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林業信息>詳細內容

林業信息

應對變化:山區氣候變化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佚名 發布時間:2007年12月12日 閱讀: 字體:【】 【

    今天(12月11日)是第五個“國際山區日”,主題是“應對變化:山區氣候變化”。旨在突顯山區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的重要地位。

    “國際山區日”作為聯合國一個特殊的紀念日,它的發起可以追溯到1998?年11月的聯合國大會,在這次大會上,聯合國將2002年定為“國際山地年”,以強調山地生態係統在提供諸如水資源、森林產品等物資,以及提供生物多樣性的稀有物種保護區、碳和土壤營養物的儲存地、旅遊場所等方麵的重要作用。隨後,在2002年即“國際山地年”,聯合國大會指定從2003年起的每年12月11日為“國際山區日”,同時把聯合國糧農組織指定為國際山區年的領導協調機構並被委任負責組織國際山區日的紀念活動。

    為了突出全球山區生態係統的重要性,不斷提升對山區社會獨特需求的重視,每年的“國際山區日”都有一個鮮明的主題。2003年12月11日作為第一個“國際山區日”,以“山區:水源地”為主題,突顯了山區作為“自然水塔”的重要地位;2004年以“和平:山區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為主題,強調了“和平”對山區可持續發展的重大意義;2005年以“旅遊:減緩山區貧困”為主題,突出了“旅遊”在減緩山區貧困中的重要作用;2006年以“為了更好的生活,經營管理好山區生物多樣性”為主題,闡明了維護“山區生物多樣性”與人們構建美好生活的生態關係。

    麵對全球氣候變化的宏觀背景,以及山區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的特殊地位,2007年“國際山區日”的主題被定為“應對變化:山區氣候變化”。

    全球氣候正在經曆一場以變暖為主要特征的顯著變化,已引起了國際社會和科學界的高度關注。1988年11月,世界氣象組織(WMO)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聯合建立了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就氣候變化問題進行科學評估。在IPCC的積極推動和倡議下,1990年12月21日,聯合國第45屆大會通過了第45/212號決議,決定設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政府間談判委員會,正式啟動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簡稱《氣候公約》)的談判進程,並於1992年6月4日在巴西裏約熱內盧舉行的聯合國環發大會(地球首腦會議)上正式通過了《氣候公約》,中國也於本次會議期間批準簽署了《氣候公約》。

    《氣候公約》是世界上第一個為全麵控製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以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給人類經濟和社會帶來不利影響的國際公約,也是國際社會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問題上進行國際合作的一個基本框架。《氣候公約》於1994年3月21日正式生效。目前共有189個國家和區域一體化組織(歐盟)成為《氣候公約》締約方。締約方每年都召開會議,自1995年3月28日首次締約方大會在柏林舉行以來,第二次至第十二次締約方大會依次分別在日內瓦、京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波恩、海牙、馬拉喀什、新德裏、利米蘭、布宜諾斯艾利斯、蒙特利爾、內羅畢等地舉行。其中,1997年12月1日至11日,在日本京都舉行的第三次締約方會議(又稱京都會議)上製定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簡稱《京都議定書》),是第一個為發達國家規定了量化減排指標的國際法律文件,規定:發達國家在2008~2012年內要將其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排放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減少5.2%,而對發展中國家未規定減排義務。《京都議定書》就減排途徑提出了三種靈活機製,即清潔發展機製(CDM)、聯合履行(JI)和排放貿易(ET)。《京都議定書》於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目前共有129個國家和區域一體化組織批準了《京都議定書》,中國政府也於2002年正式批準簽署了《京都議定書》。

    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國際社會主要從減緩變化和適應變化兩個方向采取了一係列綜合措施。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減、限排和碳彙作為減緩變化和適應變化的首要政策措施,大多數《氣候公約》締約國都選擇了清潔發展機製(CDM)、聯合履行《公約》(JI)、排放貿易(ET)等現實的實現途徑,並采取了積極行動。但由於履行《京都議定書》減排義務事關各國的能源生產和消費,歐盟因其清潔能源在本國能源構成中比例較大,並擁有先進的環保技術和較充足的資金,極力要求立即采取較激進的減、限排溫室氣體措施。而以美國和澳大利亞為代表的能源消耗大國或溫室氣體減排壓力較大的發達國家,由於擔心減排行動對本國經濟造成過重負擔,反對立即采取減、限排措施。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的發展中國家,對氣候變化問題給予了高度重視,成立了國家氣候變化對策協調機構,並根據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采取了一係列與應對氣候變化相關的政策和措施,作為履行《氣候公約》的一項重要義務,中國政府還專門製定了《中國應對氣候變化國家方案》,明確了到2010?年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目標、基本原則、重點領域及其政策措施。

    隨著人們對全球變化的日益關注,山區作為影響全球氣候、全球水循環及全球生物多樣性等方麵的特殊區域,自然成為國際社會和科學界關注的焦點。在《21世紀議程》中,山地/山區受到了特別的重視。並在第十三章中專門論述了這一問題:“山區環境對於維係全球生態係統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但全球許多山地正隨著土壤惡化、山體滑坡、生物物種的銳減及基因多樣性的減少而退化。因此,山區資源的合理管理和人類社會經濟的發展是我們目前所麵臨的當務之急。”2002年聯合國國際山區年的成功舉辦,提高了世界範圍內對山區重要性的認識,促成了在78個國家建立國家委員會,並通過加強結盟推動建立了國際山區可持續發展夥伴關係,在山區被稱為“山區合作組織”。此外,有關山地/山區的研究也得到了很多國家、研究組織以及研究者的重視。國際上最重要的全球變化研究計劃——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與全球環境變化的人文因素計劃(IHDP)聯合全球陸地觀測係統(GTOS)發起了“全球變化與山區”的山地研究倡議。

    山區/山地生態係統作為陸地生態係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山地生態係統的特殊生態功能主要表現為:保持土壤養分和結構,防止土質惡化(特別是對山區十分有益);使土壤養分向下遊移動(上遊減少,下遊增加);避免或減輕由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如洪水、滑坡、雪崩(山區和下遊地區都受影響);創造優美的自然環境(這不僅使當地人和那些依賴旅遊的國家獲益,還使外地遊客受益);維持生物多樣性(使本地受益,也因其存在價值和生物潛能使其他地區受益);水、碳和土壤養分的循環、儲存(從全球的角度來講,這是很重要的)。大量的科學信息表明,相對於過去的一千年,現代全球環境變化得更快、更為深遠。而且,全球環境變化對於不同地區的影響也有著很大的差別。山區由於其高度梯度差異,往往對環境變化的反應最敏感,受環境變化的影響最強烈,甚至常常還會加劇和改變由於氣候變化對水循環及物種分布的影響。因此,山區/山地生態係統的良性發展不僅對於保持良好的山地環境和山地產出等功能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從全球角度而言,山地生態係統在碳、氮元素和水循環、物資供應等方麵的作用也尤為突出。同時山地生態係統也為開展全球變化科學研究提供了最佳的場所和對象。

    地球表麵大約有1/4是山區,全世界有1/10的人口居住在山區,其中大約有5億的山地居民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占世界山區人口的80%),而且約有1/2人口的衣食來源依靠山區。同時,山區還是世界主要河流的發源地,是生物多樣性最集中、最豐富的區域,是各類礦產資源最豐富的蘊藏區。可以說,科學維係好山區/山地生態係統,合理管理好山區各類資源,事關人類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大局。

    中國是一個山區大國,山區麵積占國土總麵積的69.2%。全國2854個行政縣(區)中有1424個是山區(丘陵)縣,其中,有496個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520個是少數民族縣。山區擁有全國56%的人口,擁有全國90%以上的森林和水能資源、54%的耕地資源和50%以上的草地資源。分布在我國的一些高原和高山對全球氣候係統有著重大影響。如:有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就與中國三大氣候區(東部季風區、西北幹旱區及青藏高寒區)的形成有著直接關係。當前,在我國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新的發展階段,山區的經濟狀況、社會狀況及生態環境狀況如何,直接關係到整個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全局,關係到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的大局,關係到國土生態安全和全社會生態文明建設。中國山區在整個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行動中也將發揮特殊而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