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信息
國家林業局傾力支持“森林重慶”建設紀實
從空中俯瞰重慶,巴渝大地的41個城市節點相連,猶如一隻美麗的鳳凰。綠色渝西是頭部,渝東南、渝東北如兩翼,主城十區為心髒,滔滔長江似動脈。
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關心共和國最年輕的直轄市——重慶人民的幸福民生。2007年3月,胡錦濤總書記要求“把重慶加快建成西部地區的重要增長極、長江上遊地區的經濟中心、城鄉統籌發展的直轄市,在西部地區率先實現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目標。”2008年,溫家寶總理發出了“重慶要建設長江上遊生態文明區”的重要指示。
2008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提出,建設“森林重慶”是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落實中央對重慶發展定位的必然選擇。市委、市政府動員三千萬民眾,綠化八萬裏江山,著力提高森林和綠地覆蓋率,改善生態環境。今年6月24日,市委三屆七次全委會通過的《中共重慶市委關於做好當前民生工作的決定》明確:到2012年,森林覆蓋率達到40%,城區綠化率達到35%,建成國家森林城市、生態園林城市、環保模範城市。
國家林業局看到了重慶市建設現代林業的雄心和決心,並傾力支持“森林重慶”建設,以此作為地方區域林業由傳統林業向現代林業建設轉型的創新實踐。在聯手共建和對口幫扶中,加強指導,互派有為幹部,培養高素質、高效能的現代林業建設人才。正是這種上下同心的創新意識,打破了阻礙區域林業發展的“壇壇罐罐”,有力地推動了重慶市新一輪現代林業建設的轉型升級。
高點定位 在轉型中共建改革實驗區
在共和國61年發展的戰略架構中,重慶始終是十分重要的一個支點。
從新中國成立之初的中央直轄市,到隨後的3次國家計劃單列,到1997年成為西部唯一的直轄市,再到2007年國家批準設立重慶全國統籌城鄉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以及2009年初國務院“3號文件”《國務院關於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幹意見》的出台,無不印證了這一點。
2008年3月下旬,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從媒體報道中關注到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參加義務植樹時說的一句話:“今後,城市規劃要向林業傾斜。”
國家林業局決定推進現代林業建設,在推行中始終關注各地的動向。在此後的一段時間裏,薄熙來作出了許多關於重慶市林業建設的指示,直到形成“森林重慶”的建設思路,讓國家林業局認識到了重慶市建設現代林業的發展路徑。
為了全力支持重慶林業,國家林業局領導帶隊深入重慶,一起探尋轉變之策,鼓勵大家獻計獻策。
2008年6月12日,重慶市林業局局長吳亞、副局長何平、總工杜士才陪同重慶市領導向國家林業局專題彙報林業工作。賈治邦局長聽後十分高興,他高度讚許重慶林業的大作為,要求重慶市率先全麵推進現代林業建設,用現代林業建設把林業的各種功能開發出來,最終建立完善的生態體係、發達的產業體係、繁榮的生態文化體係。他希望重慶市林業局經常向市領導彙報,爭取領導的關心和支持,在森林撫育、管理和經營方麵走在前列。
2008年8月19日,賈治邦局長率領國家林業局工作組親臨重慶,專程參加重慶市委、市政府召開的重慶市森林工程大會。賈局長與薄書記縱論重慶林業,並與時任市長王鴻舉簽署合作備忘錄,共建全國首個統籌城鄉林業發展與改革試驗區。
天降喜雨好植樹。9月26日,重慶市委、市政府隆重召開重慶市森林工程大會,向全市人民發出建設“森林重慶”的動員令,提出到2012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38%,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7%,都市區建成國家森林城市;到2017年,全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5%,城市建成區綠地率達到39%,林業產值和農民人均林業年收入分別達到500億元和1000元,把重慶全市建設成為人居環境優美、生態係統穩定、林業產業發達、生態文化豐富的森林城市。
對於這一功在當代、澤及後世的民心工程,賈治邦局長稱這是一個曆史創舉,是深入落實科學發展觀、建設生態文明的生動實踐,充分體現了以人為本、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充分體現了重慶市委、市政府的世界眼光和戰略思維。
賈治邦表示,重慶作為全國首個統籌城鄉林業發展與改革試驗區,國家林業局將在過去的基礎上,對重慶林業改革與發展給予大力支持,與重慶市一道共同把這一試驗區建設好。今後,國家林業局擬開展的重大政策體製改革、新技術試驗、新成果展示,將優先選擇在重慶試點,同時在政策、項目、資金等方麵也將給予大力支持。希望重慶市緊緊抓住全國城鄉統籌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曆史機遇,通過實施森林工程,大膽探索,積極創新,勇於突破,全麵深化各項林業改革,早日建成“林業產業發達、人居環境優良、生態係統穩定、生態文化豐富”的現代生態重慶。
重慶森林工程大會結束後,賈治邦局長帶領隨行的司局長和重慶市林業局負責同誌,在似火的驕陽中翻山越嶺,到三峽庫區——江津區,穿行林間山頭,走進林產品加工車間,與當地政府和林業部門共商興林富民和加強庫區森林城市建設大計。他充滿深情叮囑隨行的務林人,要體察當地政府的難處,要體貼當地農民的苦處,支撐“森林重慶”建設,集中資金,在較短的時期內,切實加大庫區植被恢複力度,擔當起保護三峽庫區生態安全和長江母親河的責任,為全國作貢獻。要通過實驗區建設,加快山地資源開發,推進山區農民脫貧致富,改善農村環境,加快老工業基地改造,推進大都市建設,充分發揮林業的三大功能。
2009年5月20日,國家林業局下發124號文件,出台了《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的若幹意見〉的實施意見》,被重慶務林人稱之為幫扶重慶三十條。
國家林業局在《實施意見》中強調了林業在加快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改革和發展中的重要意義,指明了林業改革和發展的總體要求,構築了重慶林業建設的生態立市戰略、“一圈兩翼”現代林業開發戰略、生態文化戰略科教興林和人才強林戰略,提出加大生態建設力度,積極推進城鄉綠化一體化建設。
《實施意見》對國家林業局和重慶市合力加快林業產業發展、加快生態文化建設、加大林業建設投入、推進林業改革開放試驗、加強對推進重慶市統籌城鄉林業改革和發展的領導都做了明晰的安排。
重慶市林業局和各區(縣)林業局結合貫徹中央林業工作會議,學習宣講124號文件精神,投身“森林重慶”建設。
重慶市林業局吳亞局長說:“‘森林重慶’建設之所以有力度,是因為有賈治邦局長和局黨組的無私關懷,有各司局的全力支持,《實施意見》著重推進重慶林業轉型發展。國家林業局出台《實施意見》,從加強各級林業機關建設現代林業的能力入手,指引林業發展轉變駛上快車道。”
此後,一個全新的改革探索方案在重慶市各區(縣)林業局悄然實施。他們根據林業建設生產力生成的要素,研究製訂新措施,強化各級機關的指揮建設能力,加快推進森林重慶建設。
多點支撐 在發展中聯手打造新優勢
至美之聲是合唱。
吳亞局長說,由重慶市委、市政府發起的“森林重慶”建設,如果僅靠重慶則有些勢單力薄。國家林業局的全力幫扶,以及周邊兄弟省份在苗木和技術上的大力支持,共同上演了一場至美的“大合唱”。
兩年來,國家林業局和重慶市政府真誠合作,相互交融,多點支撐,這首集體協作的“大合唱”,蘊含著無窮的魅力,有著交響樂一般的震撼。
放眼全國謀轉型 再造發展新優勢
不是所有的翅膀都能掀起颶風,“蝴蝶”做到了。
不是所有的地方林業都具有“共振效應”,“森林重慶”建設使40個區(縣)聯動,真的做到了。
這其中的奧秘,在於重慶自身謀遠和國家林業局指導重慶建設現代林業的眼界高,立足於大城市、大農村、大庫區、大山區的特殊市情,放眼全國林業謀轉型,再造了林業生態建設的新優勢。
林業生態建設在提高。國家林業局將重慶作為全國生態建設實施的重點區域,每年安排造林資金支持重慶實施森林工程。在退耕還林工程、天然林資源保護工程、重點公益林保護、低產低效林改造、石漠化綜合治理工程等方麵進行項目支持,保護了縉雲山、明月山、中梁山、銅鑼山等生態屏障。
長江兩岸生態治理力度有所增強。支持三峽庫區建設生態保護帶,把三峽庫區建成長江流域的重要生態屏障,確保三峽庫區生態安全。協調有關部門抓緊完善並實施庫區綠化帶建設規劃,支持重慶實施長江兩岸森林工程建設。為加大水土流失治理力度,大力實施長江流域防護林體係建設工程,正會同有關部門製定落實庫區消落帶治理方案和措施,加強三峽庫區生態環境監測係統建設。
森林保護體係建設得到提升。按照《全國森林防火中長期發展規劃》,支持重慶森林火災預警監測係統、通訊指揮係統、防火物資儲備等防火基礎設施建設,實施重點森林火險區綜合治理工程,合理布局建立森林航空護林站。協商國家發改委爭取立項啟動實施重慶三峽庫區鬆材線蟲病綜合防控體係建設項目,加快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體係建設。支持建立重慶林業有害生物公共服務體係,建立省級林業有害生物檢驗鑒定和遠程診斷係統、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警中心,完善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預報體係和森林資源監測體係建設。
濕地保護恢複和自然保護區建設有進步。支持重慶設立瀕危野生動植物進出口管理機構,加強生物多樣生物安全管理。加快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新建一批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做好縉雲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示範區建設和大巴山、金佛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建設,提高自然保護區管理水平。推進實施列入國家規劃的濕地保護重點工程,盡快建立三峽庫區國家級濕地公園,對不具備條件劃建自然保護區的,要因地製宜,采取建立濕地保護小區、濕地多用途管理區或劃定野生動植物棲息地等多種形式加強保護管理。
搶占創新製高點 培育未來競爭力
工業化、城市化、國際化,曾是重慶跨越發展的三重動力。如今,又多了一個綠色發展的“引擎”。
國家林業局指導重慶務林人,在創新中謀劃未來。緊緊依托“森林重慶”建設這個載體,緊緊圍繞構建林業三大體係和統籌城鄉林業發展,以“開發致富之山,打造宜居之城”為主題,編製規劃,到2012年全市完成新造林1100萬畝,改造低效林1000萬畝,新建城市綠地18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8%;建成100個森林生態鎮和3000個綠色小康村;農民林業收入達到500元;都市區建成國家森林城市,區(縣)建成“市級森林城市”。
圍繞提高城市綠體總量,以建設城區綠美相擁、城郊森林環抱、城外綠色田園的城市森林生態係統,實施城市森林工程,在主城打造了兩江四岸生態走廊,在主城“四山”和各縣城周圍建設了綠色森林屏障。
借助深化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圍繞發揮山地優勢,致富山區林農,啟動農村森林工程,重點發展工業原料林和以油茶為主的經濟林,以此帶動發展了10個林業產業大縣,培育出了一批年產值過10億元的林業龍頭企業。
圍繞水係綠化,本著因地製宜、因害設防的原則,突出重點飲水水源水庫和沿(穿)城鎮河流綠化示範點建設。完成128座水庫和39條河流(段)的周邊綠化麵積29.94萬畝。
圍繞建設綠色產業帶和景觀帶,建設通道森林工程,重點在主城區內、外環高速公路兩側和向外輻射的7條高速公路兩側各建了50~80米寬的林帶;在5條鐵路線兩側建設了30~50米寬的林帶。
圍繞生態文化建設,重點建設了100個森林公園、濕地公園、農家森林公園,200個紀念林基地,增強了全民生態文化意識。
為了更新重慶林業,搶占創新的製高點,培育未來的競爭力,國家林業局和重慶市林業局加強林業人才隊伍建設,加大林業專業技術人才培訓和幹部掛職鍛煉力度。兩年來,國家林業局抽調了16人,組成“林業博士服務團”,到重慶掛職鍛煉;接收了10多名重慶林業幹部到國家林業局機關及直屬單位掛職鍛煉。
人教司博士處長戴栓友的理論研究成果《中國的林業改革》被美國著名學刊《科學》發表。2008年8月,他和“首批林業博士服務團”的10人駐紮重慶。戴栓友把建設重慶林業當作事業幹,成為局長助理。為了更加投入地工作,他把家屬和孩子接到山城,把局黨組交辦的工作做得有聲有色。吳亞局長真誠挽留即將掛職到期的戴栓友,並向國家林業局黨組申請挽留戴栓友再幹一年,這個在處級崗位幹了11年的業務骨幹,深感森林重慶建設是現代林業建設的大好舞台,他愉快地接受了挽留。2010年6月7日,重慶市政府第73次常務會議破天荒地作出決定,任命戴栓友為重慶市林業局副局長。盡管還是掛職1年,人事關係和職級不變,但這種用人體製和機製在重慶是一種創新。
產業走向高端化 統籌城鄉再出發
兩年前,賈治邦局長考察重慶林業,關心農民在生態建設中是否獲得了實實在在的好處。
實現興林富民,生態建設必須產業化,產業建設一定要生態化。興林富民,既是林業建設的出發點,又是林業建設的最終目標。
賈治邦曾在江津區區長辛世傑的陪同下參觀過四麵山花椒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這家集花椒種植、加工、貿易、科研為一體的高新技術企業,擁有1個研究所、6個試驗基地、1個全國最大的花椒種質基因庫、8個母本園和示範園、1個現代化加工廠,對全區花椒產業發展發揮了示範帶頭作用。
今年4月再訪重慶,賈治邦再次詢問這家企業的發展,當得知企業基地效益翻了倍,出口量大增,成為致富一方百姓的朝陽產業,他由衷地替農民高興。
近兩年來,重慶市在國家林業局的指導下,積極推進林業改革開放試驗,統籌城鄉建設中使傳統的林業產業走向了高端化。
為振興林業產業,他們以創新國有林場內部管理機製為動力,深化國有林場改革,探索國有林場產業發展的長效機製,創新森林采伐管理機製,在年采伐總量不突破年森林采伐總限額的前提下,允許重慶在國家確定的試點區縣開展統籌使用采伐限額中的消耗結構指標和采伐類型指標改革、其他林木類采伐管理、簡化林木采伐審批環節、編製森林經營方案、以麵積控製皆伐采伐、采伐指標公開公平分配、采伐證網絡化辦證、森林采伐“采育平衡”等試點。
轉變林業經濟發展方式不僅僅是經濟領域的一場革命,更是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深刻變革。
在國家林業局的指導下,重慶市各區(縣)以“等不起”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既抓渝西林業產業轉型升級,又抓渝東南、渝東北的產業振興;又力求總體均衡,使“火鳳凰”的各個區域優勢互補,呈現競相發展喜人態勢。
東西版塊聯動、南北兩翼呼應、城鄉統籌一體,今日的重慶,心齊氣順、風正勁足!
重點突圍 在探索中聚力綠化母親河
綠化新三峽,保護母親河。是國家林業局和重慶市政府的共同目標。
務林人最關心的是山青木秀。我們時時想念,如果不是全國務林人格外重視森林生態建設,我們是否能喝到相對潔淨的水。
2010年6月23日上午,在國家林業局組織召開的百名林改縣委書記典型彙報會上,賈治邦局長向與會的司局長們推薦了一本書——《來自地球之巔的生態警鍾》。他很痛心地講了書中的一個情節:
青藏高原的瑪多縣被稱為“黃河源頭第一縣”。1982年8月調查統計,瑪多縣靠成千上萬的牛羊創下牧民人均收入全國之冠的佳績,成為中國牧業村人均收入最高的一個縣。人口不足兩萬,總麵積2500多平方公裏,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是典型的草原王國。這個曾經的首富縣,卻因長期放牧超載等各種原因,致使草場荒漠化,而淪為全國有名的“貧困縣”。從中,我們不難看到黃河為什麼難以治理。
今天的長江怎麼樣?高峽依舊在,平湖更秀美。
長江這條哺育中華民族五千年發展的母親河,流經重慶600多公裏。三峽水庫舉世關注,庫區移民、水土流失、泥沙淤積、生態問題堪為全球難題。
重慶是整個長江流域中生態環境最為敏感、最為重要又最為脆弱的地區,蓄水保水能力弱,幹旱地質災害頻繁,水土流失麵積高達2.6萬平方公裏,占三峽庫區總麵積的56%,森林覆蓋率僅22%。每年直接進入庫區的泥沙超過5300萬噸。重慶還是全國8個石漠化嚴重地區之一,岩溶土地分布37個區(縣),麵積超過4900萬畝,占全市幅員的40%,其中石漠化土地約1400萬畝。森林資源總量不足,林分質量普遍不高,森林經營和低效林改造任繁重。
這樣的嚴峻形勢,引起了國務院中央多位領導的高度關注。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和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極為重視。國家林業局和重慶市政府把治理長江兩岸綠化作為“森林重慶”建設的重點進行突圍,在探索中聚力保護母親河。
薄熙來每次到渝東北調研,都要到長江邊看一看,看看兩岸綠化有沒有新變化。
賈治邦每次到重慶考察,都要擠出時間到長江岸邊種一棵樹,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影響每一個務林人。
2010年,重慶在繼續推進涪陵、豐都、雲陽、奉節4個區(縣)示範段建設的基礎上,又啟動了長壽、萬州、忠縣、巫山4個區(縣)的長江兩岸森林工程示範段建設。
加速轉型孕育了重慶更大的“勢能”,他們將帶著更大的衝勁,再次站在林業建設的發展潮頭。2010年6月29日,重慶市林業局組織區縣林業局局長學習落實市委三屆七次全委會精神,拿出科學可行的應對措施。重慶市林業局決定,在全市林業係統開展“創先爭優,一年再種十年樹”的主題實踐活動,及時組織全市各區(縣)林業局、市林業局直屬單位和機關處室的主要負責人,進行了深入的學習討論。
各區(縣)局長表示,要堅持士氣不減,以“一年再種十年樹”的昂揚鬥誌,真抓實幹,攻堅克難,開拓創新。41個區(縣)結合本地實際,進一步理清了發展思路,明確了奮鬥目標,落實了工作重點,提出了具體的工作措施,再一次掀起了森林重慶建設的新高潮。
2009年,重慶在涪陵、豐都、奉節、雲陽4個區(縣)開展了長江兩岸森林工程試點,綠化長江庫岸線202公裏,營造林38萬畝,取得了很好的示範帶動作用,綠化成果非常明顯。
春秋兩季,置身庫區,隨處可見兩岸人民植樹造林的動人場麵。在萬州港登上輪渡沿江而下,“武警世紀林”5個大字映入眼簾,隻見一排排楊樹、柏樹、柚樹、枇杷樹挺立在長江岸邊,儼然一道綠色屏障守護著身邊的母親河。
在“森林重慶”建設中,重慶軍民每年都利用節假日集體組織到沿江兩岸進行植樹造林活動,在一片片貧瘠的土地上種下了一株株樹苗,並在周圍築起了籬笆,采取埋牛羊糞、在樹幹上綁防寒草繩等辦法,確保樹苗成活……
在當地人民群眾的精心嗬護下,一批批小樹茁壯成長,一片片生態林逐步形成。在森林重慶中新建的生態林大多成為三峽庫區的標誌性新工程,覆蓋在長江岸線上,對治理庫區水土流失、保護生態環境起到了重要作用。
對於重慶的長江生態治理之功,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感慨不已。2009年,他深入庫區專題調研長江兩岸生態治理;2010年春天,再赴重慶,安排造林、規劃、計資、綠基會等5個職能部門專題考察,並在長江岸邊與三千重慶軍民共同植樹造林。
“綠化萬裏長江”大型捐資造林公益行動,已經在他的心中醞釀長久。他和薄熙來共同企盼,早日把三峽庫區生態屏障區建設成國家生態特區,通過開展保護母親河捐贈造林行動,加快三峽庫區生態屏障建設。國家林業局正在醞釀使這一行動得以啟動。
我們相信,這一行動必將使中國林業在中華民族偉大複興史上留下厚重的一筆,經過5年、10年的努力,“一庫碧水、兩岸青山”的生態美景,“兩岸猿聲啼不住”的自然和諧的景象一定會重現。
以“森林重慶”為發軔的區域現代林業建設,猶如一支“火鳳凰”,使偏居西南的直轄市重慶的城市、人與自然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