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信息
兩岸林業合作實驗區建設成果豐碩
2005年初,三明市委、市政府為推動兩岸交流合作,服務海西建設大局,在全國率先提出設立兩岸林業合作實驗區的構想,立即得到福建省委、省政府和國家林業局的肯定與支持。當年6月,國家正式批準設立海峽兩岸(三明)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簡稱實驗區)。實驗區的主要任務是:開展對台科技交流和經貿合作,承接台灣林業的產業轉移,不斷優化林業產業結構,促進產業升級;推動林業體製、機製和政策創新,鞏固和擴大林改成果,加快林業發展。實驗區設立4年來,取得豐碩成果,新引進涉農涉林台資企業42家、總投資1.52億美元、合同利用台資近1.07億美元,對台招商成果超過實驗區設立前曆年累計總和的3倍。
六區建設呈現良好勢頭
經過4年開發建設,實驗區規劃建設的“六區”,即林產品加工、生物醫藥開發、森林食品加工、生物多樣性保育、森林生態休閑觀光、林業科技開發6個合作區均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
一、林產品加工合作區。現有23家台資企業落戶,總投資5588萬美元,合同利用台資5008萬美元。台資企業的生產領域從原來單一的人造板加工向木工機械、木竹家具、體育運動器械、木竹工藝品、小木屋、裝飾裝潢材料等多方向發展。
二、生物醫藥開發合作區。現有台資企業6家,總投資5033萬美元,合同利用台資1958萬美元。建立紅豆杉、厚樸、雷公藤、銀杏、草珊瑚、金線蓮等中藥材基地22萬畝,泰寧雷公藤、九節茶和明溪紅豆杉、建寧蓮子列入福建省地道藥材GAP示範基地建設,擁有規模以上生物醫藥企業57家,建有博士後工作站2家、生物組培中心5家,GMP認證企業9家,高新技術企業4家,省企業技術中心3家,獲國家專利授權批準12件。
三、森林食品加工合作區。現有尤溪豐業、泰寧綠雅等31家台資企業落戶,總投資4183萬美元,合同利用台資3363萬美元。特別是台資企業青龍果蔬有限公司從台灣引進蜜雪梨,從日本、韓國引進早黃金梨、新星梨、豐水梨等新品種及高接換種、矮化修剪、分級分包處理等實用技術,自建蜜雪梨基地1000畝,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種植蜜雪梨1.5萬多畝。
四、生物多樣性保育區。現有清流森源蘭蕙、陽光花卉和寧化興才等7家台資企業落戶,總投資1022萬美元,合同利用台資970萬美元,均為台商獨資創辦,帶動當地農民300多戶參與種植經營。
五、森林生態休閑觀光合作區。積極開展以客家文化、族親宗親文化為主題的文化旅遊交流合作互動。泰寧大金湖與台灣日月潭、泰寧世界地質公園與台灣野柳地質公園簽訂互接旅遊團組等項目,實現“兩水”、“兩園”對接合作。
六、科技交流合作開發園區。先後與台灣原住民族產業發展協會、台灣嘉義大學校友總會、台灣嘉農農業發展基金會等社團機構簽訂海峽兩岸農林科技係列合作協議,與原住民族產業發展協會合作創建了“創新產業育成中心”。累計引進台灣軟枝烏龍、金萱等茶品種;蜜雪梨、甜脆桃、甜柿等水果;超級優生楊樹等林木樹種;金線蓮等藥用植物;鱒魚、石斑魚等魚類;紫花菜、白皮苦瓜、黑柿一點紅、美儂瓜等蔬菜;蕙蘭、文心蘭、國蘭等花卉以及台灣香米等台灣新品種150多種,引進果樹矮化、滴灌、噴槍施肥、水果分級包裝、生物肥料等新技術50多個,推廣麵積15.8萬畝;對接借鑒台灣產銷班模式,建立精致農林合作經濟組織28個(專業合作社13個、產銷班15個。
四大示範效應逐步顯現
實驗區設立4年多來,三明市紮實推進“六區一會”建設,帶來林業乃至全市經濟社會的一係列深刻變化,在海峽兩岸產生較大的反響,吸引了眾多台商對三明的關注。4年來,已邀請接待台灣參訪、觀光人士超過1.5萬人次,其中來三明開展項目投資考察洽談的台商約1700人次。2008年三明完成林業產業總產值252.2億元,同比增長23.79%;規模以上林產工業產值140.5億元,同比增長20.7%,成為全市產值超百億元的兩個產業集群之一;生物醫藥產業15.02億元,同比增長32%。
實驗區平台效應逐步顯現:
帶動示範效應。實驗區是推動兩岸經貿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通過幾年的努力,特別是連續4年成功舉辦林博會,對全市引進台資企業起到積極的帶動示範效應。1979年改革開放至2004年實驗區設立前25年的時間裏,全市累計引進台資企業37家(按2009年實際年檢數據,下同)、總投資2933萬美元、注冊資金1610萬美元,實際利用台資2489萬美元。實驗區設立4年來,新引進批辦台資企業67家,總投資3.5億美元、注冊資金近1.5億美元,實際利用台資1.79億美元,引進台資項目數、利用台資分別相當於過去25年的1.8和7.2倍,實驗區平台帶動示範效應明顯。
孵化催生效應。幾年來,全市充分發揮實驗區對台合作孵化器的作用,帶動清流等縣開展對台合作,起到積極的效果。2006年7月,經三明市政府同意,設立清流台灣農民創業園,同年10月,納入海峽兩岸(三明)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建設序列。在今年海峽論壇上,清流台灣農民創業園正式升格為國家級台灣農民創業園。創業園建立3年來,珍稀林木、特色養殖、生態休閑觀光、林產加工“四個產業帶”建設加快推進。先後引進台資企業26家,總投資7368萬美元,涉及種植、養殖、加工、旅遊等行業,台資企業累計實際投資2500多萬美元。引進台灣良種29個,引進台灣技術28項,推廣麵積3.5萬畝。創業園現已形成2.5萬畝苗木、2000畝花卉的種植規模,建成2000平方米的花卉專業市場,建立特色水產養殖基地5萬畝。
拓寬合作效應。隨著實驗區建設的不斷推進,兩岸合作領域從經貿合作拓展到旅遊、文化等多方麵。泰寧大金湖與日月潭、泰寧世界地質公園與台灣野柳地質公園,實現了“兩水”、“兩園”對接,開展旅遊團組互接等合作,推動了“兩湖兩水兩岸情”係列活動的深化,來三明旅遊觀光的台灣遊客也從2005年前每年的千餘人規模發展到現在的萬人大軍團。申辦2012年世界客屬懇親大會,世界客屬寧化石壁祭祖大典、姓氏祭祖、客家民俗文化、泰寧峨嵋峰慈航祖庭開發等文化旅遊互動交流正在積極展開,三明將成為台灣同胞來閩尋根謁祖、民俗信仰拜謁、探親訪友的重要區域。
海西形象效應。近幾年,通過實驗區和林博會平台,三明陸續舉辦了海西現代林業高峰論壇、福建林業改革開放30年暨三明集體林區改革試驗區建立20年成果展、“綠色海西、魅力三明”文藝晚會等活動,充分展示了海峽西岸發展成就和巨大潛力和海峽兩岸交流合作成果和廣闊空間,充分展示了海峽兩岸(三明)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的平台作用和無限商機,凸顯了三明在全國林業改革的地位和影響。
兩岸林業合作前景廣闊
圍繞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設海峽西岸經濟區的若幹意見》,三明市將圍繞承接台灣產業轉移、對接兩岸科技交流、連接國際市場等,進一步加快合作平台建設,辦好林博會。完善提升實驗區規劃,認真分析國家有關產業發展政策和國家重點支持海西建設的區域、領域、項目,加強實驗區有關政策性項目的研究、策劃和申報工作。采取“抓住重點、分步實施、加快推進”工作方法,著力抓好重點園區、重點項目、重點企業的突破,形成影響,發揮示範,進而帶動實驗區建設的整體推進。通過加快海峽兩岸(三明)現代林業合作實驗區建設,將三明市打造成為全國對台林業交流合作示範區和林業改革示範區、兩岸現代林業建設先行區和生態文明建設先行區。
展望未來,豪情滿懷。三明林業發展目標是:到2012年,全市森林覆蓋率穩定在現有的水平,活立木蓄積量達1.2億立方米,林業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5%,達500億元,農民人均林業收入占純收入的1/3以上。到2020年,全市森林覆蓋率穩定在現有的水平,活立木蓄積量達1.5億立方米,林業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2%、達1000億元,建成比較完備的生態體係、發達的產業體係、開放的市場體係,基本實現林業現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