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衢江竹業現代經營促進林地流轉
引進竹業科技協作 實行產業技術首席專家負責製
衢江竹業現代經營促進林地流轉
本報訊 記者李瑞林 通訊員何仁華報道 自從做了竹林高效經營示範戶,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區雙橋鄉鄭紅炎便成了周邊群眾學習效仿的榜樣。鄭紅炎的200平方米竹林去年產冬筍28.5公斤,比往年增加了近兩倍,春筍出產提早5天,筍期延長12天,產量增加一倍多。
鄭紅炎不僅帶動了本村的10多家農戶,鄰近的太真、杜澤等鄉鎮還請他為竹農上課介紹經驗。一位遠在百裏外的親戚正月拜年時,看了他的竹山、聽了他的介紹,也回去在自己的竹山上進行試驗。
鄭紅炎是衢江區推廣毛竹高效經營技術,在重點竹區鄉鎮建設了6個核心示範基地202個示範戶中的一個。通過引進竹林高效經營科技協作,實行產業技術首席專家負責製,竹業先進實用新技術、新成果在當地得到迅速有效的推廣應用,衢江區竹產業發展走上了規模化、集約化、市場化發展的現代經營之路。
衢江區林業局局長周柏青將衢江區竹業的變化總結為“五個一”:引進一項成果、聘請一位專家、建設一批示範、構建一個體係、搭建一個平台。2004年起,衢江區與浙江林學院進行科技合作,引進《毛竹筍竹林高效經營關鍵技術集成與產業化》成果,重點推廣應用配方施肥、挖溝引鞭、蓄水灌溉三項關鍵技術。聘請浙江林學院金愛武教授作區政府竹產業高級顧問,實行產業技術首席專家負責製,為全區竹林資源工作提供技術支撐。在重點竹區杜澤鎮梭鋪村、雙橋鄉田蓬村等建設了6個核心示範基地,建立了以示範戶為主體的區、鄉、村、戶四級林業科技推廣體係。
“竹林高效經營還搭建一個推進林地合理流轉的平台。”周柏青說,竹林高效經營的高效益,吸引了各地的資金、技術、人力參與竹林資源培育和產品開發,逐步擺脫有山沒人管、有人沒山管的兩難困境,使竹產業發展逐步走上規模化管理、集約化經營、市場化運作的可持續發展之路。
在衢江區,龍遊客商葉德寶2004年起在舉村鄉承包了1000多畝山林,當時山上僅有不到200畝荒蕪竹林,每畝立竹量不到50株。兩年多時間,他投資80多萬元,不僅對原有的低產竹林進行撫育改造,還新種植毛竹林500畝,目前原有的200畝低產竹林麵積已擴展到300畝,畝立竹量增加到了110株。2005年他又投資160多萬元,在山下辦起了毛竹加工廠。
目前,衢江區有近4萬畝低產竹林得到合理有效的流轉,經營水平大幅度提高,承包經營千畝以上的大戶有10多個,有的經營大戶還在山下辦起了加工廠,真正走上了山上建基地、山下搞加工、山外拓市場的產業化發展之路。
衢江區現有竹林總麵積40.3萬畝,居浙江省第五位,有毛竹林麵積36.1萬畝。竹林培育促進了全區竹加工業的發展,共創辦各類竹加工企業241家,竹產品加工專業戶3000多戶。2006年實現竹業總產值7.9億元,其中一產產值2.33億元,加工業產值4.93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