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福建長汀:山中何所有 綠竹成“銀行”
1993年正月初九,本報記者深入長汀縣四都鎮邊遠的革命基點村樓子壩采訪,幾天後報紙頭版頭條刊發了《樓子壩村種竹開辟致富路》一文,報道樓子壩村600村民開發荒山種植6000畝毛竹的事跡。出乎意料的是,這條新聞引起了時任全國農業係統工程學會會長、著名生態經濟學家石山的關注,他致信本報編
輯部談農業開發的《山中何所有遍地生金銀》一文,在當年3月4日本報2版頭條刊出,引起了積極的反響,在各級黨政的重視和扶持下,閩西農村掀起了竹山開發的熱潮。
春暖花開時節,記者再次來到樓子壩村。驅車從龍長高速長汀站出口下來,通往閩贛交界革命基點村樓子壩的道路已經全部鋪設平整的水泥路,道路兩邊漫山遍野是茂盛的毛竹林。一路上,滿載毛竹材的車輛不時呼嘯而過,沿途公路旁和四都鎮竹業工業園裏堆滿了原竹……
當年接待記者的樓子壩村支書陳先華,如今仍在任上,老朋友重逢,分外親切。陳先華介紹,樓子壩村人口已經從當年的600人增加到728人,竹山從當年的6000畝增加到7000餘畝。雖然數量增加有限,但是質量已不可同日而語。這得益於這幾年來科學的毛竹產業開發。
樓子壩山高路遠,距離集鎮20公裏,過去由於交通不便,采運毛竹成本高,大量毛竹運不出去,無法變現,用老百姓的話說是“捧著金碗討飯吃”。針對這一狀況,這些年來村裏把通村公路硬化和開辟竹山便道當作發展毛竹產業的基礎工作。在上級部門的扶持下,他們籌措資金300多萬元,於2006年將樓子壩通往縣道公路的17公裏村道改成水泥路。出山公路改善後,村裏又組織竹農建設竹山便道,兩年來完成路麵寬3.5米的竹山便道43公裏。
竹山便道大大降低了生產成本,車輛可以直接開到山裏運載毛竹,這裏的毛竹從幾年前每根5—6元提高到現在的15—16元。竹農初嚐甜頭,開辟竹山便道和竹山墾覆的積極性空前高漲。村民劉聲來有400多畝竹山,他投入18萬元開辟竹山便道、墾覆竹山。劉學林不僅在村裏承包了600畝竹山,還在外村承包了2000畝,投入人力物力對竹山精耕細作。與此同時,村裏組織竹農到永安等地培訓,提高現代竹業經營技能。在竹業專家的指導下,村民對竹山進行低產改造,深翻墾覆,科學施用毛竹專用肥。經過改造的竹山發筍率提高了50%以上,立竹量達到每畝180根的豐產水平。每畝竹山原竹出產加上冬春筍利用,如今合計年產值可達800元,是以往的幾倍。15年前樓子壩的竹業產值不到百萬,而去年則超過500萬元。
可喜的是,當地村民不僅科學種竹,還從過去僅賣原竹一項開始在加工上做文章了,劉學天、劉學森等人在長汀縣城、瑞金等地辦了4家竹製品加工廠,生產竹涼席、香芯等竹製品,吸納了上百個本村勞動力,產品銷往江西、上海等地,從而進一步壯大了樓子壩毛竹產業。
離開樓子壩,我們返回途經的四都竹業工業園。但見車間裏的工人正忙著生產竹地板、竹筷子、竹涼席、竹香芯等竹製品。剛巧我們遇見了四都鎮黨委書記黃海容,說明來意後,他告訴我們樓子壩村隻是近年快速發展的四都竹產業的一個縮影。四都鎮擁有竹林麵積6萬多畝,近年來,四都鎮開通200多公裏的竹山便道,還建設大量竹山灌溉設施,全麵開展豐產竹林培育,重抓溪口、榮坑、樓子壩三個市級竹業重點村,科學育竹,集約經營,做強毛竹產業。鎮村均成立了竹業協會,為村民開設中低產毛竹林改造、豐產毛竹林建設培訓班,指導竹農科學育竹和筍竹營銷,為竹農提供產前、產中、產後服務。在牛女麻坑和陂坑兩地建設萬畝豐產竹林基地,並培育杜建榕、陳聯柳兩戶為市級豐產示範戶,建立豐產示範片,進行科學的號竹、除草、深翻、施肥、采伐。在兩個示範戶的帶動下,全鎮掀起科學育竹新高潮。
竹山基礎設施完善,政府的政策引導,激活了這裏大戶經營和竹山流轉的積極性。溪口村竹農陳聯柳,對一個自然村的4600畝竹山進行整體承包,承包期達25年。鎮領導前年赴莆田掛職鍛煉,又引進外商林春姿前來承包山場7000多畝,其中竹山2000畝;還引進順昌縣客商馬日安承包竹山2400畝。全鎮流轉竹山達到3萬多畝,還把周邊鄉鎮乃至江西的竹山承包來經營,據不完全統計四都大戶經營的山場達到10萬畝,成為全市最大的毛竹集散平台。從而全市獨一無二、規劃500畝的竹業工業園應運而生,目前已落戶5家企業,還有10多家正在洽談中。
2007年,四都鎮產出竹材120萬根、筍幹220噸、冬筍600噸,實現筍竹產值2940萬元,加工產值1950萬元,成為福建龍岩市名副其實的竹業大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