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信息
賈治邦在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廳局長培訓班的講話
深入學習貫徹中央《意見》精神 確保集體林權製度改革紮實推進
——在全國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廳局長培訓班上的講話
賈 治 邦
(2008年7月14日)
這次培訓班是經過國務院領導同誌批準舉辦的,是國家林業局學習貫徹中央10號文件的一次非常重要的行動。培訓班的主要任務是:認真學習《意見》的主要內容,領會《意見》的精神實質,掌握《意見》的基本要求,統一思想,提高認識,為全麵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做好充分準備。下麵,我講四點意見。
一、關於《意見》出台的重大意義
在迎來改革開放3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頒發《關於全麵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的意見》,意義十分重大,影響十分深遠。30年前,中央在總結安徽小崗村“分田到戶”的創新實踐後,作出了全麵實行土地家庭聯產承包責任製的戰略決策,實現“耕者有其田”,極大地解放了農村生產力,開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偉大征程,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裏程碑。30年後的今天,中央在總結福建、江西、浙江、遼寧、雲南等地“分山到戶”的創新實踐後,作出全麵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的戰略決策,實現“耕者有其山”,必將進一步調動億萬農民耕山致富的積極性,實現農村生產力的又一次大解放。有學者研究指出,過去30年我國的改革開放是以耕地改革為切入點和突破口,今後30年我國新一輪的改革開放將以林地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從這個意義上講,《意見》是在新的曆史起點上,深入推進我國現代化建設的戰略舉措,必將成為我國改革開放的又一座新的裏程碑。
(一)全麵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將充分釋放出人的巨大潛能。人是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的要素。人的潛能釋放程度,決定著生產力的解放程度。人的潛能能否得到有效釋放,歸根到底取決於物質利益原則是否得到了真正的貫徹落實。鄧小平同誌曾指出:“不講多勞多得,不重視物質利益,對少數先進分子可以,對廣大群眾不行,一段時間可以,長期不行。革命是在物質利益的基礎上產生的,如果隻講奉獻精神,不講物質利益,那就是唯心論。”30年來,我國農村改革始終貫穿著“落實物質利益原則,調動農民積極性”這條主線。耕地改革後,田還是那塊田,地還是那塊地,但產出截然不同。根本原因,就是通過家庭承包經營落實了物質利益原則,有效解放了勞動生產力,充分釋放了人的潛能。
耕地改革時,農民為什麼對林地家庭承包要求不迫切,原因就在於當時農民還沒有直接看到林地的物質利益。第一,林業經營周期長,見效慢,不像莊稼一年一收,見效快。第二,林業稅費負擔過重,農民經營林業交完稅費後,收益十分有限。第三,受計劃經濟體製的影響,木材及林產品實行統購統銷,價格相對較低。第四,農民對國家林業政策缺乏信心,害怕政策變。隨著改革開放的發展和經濟社會的進步,今天這四個方麵的情況都發生了深刻變化,特別是林業特產稅的取消和木材價格的大幅度上漲,農民對承包經營林地、發展林業生產、實現增收致富的願望越來越強烈。在這樣的曆史條件下,中央決定在全國範圍內全麵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把物質利益原則與農民增收致富的願望有機結合,必將調動億萬農民發展林業的積極性,極大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
(二)全麵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將充分釋放出林地的巨大潛力。林地與耕地一樣,是國家重要的土地資源,是勞動對象,是生產力的又一重要要素。我國集體林地經曆了四次變革:一是土改時期的“分山分林到戶”;二是農業合作化時期的“山林入社”;三是人民公社時期的“山林集體所有、統一經營”;四是改革開放初期的林業“三定”。這四次變革都與當時的經濟體製相適應,但都沒有觸及林業產權這個核心問題,都沒有確立農民經營林業的主體地位,林地蘊藏的巨大潛力沒有得到充分釋放。
從林地數量看,我國是一個多山的國家,山區占全國國土麵積的69%、人口占全國的56%,特別是在南方地區,許多省區都是“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地麵積是耕地的數倍。30年前,通過耕地家庭承包經營,充分解放了“一分田”的生產力,不僅解決了13億人口的吃飯問題,而且農民的收入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據統計,我國農村居民人均收入已從1980年的191元增加到2007年的4140元,提高了21倍,農民基本擺脫了貧困,總體過上了小康生活,為“中國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重大的事件之一。今天,通過集體林權製度改革,解放“八分山”的生產力,必將充分釋放出25億畝集體林地的巨大潛力,對推進新時期我國現代化建設將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從林地產出看,目前,我國林地的經濟產出平均隻有20多元,為耕地平均產出680元的1/30。這是差距所在,也是潛力所在。林業不但具有一次投入、多年收益、成本相對較低的特點,而且隻要經營得當,收益十分顯著。浙江省一些地方每畝竹林年收入達到1萬元,山東、河南省許多地方楊樹的年收入每畝也達到近千元。如果25億畝集體林地的產出都能提高到耕地的產出水平,其經濟效益是多麼地可觀。實行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將“八分山”落實到農戶,把林地的潛力釋放出來,必將大大地拓展農民就業增收的新空間,全麵開辟農村發展的新天地,對農民特別是山區農民脫貧致富將產生曆史性的影響。
(三)全麵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將充分釋放出林業的多種功能。林業具有巨大的生態功能、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實行集體林權製度改革,讓農民“把山當田耕,把樹當菜種”,森林質量和森林蓄積量必將得到大幅度提高,這對於維護我國生態安全、保障林產品供給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複旦大學一位教授說,林業部門是生態產品的生產者,每種一棵樹就等於辦了一個治汙廠。因為樹木通過光合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製造出氧氣,還能夠防風固沙、涵養水源。當今時代,所有的物質產品都十分豐富,唯有生態產品十分短缺,這已經成為製約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瓶頸。森林在應對氣候變化中的作用已經受到特別關注。減緩氣候變暖主要有兩條途徑:一是工業直接減排,二是森林固碳間接減排。直接減排必然影響經濟增長和社會就業,各國態度不一。間接減排成本低、效益好,受到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去年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13次締約方大會,林業成為談判焦點,森林固碳被列為“巴厘島路線圖”的重要內容。我國正處在經濟高速成長期,依靠直接減排的回旋餘地相對有限,但依靠擴大森林麵積、提高森林質量、增加森林固碳的潛力很大。據專家研究,一輛奧迪汽車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11畝林子就能完全吸收;一架波音777飛機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1.5萬畝林子就能全部吸收;一座20萬千瓦的燃煤發電廠一年排放的二氧化碳,48萬畝林子就能全部吸收。實行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大幅度提高森林經營水平,就能夠生產出更多更好的生態產品,實現山更綠、水更清、天更藍,這對於建設生態文明、促進科學發展意義十分重大。
同時,林業還是一項重要的基礎產業,可以為其他行業的發展提供豐富的原料和初級產品。木材與鋼材、水泥、塑料並稱為四大原材料,其用途十分廣泛,與其他三大原材料相比,還具有可再生和可降解兩大優勢。隨著我國現代化建設的快速發展,對木材的需求越來越大,目前每年進口木材及其製品折合原木1.5億立方米。我國用18億畝耕地解決了13億人的吃飯問題,43億畝林地卻沒有解決13億人的木材需求問題,根本原因就在於林業生產力沒有得到有效解放。此外,林業還可以向社會提供豐富的非木材產品和原料,有許多極具開發前景的樹種和生態條件,其潛力還遠未充分挖掘。當前,我國食用油進口比例高達60%以上,如果將我國現有的5000萬畝低產油茶林改造成高產油茶林,畝產茶油由現在的3—5公斤提高到30—50公斤,就可騰出大量種植油菜的耕地來種植糧食。我國還有像麻瘋樹、黃連木、光皮樹、文冠果等種子含油率在40%以上的生物質能源樹種154種,發展生物質能源的潛力很大。林下資源的開發也還有巨大潛力。實行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可以有效解決我國對木材及林產品的需求問題,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保障。
正是因為集體林權製度改革意義十分重大、影響十分深遠,黨中央、國務院十分重視。2006年以來,中央領導同誌深入福建、江西、遼寧、雲南等改革試點地區考察指導,多次對集體林權製度改革作出重要指示。胡錦濤總書記在福建省永安市視察時指示:“林權製度改革意義確實很重大。”溫家寶總理在遼寧、江西考察時指出:“林權製度改革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與土地家庭承包具有同等重要的意義。”回良玉副總理在出席全國集體林權製度改革現場經驗交流會時強調:“這項改革是順應發展規律、順乎農民意願、合乎農村實際的重大創舉,是加快林業發展、振興林區經濟、富裕廣大林農的根本途徑,也是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有效舉措,必將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必將載入中國農村改革發展的史冊。”黨的十七大報告、國家“十一五”規劃、政府工作報告和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央農村工作會議,都將集體林權製度改革作為一項重要工作進行了部署。
今年3月,我們將《意見》正式上報國務院後,中央在4月份連續采取三個重大步驟,研究部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工作。4月9日,溫家寶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意見》。4月17日和4月28日,胡錦濤總書記分別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和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並原則通過了《意見》。在這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黨中央、國務院召開三個高規格的會議,聽取林業工作彙報,專題研究林業問題,這是新中國林業發展史上的第一次。在三次會議上,所有中央領導同誌都發表了重要意見,對集體林權製度改革給予了一致好評。這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對林業事業的關懷與重視,飽含著中央領導同誌對林業發展的殷切期望,表明了中央對全麵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的堅定決心。
二、關於《意見》的主要內容和精神實質
《意見》是集體林權製度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和行動指南,內涵豐富,博大精深。深入學習領會《意見》的精神實質,認真落實中央的決策部署,全麵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關鍵要抓住一個核心,堅持五大原則,落實五大政策。
抓住一個核心,就是要緊緊抓住“明晰產權”這個核心。明晰產權,就是在堅持集體林地所有權不變的前提下,依法將林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通過家庭承包經營方式落實到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確立農民作為林地承包經營權人的主體地位。這是《意見》的核心內容,也是這次集體林權製度改革與曆次改革的根本不同和突破所在。全麵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必須緊緊抓住這個核心,圍繞這個核心,把各項基礎工作做好、做紮實。
明晰產權,必須維護林地承包經營權的“兩性”。一要維護林地家庭承包經營的物權性。《物權法》明確規定林地承包經營權為用益物權,這有三層含義:林地承包經營權是由林地所有權派生的物權,是受限製的物權,是一項獨立的物權。作為一種用益物權,林地承包經營權隻能由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享有,不能賦予其他任何組織和個人。在明晰產權中,一定要把承包經營權落實到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並保持承包經營權的原始性。二要保持林地家庭承包的長期性。《意見》明確規定:“林地的承包期為70年。承包期屆滿,可以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繼續承包。”這是目前我國土地承包政策的最長年限,充分表明黨在農村的基本政策不會動搖,給農民吃下“定心丸”。這一政策,符合林業生產周期長的特點,進一步發出了黨的農村政策長久不變、永久不變的強烈信號,讓農民對林地敢於投入、舍得投入,有利於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推進現代林業建設。
明晰產權,還必須做到“三個堅持”。一是堅持以分為主。30年的改革實踐證明,家庭承包經營是公有製的有效實現形式,是實現農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農村生產力發展的要求。集體林權製度改革的實質,就是家庭承包責任製由耕地向林地延伸,是家庭承包經營政策在林業上的豐富和完善,必須堅持家庭承包經營不動搖。《意見》明確要求,除村集體組織保留的少量集體林地以外,凡是適宜家庭承包經營的林地,都要通過家庭承包落實到本集體經濟組織的農戶。對不宜實行家庭承包經營的林地,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同意,也要通過均股、均利等方式明晰產權。二是堅持“四權”同落實。《意見》對明晰使用權、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等,都規定了相應的政策,提出了明確的要求,這比耕地改革更全麵、更徹底。目的就是要把這“四權”作為一個有機整體統籌考慮,理順各方麵的利益關係,建立完善的政策體係,確保農民在獲得林地承包經營權和林木所有權後,能依法實現自主經營、自由處置、自得其利,為農民經營林業提供製度性保障。三是堅持頒發“鐵證”。勘界發證是明晰產權的基本要求,也是保證改革質量的關鍵環節。曆次改革往往忽視了這一點,留下了山證不符、界線不清等諸多隱患。這次改革必須按照《意見》的要求,依法進行實地勘界、實地登記,核發全國統一式樣的林權證,確保登記的內容齊全規範、數據準確無誤,做到圖、表、冊一致,人、地、證相符,做到“鐵證如山”。
堅持五大原則,就是要堅決按照以下五個方麵的要求推進改革。這五大原則,是對30年農村改革的係統總結,是實踐和理論的結晶,內涵十分豐富,對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具有極強的針對性和指導性。
一要堅持農村基本經營製度,確保農民平等享有集體林地承包經營權。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製,是我國農村的基本經營製度。林地與耕地一樣,是國家重要的土地資源,是農民重要的生活保障。根據《物權法》和《農村土地承包法》的規定,農民集體所有的林地林木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共同所有。對集體林地林木產權的初始分配,必須采用家庭承包經營製度,並且做到每個家庭及其成員都平等享有承包經營的權利。因此,集體經濟組織將林地林木發包給農戶承包經營時,要按照每戶所有成員的人數來確定承包份額,切實做到“按戶承包,按人分山”,也就是要突出一個“均”字,確保“人人有份”。
二要堅持統籌兼顧各方利益,確保農民得實惠、生態受保護。重點是要統籌個人、集體兩方麵的利益,處理好農民得實惠、生態受保護的關係。在統籌個人與集體利益上,首先要保證農民的利益,堅持讓權於民、讓利於民,確保農民在林地林木產權的初始分配上得“大頭”,確保農民在林業生產經營的利益分配上得“大頭”。同時,要兼顧集體的利益,集體可以保留少量林地,也可以收取少量林地使用費,還可以通過提供社會化服務、多渠道盤活各種林產資源,來分享林業發展的收益,壯大集體經濟實力,保證集體經濟組織正常運轉。在處理農民得實惠與生態受保護的關係上,既要確保農民得實惠,又要確保生態受保護,不能以資源的過量消耗為代價,更不能以破壞生態為代價,這是改革必須堅守的一條底線。
三要堅持尊重農民意願,確保農民的知情權、參與權、決策權。農民群眾具有偉大的創造精神,集體林權製度改革是老百姓發明的,一定要尊重農民的創新精神,充分依靠群眾,充分發揮群眾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在堅持改革基本原則的前提下,鼓勵積極探索、大膽創新,不斷豐富和完善改革的形式和內容。農民群眾是集體林權製度改革的主體,也是改革的受益者和操作者,一定要尊重農民的意願,更多地聽取老百姓的意見,讓農民明白改革的政策、內容、方法,使農民對改革的方案、過程、結果滿意。一定要充分尊重群眾的民主權利,把改不改、何時改、怎樣改等重大問題的決定權交給群眾,做到發揮民智、符合民心、體現民意,決不能包辦代替,更不能強迫命令、強製推行,讓農民真正當家作主。
四要堅持依法辦事,確保改革規範有序。集體林權製度改革要始終把依法操作作為基本準則,嚴格執行《農村土地承包法》、《物權法》、《村民委員會組織法》和《森林法》等法律規定。改革的政策、內容、方法、程序要與法律保持一致,確保改革的各項工作紮實到位,經得起實踐和曆史的檢驗。改革方案必須依法經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的村民會議同意,做到內容、程序、方法、結果“四公開”,嚴禁暗箱操作、以權謀私。同時,要處理好曆史和現實的關係。對已經承包到戶或流轉的集體林地,符合法律規定、合同規範的,要予以維護;合同不規範的,要予以完善;不符合法律規定的,要依法糾正。特別是對於那些已經流轉的期限過長、麵積過大、租金過低的“三過”集體林地,改革時要認真研究、認真解決,可以采取期權分山、利益調整等方法,合理解決這些曆史遺留問題。
五要堅持分類指導,確保改革符合實際。《意見》提出的改革基本原則和總體要求,是對全國的統一要求,各地必須嚴格遵循。但是,我國幅員遼闊,自然條件不同,社情林情各異,改革必須從實際出發,進行分類指導、分區施策。要允許存在差異性和多樣性,決不能強求一律,搞“一個模子”。要尊重客觀,注重實效,科學確定改革方案、製定政策措施,避免搞形式主義、做表麵文章。要因地製宜,量力而行,紮實穩妥地做好改革的各項工作,避免隻追求速度而忽視質量,影響改革成效。
落實五大政策,就是要下大力氣把以下五個方麵的政策落到實處。完成明晰產權、承包到戶的改革主體任務,隻是整個集體林權製度改革的第一步。真正實現放活經營權、落實處置權、保障收益權,建立起現代林業產權製度,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必須配套出台一係列相關的政策措施,改革才能取得預期的成效,才能達到既定的目標。
一是完善林木采伐管理製度。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後,老百姓非常關心“樹怎麼砍”。我們要與時俱進地改進和完善管理方式,建立起與家庭承包經營林業相適應的林木采伐管理製度。要以森林經營主體為單位,組織編製森林經營方案,把采伐限額還原到可采資源上,落實到山頭地塊、林班小班。要實行林木采伐審批公示製度,簡化審批程序和手續,減少采伐管理上的限製條件,向農民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務,讓老百姓栽樹有積極性,砍樹也不操心。
二是規範林地、林木流轉製度。建立健全林地林木流轉製度,是盤活森林資源資產,實現森林資源資產化運營的基礎和保障。要加強對森林資源流轉工作的指導,探索限期限量流轉的辦法,防止農民失地;探索限定受讓方資格的辦法,限製沒有林業生產經營能力的工商企業和個人受讓森林,抑製過度炒買炒賣森林的行為。要加快森林資源流轉平台建設,建立集信息發布、市場交易、林權登記、中介服務、法律政策谘詢於一體的資源流轉的要素市場,建立森林資源流轉信息庫,逐步實現流轉信息化、網絡化。要完善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抓緊擬訂森林資源資產評估機構的準入條件,盡快啟動森林資源資產評估師的認定工作,製定和出台相關辦法。
三是建立支持集體林業發展的公共財政製度。主要包括六個方麵的內容:第一,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基金製度。要按照“政府投入為主,受益者合理承擔”的原則,多渠道籌集森林生態效益補償資金,逐步建立和完善政府財政補償、受益者補償與合理經營利用自我補償相結合的長效機製。第二,建立造林、撫育、保護、管理的投入補貼製度,對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林木良種、沼氣建設給予補貼,對森林撫育、木本糧油、生物質能源林、珍貴樹種及大徑材培育給予扶持。第三,改革育林基金管理辦法,逐步降低育林基金征收比例,規範用途,各級政府要將林業部門行政事業經費納入財政預算。第四,森林防火、病蟲害防治以及林業行政執法體係等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各級政府基本建設規劃,林區的交通、供水、供電、通訊等基礎設施建設要依法納入相關行業的發展規劃。第五,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工作經費,主要由地方財政承擔,中央財政給予適當補助。第六,對財政困難的縣、鄉,中央和省級財政要加大轉移支付力度。這六個方麵,都有極高的“含金量”,我們一定要緊盯不放,一個一個地抓好落實,為現代林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四是完善林業投融資政策。按照《意見》的要求,要充分發揮金融部門的職能作用,全麵推進林權抵押貸款,加大林業信貸投放,完善林業貸款財政貼息政策,切實解決林業生產資金不足的“瓶頸”。要著力推進林業小額貼息貸款,積極探索“金融機構+擔保公司+林戶”、“金融機構+龍頭企業+林戶”、“林農聯保貸款”等多種貸款模式,拓寬林業經營者的融資渠道。要加快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險製度,降低農民經營林業的風險,提高農戶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消除農民的後顧之憂。特別要對保險保費實行財政補貼政策,科學確定各級財政和投保人的分擔比重,適當降低農民繳費比例,引導農民參加投保,盡量擴大保險覆蓋麵。
五是健全林業社會化服務體係。積極引導培育新型的社會化服務組織,扶持農民組建各類專業合作社、行業協會、中介服務機構,形成多種經濟成分、多層次、多形式的服務網絡,為農民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後的全過程綜合配套服務。要加快林業專業合作組織建設,按照“民辦、民營、民受益”和“形式多樣、群眾自願、循序漸進、因地製宜”的原則,建立各種形式的農民合作組織,提高他們的組織化程度,逐步實現規模經營。要積極引導發展各種形式的林業專業協會,組建包括“三防”聯防協會、科技協會、產業協會等群眾性聯合組織,解決農民一家一戶辦不了、辦不好、辦了不劃算的事。要大力發展中介服務機構,完善林業規劃設計中心、森林資源資產評估中心、林業科技推廣中心等行業服務機構,對農民和其他林業經營者提供支持和服務。
三、關於當前學習貫徹《意見》的重點工作
認真學習好、貫徹好、落實好《意見》,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林業部門的重大政治任務,是廣大林業幹部職工要做好的頭等大事。當前,要重點抓好以下四項工作。
第一,開展大學習、大討論活動,掀起學習貫徹《意見》的高潮。各地要立即行動起來,精心謀劃,周密安排,開展一次大學習、大討論活動,掀起學習貫徹《意見》的高潮。學習貫徹《意見》,一定要吃透原文,領會精神,把握重點,做到融會貫通,特別要做到“三個結合”:一要與解放思想相結合。《意見》是解放思想的產物,學習貫徹《意見》更要解放思想。隻有思想解放了,才能提出落實《意見》的有效措施,才能確保改革有效地推進。二要與工作實際相結合。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是林業部門當前的頭等大事,是建設現代林業的重要內容,林業部門的各個單位、每位幹部都要結合自身工作實際,發揮崗位職責優勢,謀劃改革,踐行改革,服務改革。三要與改革實踐相結合。《意見》既是實踐的結晶,又是實踐的指南。要根據各地的實際情況和群眾的實際需要,貫徹落實《意見》精神,確保改革符合實際,符合民意,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推進。
第二,繼續深入調查研究,進一步完善推進改革的方式方法。《意見》確定的是大政方針和基本原則,要把中央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必須實事求是,因地製宜。這就要求大家深入開展調查研究,吃透集體林的曆史沿革、權屬結構和經營管理狀況,摸清群眾的真實想法、迫切意願和現實要求,掌握山情、林情和社情。在此基礎上,根據《意見》的精神和要求,針對不同地域、不同經濟社會條件、不同森林資源狀況等實際情況,研究製定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具體方案。這樣,改革才能夠符合中央的精神,才能夠切合本地的實際,才能夠不會偏離正確的軌道。同時,作為林業主管部門和改革的主要操作單位,大家一方麵要當好黨委政府的參謀和助手,另一方麵要指導好基層的改革實踐,這就需要我們既要吃透中央的精神,加強學習;又要吃透基層的實際情況,加強調研。這樣,才能夠向黨委政府提出有針對性的建議,才能夠對各地進行切實的指導服務和督促檢查,才能夠確保改革積極穩妥地推進。
第三,搞好《意見》的輿論宣傳,全麵營造推進改革的良好社會氛圍。全麵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需要全社會、各個方麵的共同行動。各地要高度重視《意見》的輿論宣傳工作,凝聚宣傳部門和各大媒體的力量,采取各種形式和各種手段,加大宣傳力度,努力營造有利於改革的輿論氛圍和社會環境。要廣泛宣傳黨的興林富民政策,讓各方麵都了解改革的重大意義、基本原則和目標任務,提高全社會對改革的認識。要重點宣傳改革的新成果、新經驗、新典型,通過典型示範,引導和組織各方麵的力量,共同完成好改革的各項任務。要切實做好麵向基層幹部群眾的宣傳發動工作,通過贈送《解讀本》、發放“明白紙”、張貼告示等多種形式,使《意見》家喻戶曉,深入人心,讓他們了解政策、掌握政策、用好政策,積極參與改革,依法開展改革,有效監督改革。
第四,啟動大規模的培訓工作,確保《意見》有序有效地貫徹落實。集體林權製度改革比耕地改革情況更複雜、任務更艱巨、要求更細致,需要有一支政治素質高、業務能力強、工作作風實的幹部隊伍作保證。各地要以學習貫徹《意見》精神為重點,以這次廳局長培訓班為起點,全麵啟動省、地、縣、鄉四級改革培訓工作,切實加強對領導幹部、工作人員和基層幹部群眾的培訓。要本著因地製宜、注重實效、提高能力的原則,采取現場培訓、集中培訓、以會代訓等多種形式逐級開展專項培訓。要通過培訓,使各級領導幹部提高思想認識,掌握方針政策,提高組織和駕馭改革的能力。要通過培訓,使工作人員和基層幹部群眾把握政策界限,熟悉工作程序,掌握方式方法,提高指導改革、服務改革的意識和能力。
四、關於統籌做好下半年林業工作
下半年的林業工作,要堅持以全麵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為主線,積極穩妥地把這一件大事抓好,同時要統籌兼顧,認真紮實地完成好年初確定的各項任務,對照全國林業廳局長會議的部署和要求,一項一項地進行檢查,一件一件地抓好落實。
(一)全力籌備好中央林業工作會議。黨中央、國務院初步決定在奧運會之後召開中央林業工作會議,專題對全麵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工作進行部署。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以中央名義召開的第一次林業工作會議,必將給我國的林業發展帶來新的曆史機遇,把我國的林業發展推向新的曆史階段。各級林業部門要高度重視,把籌備好這次會議作為下半年的首要任務,舉全係統之力,集各方麵之能,認真做好各項準備工作。一要組成專門隊伍,集中時間和精力,抓緊修改完善會議的講話材料,確保高質量、高標準、高水平。各相關單位要抽人出人,借物出物,服從大局,全力支持。二要認真準備好會議典型材料,會議安排的典型發言和書麵交流材料,都是林業係統向中央彙報工作、展示風貌的難得機會,各地一定要精心準備,把最能代表本地林業發展特色的典型選出來,把最能反映林業建設成果的事跡寫出來,確保向中央作一次精彩的工作彙報。三要廣泛開展宣傳活動,加強輿論宣傳,為中央林業工作會議的召開營造良好氛圍。
(二)全力抓好林業災後恢複重建工作。在黨中央、國務院的正確領導下,雖然我們已經奪取林業抗災救災的重大階段性勝利,但保障災區群眾生活、推進林業恢複重建的任務十分艱巨,工作十分繁重。我們要按照中央的總體要求和林業災後恢複重建規劃,認真抓好落實。一要堅持以人為本、保障民生。把妥善安置災區群眾生活放在首位,盡快修複供電、供水、通訊、住房等基礎設施,確保他們有飯吃、有水喝、有房住,生活有保障。二要堅持科學規劃、突出重點。近期,國務院將聽取林業災後恢複重建工作彙報,待規劃批準後要認真組織實施。三要堅持政府主導、政策扶持。經過協調溝通,已原則同意給予林業恢複重建9項支持政策,包括中央財政繼續加大資金扶持力度,將災區林業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國家和地方有關規劃,建立政策性森林保險製度,建立林木良種繁育補貼製度,妥善解決金融機構債務,調整受災林木采伐政策和保護性收購政策,安排林業救災資金並納入相關渠道,建立森林經營穩定的投資渠道和補貼製度,實施生態移民等。這些政策正式發布後,各地要認真加以落實。
(三)堅決打贏奧運期間森林防火攻堅戰。還有20多天北京奧運會就要開幕了,黨中央、國務院對舉辦一屆“綠色奧運”、“平安奧運”高度重視。我們一定要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以嚴謹細致的工作作風,做好北京及重點火險區的森林防火工作。一要築牢思想認識防線,堅決破除“夏季無森林火災”的僥幸心理,時刻保持高度的警惕。二要築牢火險預測防線,加強森林火險等級的預報和發布工作。三要築牢火情監測防線,對森林火情實施24小時監測,切實做到火情早發現。四要築牢撲救隊伍防線,奧運會前,要在北京正式組建武警森林部隊機動支隊,增強撲火力量;夏防期間,北京要做到專業森林消防隊人員不減、隊伍不撤,武警警種指揮學院全體學員要戰備待命,切實增強首都地區撲火救災應急能力。五要築牢應急處置防線,各地要進一步完善處置森林火災應急預案,黑龍江、內蒙古林區要針對火險情況,做好隨時啟動特殊時期森林防火應急預案的準備。北京市以及涉及奧運場館和比賽項目的五個區縣要製定奧運場館周邊森林防火應急處置預案,舉行相應演練。重點火險區要經常派出工作組巡回檢查,督促基層落實各項防範應急處置措施。
(四)切實開好三個專題會議。一是開好油茶現場會議,對油茶發展進行安排部署。通過廣泛的調查和深入研究,我們認準油茶是一個極具發展潛力的木本油料樹種,市場前景十分廣闊。通過這次現場會,要把油茶真正抓起來,抓它三年五年、八年十年,就一定能夠形成一個大的產業,有效地增加農民收入。二是開好森林經營現場會議。要改變我國森林質量不高、林地生產力不高的局麵,充分發揮森林資源的多種功能和多種效益,滿足經濟社會發展的多種需求,必須大力加強森林的科學經營,走森林可持續經營道路。這項工作,我們在年初的廳局長會議上進行了部署,下半年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抓好落實。三是開好三北防護林建設總結表彰會議。三北防護林是1978年開始實施的,30年來工程建設取得了巨大成績,在國際上贏得了很好的聲譽。今年迎來了工程建設的30周年,很有必要進行一次全麵的總結。
同誌們,認真貫徹落實《意見》精神,全麵推進集體林權製度改革,是黨和人民賦予我們全體務林人的神聖職責。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同誌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曆史使命感,以開拓創新的精神,以求真務實的作風,完成好這項光榮而艱巨的任務,為發展現代林業、實現興林富民、奪取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