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信息
“拯救南京梧桐樹”活動引發城市建設反思
日前,由南京市民自發組織、多位知名人士通過微博聲援的“拯救南京梧桐樹”活動,將南京因修建地鐵移植梧桐樹事件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事情雖然已經過去,由此引發的思考卻剛剛開始。
大樹對於一個城市到底意味著什麼?這次事件給以後的城市建設、規劃者提出了怎樣的要求?專家、學者紛紛對此發表見解。
回顧:伴隨兩代人成長寫進城市記憶
3月初,因為修建地鐵三號線和十號線,南京市政府決定將長江路、太平北路等地鐵沿線數個站點旁的梧桐樹遷至別處,由此引發了一場“拯救南京梧桐樹 築起綠色長城”活動,不少南京市民為樹木係上了綠絲帶,表達自己的不舍和反對。網友在微博上發起“南京地鐵建設和梧桐樹保護誰更重要”投票,54%的網友認為“梧桐樹保護更重要,寧願地鐵改線”。與此同時,黃健翔、孟非、陸川等多位知名人士通過微博參與活動,呼籲保護南京梧桐樹。
梧桐移栽到底動了南京人的啥?
南京林業大學教授湯庚國說:“這些法國梧桐對南京市民的意義是無可比擬的,它是這座城市的記憶,承載著市民很多的情感!”
湯庚國說:“我從小在梧桐樹下長大,它提供的樹陰和涼爽給我的印象非常深刻。沒有梧桐樹,道路會熱得不成樣子。我上學做實驗時就測量過,梧桐樹下的氣溫要比陽光直射下的地方低4-5攝氏度。”
同時,這些法國梧桐還有重要的文化內涵,它們是我國一個曆史時代的見證。湯庚國介紹,南京市區的法國梧桐,最早一批是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種,演變到後來,市區往中山陵沿路的梧桐,已具“護靈”特殊意義。
為此,身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立委”邱毅通過微博和媒體,表達了保護南京梧桐樹的決心。“這一路茂密的法國梧桐,不但已是南京的標誌,更表征著對孫中山先生的懷念。”邱毅說,政府推動公共建設沒有錯,但對帶有曆史情感、記憶和文化的梧桐,必須與當地人民共同決策。“我要保護的不隻是梧桐,更是想喚起同屬中華民族的兩岸同胞,對共同曆史、文化、記憶的尊重態度。”
19世紀美國著名作家愛默生說過:城市是靠記憶而存在的。古樹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城市的名片,或許正是因為它定格了曆史的風景,塵封了一個時代的記憶。在湯庚國看來,這些南京梧桐值得人們作為珍貴遺產世代傳承:“我今年60多歲了,我非常願意給我的小孫子講我小時候在梧桐樹下成長的故事。這些樹還正值壯年,留下它們,還可以再傳給好幾代人。”
疾呼:文化與自然雙遺產身份需敬畏
提到北京,人們會想到五月槐花香彌漫的情景;提起南京,人們自然會提及法國梧桐遮天蔽日的陰涼。光明日報記者、“自然大學”創建者馮永鋒針對此事發表博客指出:一座城市的氣質,一座城市的修養,與這個城市居民長時間的生活積澱相關。這積澱包括住宅格局的形成,也包括“樹木走勢”的滋養。某種程度上說,樹木比住宅更難培養,樹木與城市的關係更加深固。我們可以把古建拆掉,然後用摻雜上高新手法的仿古建築術,重新搭建出一個外形不太容易看出區別的建築物,但我們永遠無法把北京天壇公園裏那些柏樹砍倒之後,在幾年的工夫裏讓小小的柏樹一下子長成千年古柏。
“文化的衰落與自然的軟弱,常常是相表裏的,唇亡而齒寒。一個不重視保護自然的群體,往往也不會重視傳承文化。按照這個道理,文化與自然隻有處處聯起手來,才有可能獲得延續生命的能量。”馮永鋒說。
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專家委員會委員方李麗指出,南京的行道樹法國梧桐,一方麵在美化城市、調節局部小氣候方麵起著重要作用,另一方麵具有特殊的曆史人文價值,同時具有自然和文化遺產的雙重特性。所以更加值得敬畏。
方李麗說,一個城市的特色離不開兩個因素,一個是文化,一個是自然。在曆史文化積澱厚重的城市,行道樹見證了城市的發展,同時具備文化和自然遺產的雙重特點。所以說城市因為有樹而有靈氣,如果隻剩鋼筋水泥的建築,那麼就沒有文化氛圍可言。
沉思:“綠評”製度體現社會進步
在和民意的多次互動過程中,南京市政府出台了《南京市城市建設樹木移植保護谘詢規定》,俗稱“綠評”製度,吸收普通市民參與解決行道大樹去留問題。專家指出,這種現象體現了社會的進步。方李麗說,一個城市在發展過程中如何重視民意?如何重視自然和文化的保護?此次事件給了我們一個討論的契機。
方李麗指出,在大樹與古樹保護上,我國已有多個城市進行過成功探索。在同樣擁有眾多名木古樹的曆史名城北京市,貫通南北的城市幹道——地鐵5號線的18號標要穿越地壇公園。園內的方澤壇是我國現存最大的“祭地”之壇,周邊還有幾十棵數百年樹齡的古柏,施工難度堪稱全線之最。但技術人員克服困難,根據地質狀況,改進盾構機的刀具和出土方式,使地上文物、古樹及沿途建築物毫發未傷。
湯庚國教授也表示:“當年南京市地鐵2號線一再更改方案也說明,我們是完全可以保護更多大樹的,隻不過有的時候沒有把大樹看得那麼重,隻覺得大樹要為城市建設讓路。”在香港灣仔的黃金地段有一棵古榕樹,因它是香港百年滄桑的活見證,香港人不忍看著它被砍伐,或者被移走,便跟要占用這片山坡的太古集團商談。結果這棵古樹被在原地精心養護,成為香港鬧市一景。
曆史走到今天,南京市也最終為樹木的移栽製定了相關政策,使以後此類矛盾的化解有章可循。方李麗說,這一解決方式一方麵反應了公民環境意識與公共意識的覺醒,這是國民素質提高的體現。另一方麵,一個國家未來的發展是否有實力,跟自然資源和自然環境有很大關係。“綠評”製度的出台,說明了一個城市在建設過程中願意放慢腳步,更加重視民意、重視對自然和文化的保護,相信這是我國城市未來發展的方向。
展望:城市生態、文化保護支出還會增加
那麼,城市建設發展和文化、生態保護之間的矛盾是否不可調和?方李麗表示,此次“南京梧桐”事件,表麵上看城市建設為保護古樹放緩了腳步,犧牲了短期的效率和經濟收益,但這其實是一種眼光長遠的體現。“在今後的經濟發展中,文化將成為支柱產業之一。文化產業就包括了自然環境和文化遺產的保護。一個城市如果沒有了它獨一無二的文化特點,就會喪失吸引力,城市的旅遊業和招商引資都將受到影響,這種潛在的經濟損失也應受到城市規劃和建設者的重視。”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副會長,原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牛鳳瑞指出,地鐵是一次投資、多次使用的城市交通設施。在以後的城市發展過程中,地鐵等公共設施的建設規模還將擴大,它們在城市運轉過程中還將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興建地鐵的成本預算中就包括了途中不得不拆除的地麵建築部分,這是現代化建設必須要支付的成本。但目前人們對於城市的文化氛圍、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這部分成本的比重也許還要加大。
牛鳳瑞指出,對於北京、南京這種曆史名城、文化古都,尤其應該注重曆史文化的傳承。如何在城市發展建設的規劃設計過程中統籌兼顧,在滿足日益增長的市民工作需求和居住需求的同時,對於地上的文化古跡、建築和古樹等,盡量予以保護,這些都是社會發展給城市的管理部門、規劃設計部門帶來的新課題。“我相信隨著一次次問題的解決,相關部門對城市的管理規劃水平會越來越高,城市建設也會越來越科學合理。對文化的保護和對民意的重視將成為今後城市規劃建設先期考慮的重點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