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信息
救死扶傷的臥龍娘子軍
救死扶傷的臥龍娘子軍
——臥龍抗震救災中的真心英雄(一)
臥龍,是國寶大熊貓的故鄉,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汶川大地震後,這裏水、電、路不通,通訊中斷,成為世人牽掛的孤域困城。
路終於通了,本報特派記者迅速趕赴臥龍,采寫了一組臥龍人生死相守,用愛心溫暖愛心,用生命拯救生命的報道。此為第一篇。
臥龍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大樓外,整個廣場空地上全是受災群眾搭建的帳篷,但一紅一綠挨著的兩頂帳篷格外顯眼,那是臥龍醫療救護站營地。地震以來,臥龍衛生院的7個娘子軍一直堅守在這裏,一份又一份的希望就從她們手中誕生。
記者走過去,剛好有三名女醫生坐鎮。“我們自己也害怕,但我們是醫生,沒辦法,必須壓抑自己的恐懼和痛苦,何況,一會兒抬過來一個,一會兒又抬過來一個,都來不及悲傷。”臉上被強烈紫外線曬出了“高原紅”的醫生楊攀豔說,臥龍衛生站有9名醫護人員,地震中,僅有的兩名男醫生都受了傷,其中一個還是重傷,無奈之下,7個娘子軍包攬了臥龍抗震救災之初所有的醫療救護工作。
楊攀豔是臥龍人,丈夫在離她步行不到20分鍾的地方抗震救災。10多天來,他們隻見過一麵,還是因為送藥。說起自己在映秀鎮的妹妹至今下落不明,生死未卜,這個堅強的女子眼圈頓時紅了。
旁邊一位叫雷金菊的醫生握住楊攀豔的手,試圖轉移話題,她向記者講述起地震發生以來的情況。
“當時有幾個重傷員,包紮輸液救治後急需轉送到大醫院進行緊急救治。路不通,通訊中斷,我們心裏特別著急,還不能表現出來讓他們看到。那時候,我們就不斷地鼓勵他們,明天飛機就來了,你們一定要堅持,等到第二天飛機沒來,我們就安慰他們說今天天氣不好,飛機降不下來,明天飛機一定會來接你們。直到5月14日,看到頭頂上有直升飛機盤旋,我們都激動得跳起來,大哭大喊,那時,才覺得終於有希望了。”
雷金菊說,從5月12日地震發生以來,她們7個人三天三夜沒休息,直到重傷員都轉送出來,其他傷員情況稍稍好轉了,才輪流在救護車裏坐著睡一下。
已參加工作12年的席清華算是衛生院的老醫生了,前兩天因為連夜緊張工作,營養又跟不上,還暈倒了。
“沒什麼,都好了,是我自己身體本來就不太好。”麵對記者,這位麵容清秀的女醫生一再否認自己是累倒的。她說,在救護站輸完液之後她就趕緊到帳篷裏去休息了一會兒,“因為如果讓病人知道醫生都暈倒了,病人會沒有安全感。”
地震將衛生院的房子震垮了一半,而整個臥龍地區一大批傷員正麵臨緊急救治,急需藥品。當天下午,餘震不斷發生,為了取出藥品和工具,7名纖弱的女子冒著生命危險在隨時可能坍塌的危房中來來回回不知走了多少次。
“每一次進去都膽戰心驚,聽到震動垮塌的聲音,或感覺震動時,趕緊抱起藥品就往外跑,跑的時候總想多拿一點,但又老害怕房子倒塌。”席清華說,救災藥品運進來之前,搶救傷員所用藥品全是他們從衛生院的危房中搶出來的。
5月16日,兩名軍醫乘坐直升飛機進入臥龍支援這裏的醫療救護工作。“現在這邊情況穩定多了,主要是當地的這些醫護人員做了很多工作。”指著旁邊的救護車,軍醫向俊告訴記者,他們來之前的5月14日晚上,在這些女醫生的幫助下,還有一個小生命順利誕生在這輛救護車上。
知道記者來采訪後,另一名外科醫生錢鋒走過來說,希望記者幫忙呼籲一下,現在臥龍醫療救護站很缺治療跌打損傷、感冒、皮膚病、眼病的藥物,以及敷料、無菌手套、麻藥、注射器、縫針線、小手術包。
為了防止大災之後出現大疫,從5月14日開始,這些醫護人員除了日常醫療救護外,每天又增添了一項新的任務:對災民臨時安置點的廁所、飲用水和食物供應點等場所進行環境消毒,在災民密集的地方發放消毒液、蘇打水,向災民宣傳相關的災後防疫知識。目前,在臥龍地區沒有發生傳染病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