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浙江七成竹林受災 林業專家“開方”為農民支招
今年的雨雪災害給全省竹林帶來重大損失。連日來,筆者在浙北、浙西南、浙東等地看到,大片竹子倒伏、折斷、甚至開裂。據浙江省林業廳統計,全省1120萬畝竹林,受災麵積達751.1萬畝,占全省竹林的2/3,直接經濟損失達30億元。受災後的竹林該如何管理?如何盡量挽回經濟損失?筆者走訪了省林業廳有關專家。
專家說,降雪和低溫天氣對當前竹子出筍不利,造成出筍產量明顯下降,特別是雷竹和早園竹;竹子受雪壓發生大麵積倒伏、裂開或折斷,使得竹材產量降低,質量差,影響了竹材的市場供應量;今年本是毛竹大年,受雪災影響,毛竹的出筍產量和質量會降低,同時造成挖掘冬筍春筍困難,影響行鞭和來年筍竹產量。
專家建議,對遭受雪壓、凍害的竹林要進行科學救護和重建,力爭把災害造成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
不要立即砍伐或清除
壓彎、壓倒的竹子,不要立即砍伐或清除,應該留15節以上的枝條,砍去竹梢,進行扶直、培土及施肥,自然留養在林地裏,以製造和供應養分,等到來年春筍成林後再予以清除,這樣可以使新竹生長,快速成林。對於竹竿部分已經折斷的光杆毛竹和竿柄處已斷的母竹,可砍去利用。
護筍養竹有講究
為恢複竹林,要盡量保護留養冬筍,不要濫挖,但可及時挖掘淺鞭筍、露頭筍,增加經濟收入。同時,要禁止大量砍竹,以利於已孕育筍芽的正常生長。豐產毛竹林的護筍養竹應做到少挖、慎挖冬鞭筍,保護春筍,合理疏筍,及時挖退筍,留養小年筍。夏、秋季節(6~9月份),要少挖鞭筍。有時鞭梢在土壤淺薄或土壤板結的竹林中,少數會鑽出地麵,形成跳鞭,應加以保護,使之免受損傷。春筍期間(3~5月份)應加強竹筍管護,早期筍和中期筍成竹率高,質量好,應盡量少疏多留養,後期筍成竹率低,應多疏少留,及時挖去加工利用。對於筍用毛竹林,淺鞭冬筍會被凍害,但是較深的冬筍不受損害,可以在林地全麵墾複挖冬筍,減少雪災造成的冬筍經濟損失。
及時施肥很重要
毛竹林在4月初開始出春筍,在出筍前一個月施筍前肥,對促進出春筍效果非常明顯。由於受災竹林較多母竹損害,會造成竹林養分不足,每畝施用15至25公斤尿素作筍前肥,促進竹林多出春筍,多長新竹,多留筍養竹,補充母竹數量,以提高春筍和竹材的產量。
結構調整水肥管理要跟上
通過竹林結構調整、竹林水肥管理、竹鞭生長調控、適當竹林培土、合理挖筍砍竹、鉤梢、毛竹一竹三筍等豐產技術的推廣應用,增加土壤肥力和利用率,從而促進低產毛竹林向豐產、高效竹林發展,提高竹林經濟效益。為使竹竿通直,防止雪壓、風倒,毛竹必須鉤梢。鉤梢時一定要注意保留適當的留枝盤數。一般最好不要超過竹冠全長的1/2,每株留枝不少於12盤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