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林業信息>詳細內容

林業信息

春天因植樹而美麗——4月12日北京市密雲縣馬永順植樹基地見聞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王勝男 發布時間:2009年04月15日 閱讀: 字體:【】 【

    如果沒有綠色,春天便談不上美麗;如果沒有植樹的人,再美的春天也會缺乏生氣。

    4月12日,在位於北京市密雲縣五座樓林場的馬永順植樹基地,馬春華帶領家人、伊春老鄉和聯想(中國)誌願者協會的成員及家屬共150多人,參加了義務植樹。

    “刨大坑,栽當中,踩結實,不透風。”馬春華耐心地向參加植樹的人們傳授技術要領。她身後一塊簡樸的石碑上寫著幾個翠綠的大字:馬永順植樹基地。那是國家林業局局長賈治邦的手筆。

    馬永順是我國著名的林業英雄。當國家建設需要木材的時候,他是砍樹勞模;當國家需要保護生態的時候,他是栽樹英雄。在他的帶動下,馬家的成員組成了一支“馬家軍”,年年都會上山種樹。

    馬永順的大女兒馬春華說,老爺子一輩子念念不忘周總理對他的囑托,不但要多生產木材,還要多栽樹,實現青山常在、永續利用。

    在馬永順的外孫張明的記憶中,自己很小的時候就開始跟著家人上山種樹,就算感冒生病也絕不落下。

    如今,馬老爺子當年采伐欠下的“砍樹債”早已經還完,但種樹卻成了馬家的“家規”,代代相傳。遠在伊春老家的家人年年堅持,在北京打工的馬春華一家也不忘異地盡責。

    “種下一片片樹林,就像父親仍然和我們在一起。”馬春華說,每當上山種樹,她都會回想起父親曾一臉嚴肅地囑咐——“種樹要實打實鑿地幹,栽一棵、活一棵。”

    植樹基地所在的五座樓林場雞冠山,造林立地條件很差,礫石多且引水困難。去年,在為義務植樹基地選址時,北京市林業部門曾提供了立地條件好、植被覆蓋多的另一處山地,但馬春華最終還是選擇了造林難度更大的雞冠山,“要是老爺子在,他也會這麼選。”

    聯想(中國)誌願者協會的成員徐俊奇是第一次參加義務植樹活動。他說:“好久都沒有這樣放鬆過了,植樹讓我感覺自己能為保護自然出一份力,很有成就感。”

    才上小學一年級的天屹小朋友是跟著爸爸媽媽一塊兒來的,她也費力地抱著鐵鍬往樹坑裏填土,小臉累得紅撲撲的。她說,老師給我們講過,種樹可以保護環境。種樹也很好玩兒。

    這次植樹活動的另一個組織者、馬永順的大女婿張祥在山上四處走動,提醒大家:現在是北京高森林火險期,不要在林區吸煙,注意安全。

    半天時間,林場準備的200株側柏、核桃和板栗樹苗都栽植完畢,誌願者們又從山腳到山坡排起了一條長龍,將一桶桶水傳遞到山上,為小樹澆水。

    山腳下,用來包裹樹根的黑色塑料袋和礦泉水瓶被誌願者們自覺收集起來,以避免汙染環境。

    4月的北京桃紅柳綠、梨花盛開,前來植樹的誌願者們在勞動間隙紛紛拍照留念,整麵山坡充盈著張張笑臉、陣陣笑聲。這真是一個美麗而又生機勃勃的春天!

    采訪手記:發現義務植樹的快樂

    在平日工作中,我經常會接觸到“義務植樹”,多是“今年又種了多少棵”、“還有多少人沒有盡責”、“怎樣提高造林質量”,但親身參加了義務植樹後,我才發現,植樹竟有這樣一份快樂。

    “植樹很好玩兒。”一位參加義務植樹的小朋友說。

    “很久沒有這樣放鬆了。”一名剛植完樹的誌願者說。

    “組織這樣的活動讓同事之間增進了友誼和默契,也鍛煉了我們的團隊合作精神。”站在傳水長龍上的一名聯想集團職工說。

    在這裏,植樹不再是法規中一項沉甸甸的義務和責任,而是一種欣喜、付出勞動後的充實和團結凝聚的紐帶。

    如何讓人們更多地發現並感受到義務植樹的快樂?

    1981年12月,五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了《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決議》提出,為了加速實現綠化祖國的宏偉目標,發揚中華民族植樹愛林的優良傳統,進一步樹立集體主義、共產主義的道德風尚,決定開展全民性的義務植樹運動。

    義務植樹運動開展的初衷,就不僅限於盡責率和成活率等數字統計,更不限於僅是一項任務、一個指標、一份負擔。學生要留作業,抄寫多少遍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讓他養成學習的習慣,找到學習的樂趣。

    如今,教育改革開始為孩子減負,力求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著重培養孩子學習的興趣。義務植樹也不妨減負,呼籲公民主動盡責,感受到植樹的快樂。

    義務植樹,既環保又快樂,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