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行業動態>詳細內容

行業動態

竹纖維:別把“寶貝毀了”

來源:中國紡織服裝網 作者:佚名 發布時間:2007年10月29日 閱讀: 字體:【】 【

  真假產品
  雖然盛夏已經退場,但是在京城的商場、超市、家居用品店還是隨處可以見到竹纖維產品的影子。竹纖維毛巾、床上用品、涼席、襪子、男女內衣…… 從紡織品到服裝,竹纖維已經大範圍的覆蓋了。而且,筆者在走訪中發現,凡是竹纖維產品出現處,總有專門的“推銷員”出沒,連超市也是如此。當記者不過在北京美廉美超市某分店的竹纖維涼席前稍一駐足,立馬就有推銷人員前來講解。當筆者問到:現在夏天都過了,這竹纖維涼席還賣得動嗎?推銷人員馬上說:賣得動,賣得動,這竹纖維的跟別的不一樣,冬暖夏涼,而且絕對天然,對人健康…… 也許這種“推銷”司空見慣,但是筆者也感到一種莫名的傷感:如果真是好產品,也讓這樣的宣傳給毀了。

  而且,在記者詢問其竹纖維為何物時,幾乎沒有“推銷員”說得清楚,有的說“是竹子做的”,有的說“國外最新研製的新麵料”,有的說“我也不清楚”…… 回答最全麵“最專業”的是君太百貨的一位售貨員,據她稱,“竹纖維是現在最時髦新型纖維,就是把竹子打成竹漿,通過抽絲抽出竹纖維,再捋成線,最後織成布。”但是這位似乎頗具專業性的售貨員卻透露,竹纖維產品
根本不好賣,她說她在整個夏天也就賣了十幾套床上用品,而夏天還算是竹纖維產品的銷售旺季。

  真賣的好還是假賣得好,隻有商家自己心裏最清楚。據記者了解,國內某著名竹纖維服飾生產廠家連續多年在西單商場開設專櫃,從新聞發布會到展場整體裝飾,年都不惜血本為竹纖維產品宣傳,但是銷售卻一直並不令人滿意。該業老板張總認為,消費者對竹纖維的認知程度不夠是銷售不旺的主要原因,竹纖維產品與其他普通纖維紡織品相比,價格偏高,一般民眾還不能接受。但是,張總認為,隨著產業發展的持續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上兩種情況都能得到改善,最可怕的假產品亂市,目前竹纖維產品難有固定消費群體或者消費群體難以擴大的主要原因在於假貨侵害。

  據“中國質量萬裏行”行動小組在日前針對竹纖維產品的專門調查顯示,市場上存在著不少“假竹纖維”產品,其中不乏大牌、名牌廠家所生產的“竹纖維”產品。調查發現,售價幾百元上千元的竹纖維產品往往標注“100% 竹纖維”,但是卻含量遠遠不足甚至根本不含真正意義上的竹纖維。由上海羅萊家用紡織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羅萊貴族型竹纖維涼席三件套”,售價1160 元,標為100% 竹纖維,經檢測為“再生纖維素纖維”,而深圳富安娜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富安娜竹纖維雙人毯”,麵料成分標注為“再生纖維素纖維”,實際卻是“粘膠纖維”。到底什麼才叫竹纖維?“再生纖維素纖維”、“粘膠纖維”跟判斷竹纖維的真假又有怎樣的瓜葛?什麼是假貨?什麼才是真貨?跟定義有關還是跟約定俗成有關?

 

  真假無據辨?

  如何判斷竹纖維的真假?記者曾就這一問題問過多業內人士,有的諱莫如深“不好說”等,有的不知所“憑感覺”等,有的隻說:認準我們的商標。事實上,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根本不能作為判斷的標準,隻有品的特性能得到確認,才可以正確判斷某一產品。北夢狐服飾科技有限公司的董事長張士軍表示,判斷假竹纖維一是用手摸,竹纖維柔軟光滑,尤其特別光滑,二是用水沾,一般竹纖維不如棉麻等產品容易被水滴弄濕,但一旦浸入水中,又比其它紡織品更容易下沉,三是用火燒,真的竹纖維產品比其他紡織纖維燃燒得更快。他認為第三點最有力。這三點中,第一點比較模糊,於目前商家並沒有提供相應條件,如試用布料等,第二、三點條件限製也並不實用,尤其是用火燒這一著,試誰會買衣服先燒一塊呢那麼竹纖維產品的真假就簡直無據可依了嗎?事上,業內人士對於什麼是真竹纖維,什麼是假竹纖維心裏跟明鏡似的。在業內,真假竹纖維簡單到可以用“原纖維”和“竹漿纖維”來區別。竹原纖維是利用物理方法將竹材中的木質素、蛋白質、脂肪、果膠等分離,再從中提取竹纖維。竹漿纖維即竹漿再生纖維,是利用化學方法,製成竹漿再進行噴絲而成,是采用了天然材質的化學纖維。

  據上東華大學鬱崇文教授介紹,竹原纖維開發的展品主要產品有純竹原纖維高支細薄織物、提花織物、色織物、斜紋織物、牛仔布;竹原纖維與棉粘膠交織、混紡係列產品, 產品包括彈力織物、竹節方平織物、斜紋牛仔織物、裝飾用麵料等;竹原纖維與棉、滌交織混紡的係列襯衫麵料;竹原纖維與絹絲、Tencel、M o d a l 混紡的針織、機織係列高支細薄高檔產品。利用竹原纖維麵料, 已設計製作出了休閑西服、休閑夾克、襯衫、T 恤衫、貼身衣物、各種女時裝、床上用品、毛巾、浴巾、襪類等。竹漿纖維主要應用在服用、衛生材料、洗浴用品、非織造布、製作床上用品等。目前市場上的產品大多數為竹漿纖維產品,業界也心照不宣的將竹漿纖維產品作為竹纖維產品宣傳。事實上,國家對竹纖維雖無單獨專門的標準出台,但是從關於紡織品的標準中不難看出,隻有竹原纖維可以稱竹纖維,而竹漿纖維應標注竹漿粘膠纖維。根據國家標準G B11951-1989 紡織品天然纖維術語的”主題內容與適用範圍”之規定,天然植物纖維是從植物上取得的纖維的總稱,可分為種子纖維、韌皮纖維、葉纖維、果實纖維。例如棉纖維是從棉屬的各種棉植物的種子上取得的纖維;亞麻纖維是從亞麻植物的莖部取得的纖維;椰殼纖維是從椰子外殼部取得的纖維。從上述國家標準中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竹纖維應該是從竹子的葉部或莖部取得的紉皮纖維。

  如果竹纖維被定義為天然纖維,那麼竹漿纖維冒著“竹纖維”之名,就存在誤導。關於竹纖維產品的頻頻投訴,也顯示了消費者的懷疑態度。事實上,竹纖維的標準到底是什麼,竹原纖維和竹漿纖維到底有什麼區別,天然和再生之間有何不同,這些原本是可以開誠布公的,並非不是天然纖維消費者就不買了。對於消費者來說,關注的還是最終產品的使用感覺,為了達到誇大其詞的宣傳目的而偷換概念,這種受騙的感覺也許才是最終傷害消費者也傷害產業發展的。

  “別毀了寶貝”

  “別毀了寶貝”,這是西安工程學院姚穆教授在接受關於竹纖維采訪時候說的話。竹纖維的真真假假和對竹漿纖維的遮遮掩掩實際上體現了竹纖維產業的混亂和某種程度的不自信。竹原纖維和竹漿纖維各有優缺點,之所以竹漿纖維處處以“竹纖維”自居,一方麵,一字之差容易混淆概念,另外最被炒作看中的是竹纖維所具有的“天然”這一特性,把這一概念當作唯一的賣點,於是在產品宣傳中就把竹子的特性等同於產品特點,竹子的綠顏色、韌性、抗菌、除蟎、清熱、解毒、清香…… 能跟竹子聯係起來的都被用了個遍,進而延伸出“保健、健康”等吸引眼球的概念。“萃取天然精華”、“100% 純天然”、“生態環保”則千篇一律成了共同招牌。

  竹漿纖維克服了竹原纖維剛性大、硬挺等點,韌性、耐磨性、強度、可紡性都強於竹原纖維,但是由於竹漿纖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化學品,對環境產生嚴重汙染,同時也由於化學藥劑的使用破壞了竹纖維的天然特性,環保性、保健性弱於竹原纖維。姚教授呼籲,應大力發展竹原纖維而非竹漿纖維,據他了解,竹原纖維麵臨的關鍵技術問題已在上海某企業得到突破,但是該廠家並沒有投放市場,原因就在於怕投放市場以後引起跟風吵作,一哄而上,反而毀了產業。說實在的,目前關於竹纖維的宣傳,內容雷同,方式也沒有新花樣,圍繞“健康、生態、自然、冬暖夏涼……”年複一年的宣傳,卻沒有給消費者一個清晰的概念,“麵麵俱到”的“優點”讓消費者產生了懷疑。


  “一哄而上、過度炒作、低價競爭這樣的惡性循環要盡量避免出現在竹纖維發展的過程中,否則真是毀了好寶貝了。”姚穆說。其說竹纖維的技術問題和標準製定目前需要破,不如說竹纖維產業界持有健康理性態度有序發展更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