3年的光景就幹枯折斷了,就像那些。”
記者順著蔣大伯手指的方向看到,無數株東倒西歪、“營養不良”的竹子埋沒在“竹海”當中,與蔣大伯身後的這些自家竹子相比,簡直是天壤之別。蔣大伯告訴記者,很多人隻是圖一時興起,種上之後懶於照料,這才導致竹子枯竭、壞死。“竹子養得好不好、能不能發財致富,關鍵是看你有沒有用心和是否勤奮。鬆土、除草、防蟲… …環環相扣,每一步都很重要。一旦決定種植雷竹,你就必須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
一花獨放不是春,當蔣大伯自己取得了可觀的效益之後,便主動向村民們講解、傳授用雷竹栽培筍的經驗。在他的帶動下,村裏絕大部分農戶都走上了科學種竹之路,並且每家每年僅此一項的收入都不菲。是雷竹,真正帶富了整個崇陽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