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貴州遵義退耕還林“退”出竹茶兩大產業
春天,正是栽竹的好季節。近日,記者來到竹鄉赤水采訪,赤水市寶源鄉寶源村村民李玉明正忙著在自家的責任田裏栽竹。老李告訴記者,他家從2001年起就開始退耕還竹,現在有10畝竹林,竹子給他家帶來了一年比一年多的收入。站在李玉明的田裏舉目四望,山下萬頃竹海,波濤起伏,一派好風光。
“遵義有兩片綠色的海,一片是黔北西部的竹海,一片是黔北東部的茶海,”遵義市林業局副局長袁興說:“是國家退耕還林的好政策,成就了遵義的竹海和茶海。”
2000年退耕還林之初,遵義市就提出一定要充分考慮退耕農戶8年後的生計問題,要通過退耕還林“退”出一兩個產業來,真正做到“退得下、還得上、穩得住、不反彈、能致富”。在具體的操作過程中,遵義推出了退耕還竹、還茶、還藥、還草、還果、還桑等六種退耕模式。
8年後的今天,遵義退耕還林實施的竹、茶、藥、草、果、桑,已在黔北高原長成片片綠色。8年來,遵義退耕還林376.5萬畝,全市森林覆蓋率提高了8個百分點。
作為遵義退耕還林的兩大亮點,遵義西部的竹海和東部的茶海,已經成長為新興產業,廣大退耕農戶通過種竹、種茶,逐步走上了一條綠色的致富路。
遵義的同誌說,退耕還林“退”得山清水秀農民富,“退”出了一片新天地。
農民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
從國酒茅台產地仁懷市茅台鎮沿赤水河順流而下,直到赤水市區,兩岸翠竹成林,一路青山綠水,處處風景如畫。遵義市委副巡視員黃天俊說,這就是遵義市在退耕還林中打造的“三百裏竹廊”。
遵義的“退耕還竹”當年曾得到了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家副主席胡錦濤的讚許。2000年3月7日下午,胡錦濤來到出席九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的貴州代表團,與大家一起審議政府工作報告,聽取時任遵義市市長傅傳耀談到退耕還林不僅可以退耕還林還草,而且還可以根據遵義實際情況“退耕還竹”的發言後,胡錦濤讚許道:“這是一個好思路,如果措施得力,不但效果好,而且有效益。”隨後,遵義啟動了“百萬畝造竹工程”。
實施“百萬畝造竹工程”期間,以竹子為原料的黔北20萬噸竹漿林紙一體化工程在赤水開工建設,赤水掀起新一輪造竹高潮,赤水30萬百姓“退耕還竹”的積極性空前高漲。
2000年以來,赤水退耕還竹60多萬畝,竹林麵積由過去的50萬畝猛增到目前的114萬畝。去年9月,森林覆蓋率高達74%的赤水再次入選“中國竹子之鄉”。
如今,赤水漫山遍野長滿的竹子,成了農民增收致富的“綠色銀行”。赤水市大同鎮天橋村村民黃恩貴前不久接受新華社記者采訪時說,2001年以來,他家借助國家退耕還林政策栽了100多畝竹子,靠編竹席、賣竹原料和賣竹筍等,全家去年收入超過5萬元。他所在的天橋村,2000多村民家家種竹,人均竹業年收入1200元。
前年年底,竹漿林紙一體化項目開秤收竹,竹農嚐到了造竹的甜頭。業內人士粗略給記者算了一筆賬:竹漿廠每年需要原料竹80萬噸,以每噸300元計,竹農僅此一項一年就可收入2.4億元。竹農“扛著竹子奔小康”的願望正在竹鄉大地變成現實。
“隨著竹業產業鏈的不斷延伸,赤水竹產業的發展正勢如破竹。”赤水市委書記穆嶸坤告訴記者,赤水竹業已形成竹建材、竹工藝品、竹生活用品、竹筍加工、竹造紙5大係列250多個品種,全市有83家竹加工企業。去年,赤水的竹業綜合收入達10.8億元,竹產業已成長壯大為赤水經濟的支柱產業。
8年過去,“三百裏竹廊”正在長江上遊形成一道綠色屏障,水文部門連續幾年對赤水河的監測表明,赤水河逐漸變清,含沙量逐漸減少,2000年赤水市境內河段的含沙量高達每立方米9千克,2006年下降為每立方米不到1千克,每年排入長江的泥沙量減少了近500萬噸。
“三百裏竹廊”建設,使三百裏赤水河成了生態旅遊的綠色畫廊、不買門票的景區。旅遊部門的同誌說,“用綠色的竹子對三百裏赤水河兩岸進行整體包裝,極大提升了這條旅遊線的品位。”如今,仁懷——習水——赤水這條遵義旅遊的黃金線,正吸引著越來越多的遊客。
建設百萬畝茶海
走進遵義東部的湄潭、鳳岡,又是另一種綠色的景象。在湄潭縣興隆鎮大廟場村,連綿不斷的山間呈現出片片翠綠。曾經被當地農民稱為“海拔一千二,出門盡是山,包穀水稻長不好,窮了一輩又一輩”的大廟場村,如今已是湄潭縣5個茶葉產業帶之一的雲桂山生態茶葉產業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種茶大戶曾憲祿告訴記者:“這裏海拔高,種包穀水稻的產量比起平坦的地方要低一半,以前種的糧食隻夠自家用,一年忙到頭,兜裏沒什麼錢。2002年,政府號召搞退耕還茶,我想自己種了這麼多年的糧食也賺不了錢,還不如大起膽子把耕地種成茶。”就這樣,曾憲祿在退出的15畝耕地裏種上了茶,上前年開始有了效益,每畝地茶青年純收入達4000多元。
像曾憲祿這樣的農民在湄潭縣有4000餘戶,2002年以來,他們退耕還茶的麵積達3萬畝,這3萬畝茶園將近占湄潭縣現有投產茶園麵積的一半。
“退耕還茶給農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效益,讓農民種茶的積極性高漲,茶園麵積從2003年以來,以每年2萬畝的速度增長,注冊的茶葉加工企業也從2002年的3家增加到現在的29家。”湄潭縣茶桑事業局副局長何義龍告訴記者,“去年省裏的豐產茶園建設項目給了縣裏5000畝的指標,每畝補助200元給茶農購置農藥、化肥、殺蟲燈,我們退耕還茶的雲桂山和龍鳳村兩地茶園正好符合要求,茶農又可以得實惠了。”
曾經承包荒山“發展經濟”而沒有產生經濟效益的鳳岡縣田壩村村民孫德禮,在2005年實施的退耕還茶中,退出的100多畝地全部種上茶,依托茶園建起了仙人嶺有機茶葉有限公司。現在公司的年產量200多噸,產值500萬元以上,公司新發展了1000多畝茶園,聘請100多名農民管理,農民月收入近千元。
鳳岡縣素有“中國富鋅富硒有機茶之鄉”之稱,有8.5萬餘畝茶園,去年茶葉總產量1758噸,總產值6000多萬元,茶農戶均純收入2600元。
在許多人眼中,遵義東部的湄潭、鳳岡等內陸山區,礦產資源貧乏、工業經濟薄弱,既沒有沿江、沿邊、沿海的優越地理條件,也沒有鐵路、航空、水運編織的現代交通網絡,發展經濟“步履艱難”。如今,這裏的好山好水孕育出的得天獨厚的種茶的自然生態優勢,用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著名茶學專家陳宗懋教授的話來說,是種茶“金不換”的好地方。
鳳岡縣2005年實施了6000畝退耕還茶,如今早已沒有了退耕還茶的指標,一位機關幹部不無遺憾地說:“退耕還茶搞晚了,當年要是思想再解放一些,步子再邁大一點,今天的產業優勢就更明顯了。”現在,鳳岡縣開展了退耕還林結構調整,對退耕還林效果較好而又適宜種茶的地方實行林下套茶,退耕還林效果較差的改種茶葉,每畝地種苗補助210元,今年預計栽茶1.2萬畝。
去年金秋十月,從北京舉行的第四屆中國國際茶業博覽會傳出喜訊:大會評出的12個金獎中,貴州獲得4個金獎、1個銀獎,這4金、1銀全部出自湄潭、鳳岡兩縣,展示出遵義茶業發展的巨大潛力和廣闊前景。
也就在去年10月,遵義市作出了建設百萬畝茶海的決策,遵義茶產業迎來了大發展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