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林業信息>詳細內容

林業信息

我國沿海防護林建設綜述·曆史篇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佚名 發布時間:2008年04月29日 閱讀: 字體:【】 【


我國海防林立體防護框架基本形成
——我國沿海防護林建設綜述·曆史篇

  

    中國綠色時報4月22日報道 抵禦台風、海嘯等自然災害,需要有一個穩固的生態係統。為此,上世紀80年代末,我國啟動了沿海防護林體係建設工程。

    走過了近20年的這項規模宏大的工程,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從最初以建設海岸基幹防護林帶為主要內容,到沿海部分地區的生態初步改善,許多地方已初步建成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和灘綠水秀的海濱公園,海防林建設工程經曆了一次次蛻變。

    海防林基本形成立體防護框架

    我國大陸海岸線長18340公裏,北起遼寧的鴨綠江口,南至廣西的北侖河口,範圍涉及沿海11個省(市、區)的195個縣(市、區)。

    沿海地區集中70%以上的大城市、50%以上的人口和近60%的GDP,是帶動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火車頭”。但由於台風、風暴潮等自然災害頻繁發生,每年均造成數百億元的經濟損失。上世紀末的10年間,因風暴潮等自然災害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高達2134億元人民幣。

    為了沿海地區的生態安全和經濟社會發展,1989年,林業部啟動沿海防護林體係建設工程。該工程東北起自遼寧丹東,西南抵南海的北部灣,包括長山、廟島、舟山等群島和海南、台灣及其周邊諸島。

    經過近20年的工程建設,沿海地區累計造林381.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不足25%提高到了現在的34.2%,海岸基幹林帶總長達1.7萬公裏,初步實現了合龍;營造農田防護林2.2萬公頃,新增農田林網控製麵積近50萬公頃,控製率達80%;沿海地區村鎮綠化進一步加快,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人居環境,初步構建起了以村鎮綠化為“點”,以海岸基幹林帶建設為“線”,以荒山荒灘綠化、農田林網建設為“麵”,點線麵相結合,立體配置的沿海防護林體係建設基本框架。

    森林生態功能逐步恢複 防災減災成效初步顯現

    據調查,沿海防護林帶可減弱風速28%~40%,林帶內空氣相對濕度比空曠地提高10%左右,林內蒸發量比空曠地減少20%,減少枯葉率30%~60%,減少爛秧率37.3%,水稻每畝可減少損失7.5~30公斤,風折率可減少37.3%,提高糧食產量5%~15%。

    我國沿海防護林體係建設工程規劃從1988年~2000年一期工程營造林?249萬公頃,建設海岸基幹防護林帶1.8萬公頃。截至1998年,已經累計完成營造林217.8萬公頃,建設海岸基幹防護林帶1.5萬公頃,使沿海地區有林地麵積從1988年544.3萬公頃增加到730.6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由實施前的24.9%上升到29.1%,沿海部分地區的生態初步改善。

    海岸基幹林帶成為生命線,有效抵禦了風暴潮等自然災害的危害。2003年第7號台風“伊布都”登陸廣東省,恩平市橫陂鎮的10公裏海堤在300多公頃紅樹林的保護下安然無恙,而另外5公裏沒有紅樹林的高等級海堤,被狂風巨浪衝毀,直接經濟損失數千萬元。1996年,8號強台風正麵襲擊福州,在福清市高山鎮登陸,風力12級以上,沿海防護林在這次強台風中發揮了很大作用,大大減輕了台風災害,在有防護林保護的海堤,水稻、葡萄園損失為20%,沒有防護林保護的海堤被衝毀,水稻、葡萄園倒伏,損失慘重。

    農田林網讓荒蕪變糧倉。通過營造農田防護林2.2萬公頃,新增農田林網控製麵積近50萬公頃,控製率達80%以上,有效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為糧食增產穩產提供了生態屏障。水土流失麵積減少了108萬公頃,土壤侵蝕模數下降了25%,沙化土地得到有效治理,一些地區的流動、半流動沙丘已經得到基本控製。

    新中國成立前,廣東省沿海是無林少樹地區,森林覆蓋率僅有3%左右,流沙不斷推向內陸,吞噬農田和村莊。經長期治理改造過去被風沙埋沒的19.5萬畝農田得到複耕,97.5萬畝沙地變成了農業生產基地,糧食單產不斷提高,產量比建設沿海防護林體係前增加3~4倍。

    據1996年福建省第一次沙化監測結果顯示,沿海地區流動沙丘麵積從上世紀50年代的72.7萬畝減少到1996年的2.84萬畝,減少了69.66萬畝,沙改田麵積由19.4萬畝增加到60萬畝,許多過去寸草不長的沙荒,變成了噸糧田、“聚寶盆”,許多地方已初步建成美麗富饒的魚米之鄉。

    沿海防護林體係建設結合區域綠化美化,加快了城鄉綠化一體化進程,城市園林化、通道林陰化、庭院花果化,極大地改善了沿海地區的人居環境,促進了人與自然和諧。如浙江寧波市的農田林網化率達98%,路、溝、河、渠綠化率95%,村鎮綠化率35%,建成了一批花園式工廠和單位,呈現出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嶄新風貌。

    沿海防護林體係內涵豐富

    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新的曆史時期,沿海防護林體係建設步入了快速發展軌道,發揮了顯著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自2001年二期工程實施以來,截至2004年底,共累計完成營造林871.95萬畝,完成低效防護林改造102.3萬畝。森林覆蓋率已由24.9%提高到了35.5%,增加了10.6個百分點。多林種、多功能的沿海防護林體係基本框架基本形成。

    森林和濕地保護力度加大,生物多樣性不斷豐富。截至2004年底,沿海地區共有7塊國際重要濕地,建立濕地自然保護區90個,自然保護區麵積達543萬公頃,一大批瀕危物種得到有效保護,野生動植物種群數量明顯回升,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

    林業產業促進了區域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各省(區、市)在大力營造防護林的同時,注重調整林種樹種結構,因地製宜發展用材林、薪炭林、經濟林,不僅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而且提供了木材、薪柴及幹鮮果品等林副產品,培育了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成為農民致富的有效途徑。據統計,2004年沿海11個省(區、市)的林業總產值已達2854.44億元。浙江省2004年林業總產值達870億元,有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帶動了農民增收。廣西建起了以良種桉、良種相思為主的漿紙原料林基地。

    依托森林資源建立濱海森林公園,促進了沿海旅遊業發展。目前沿海地區已建立各級森林公園206個、麵積972.8萬畝,已成為人們休閑度假的旅遊勝地。

    一個個林帶縱橫、綠樹成陰的新港城和灘綠水秀的海濱公園促進了沿海地區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天津市新港開發區把營建防護林體係建設作為改善投資環境,吸引外來資本的重要硬件和基礎,其生態和社會效益最終轉化為經濟效益,形成沿海防護林體係建設的新特色。

    沿海防護林外延擴張

    黨和國家領導人曆來關心沿海地區的防災減災和人民財產安全。早在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萬裏等中央領導先後就沿海地區防護林建設作出重要批示。印度洋海嘯發生後,溫家寶總理、回良玉副總理明確指示,要求抓緊編製《全國沿海防護林體係建設工程規劃》。

    《規劃》提出,“切實保護好自然生態。加強自然保護區、重要生態功能區和海岸帶的生態保護與管理,有效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自然生態恢複。”

    《規劃》提出,以增強沿海防護林體係維護國土生態安全、抵禦海嘯和風暴潮等自然災害的能力為核心,以保護現有森林資源為基礎,以海岸基幹林帶建設和紅樹林為主的消浪林帶建設為重點,以體製創新、機製創新和科技創新為動力,調整工程布局,鞏固現有成果,擴大覆蓋範圍,充實建設內容,提高工程質量,確保防護效益,促進自然生態恢複,全麵推進沿海防護林體係快速、健康發展,努力構築我國海疆多元化、多層次的,結構穩定、功能完善的防護林體係,為沿海經濟社會的發展創造良好的生態環境,為人民安居樂業構築穩固的綠色屏障。到2015年,沿海地區森林覆蓋率達到37.3%,林木覆蓋率37.8%,基幹林帶達標率92.3%,紅樹林恢複率95.1%,造林成活率85%以上,造林保存率90%以上,農田林網控製率85.0%,村屯綠化率90.0%。

    《規劃》提出,通過工程建設,在沿海地區基本建成生態功能穩定、防災減災效果顯著的生態防護林體係,實現從層次相對單一的基幹林帶向濱海濕地、基幹林帶、縱深防護林多層次的綜合防護體係方向擴展;從一般的防風固沙等防護功能向包括增強應對台風、風暴潮等重大的突發性生態災難在內的、相對鞏固完善的多功能防災減災能力的方向擴展;從傳統的防護林體係建設向包括鄉村綠化在內的良好人居環境和林業現代化的方向擴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