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動態
中國竹地板力避重蹈木地板“覆轍”
中國自加入WTO之後,頻頻遭受國外的專利大棒。近一段時間以來,地板業不斷遭受到專利侵權指控。在木地板337調查失利之後,竹地板將怎樣避免侵權指控的危機?
紛爭迭起,中國地板業正經受著入世以來最嚴峻的挑戰。繼中國木地板企業遭遇美國337調查之後,美國某些企業又將矛頭轉向中國竹地板產品。麵對突如其來的專利大棒,中國竹地板企業將何去何從?
橫遭指控聯名抵製
日前,美國一家名為Teleren的貿易公司向中國公司生產並出口至國外的竹地板產品的經銷商散發函件,指控上述竹地板企業的產品侵犯美國第5543197號專利權及在其他國家的同族專利權。對此,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竹材專業委員會聯合國內23家竹地板企業,4月5日在各大網站發表中英文聲明,要求美方立即停止散發該種函件的不正當威脅行為。
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竹材專業委員會在聲明中表示,竹材專業委員會早就全麵分析了美國第5543197號專利及在其他國家之同族專利的詳細內容,並且查實完成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的美國第5543197號專利的專利申請日為1994年2月18日。竹材專業委員會同時進行的相應專利檢索清清楚楚表明:僅僅中國專利局1989年11月22日授權的第88102689.1號“一種竹膠積成板的製造方法”中國發明專利(由中國龍遊縣壓板廠1988年5月3日提出專利申請),就與該美國第5543197號專利屬於同一技術方案。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部為規範竹材重組材類產品的質量,於1992年9月9日頒行的包含上述技術方案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林業行業標準LY/T1072-1992“竹篾積成膠合板技術條件”、LY/T1073-1992“竹篾積成膠合板物理力學性能測試方法”。該兩項標準實施10年後,重新修訂合並為LY/T1072-2002“竹篾層積材”標準,於2002年10月12日發布並實施。中國利用該技術方案生產竹材重組材類產品已有20多年的曆史,因此,竹材重組材技術在前早已屬於公知技術,重組竹地板隻是利用該技術生產的一種產品而已。1994年2月18日,美國第5543197號專利申請提出時,同樣的技術方案至少在前已在中國公開,該專利申請已經完全喪失了新穎性。無論根據美國的專利法,還是根據中國的專利法,或者根據其他主要國家(例如澳大利亞、西班牙、墨西哥等國家)的專利法,喪失了新穎性的技術方案即使被授予專利權,也是夾進去的“假性專利權”,依法應當宣告無效。
事實上,現在某些國外公司借以用來脅迫的美國第5543197號專利及其在世界各國的同族專利正是這樣一個實質上無效的、依法應當被無效的“假性專利”。因此,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竹材專業委員會聯合國內23家竹地板企業在各大網站發表中英文聲明,要求美方立即停止散發該種函件的不正當威脅行為。
全麵取證積極應訴
“目前,美國的企業已經看到這個聲明。”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采訪時,中國林產工業協會竹材專業委員會秘書長蔣身學表示,對方口頭回應將和竹材專業委員會將就此事進行具體協商。同時,竹材專業委員會也正在進行取證、搜集相關材料,積極應訴美國企業可能的侵權訴訟。
蔣身學表示,如果這次竹產品企業不進行積極應訴的話,將會給企業乃至整個行業帶來嚴重的影響。縱觀中國的家居產業,在竹地板企業遭遇知識產權糾紛之前,木地板企業早已首當其衝,且身陷專利官司的木地板企業損失慘重。2005年7月,美國UnilinBe-heer、荷蘭Unilin、愛爾蘭地板工業公司聯合向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ITC)提出申請,狀告中國18家地板企業地板鎖扣專利侵權,要求ITC展開調查,並對每家企業出口的地板按每平方米征收1美元的專利費。2007年1月16日,ITC做出最終裁決,判定中國企業敗訴。
而337調查究竟給中國木地板企業帶來了多大的損失?中國林產工業協會會長張森林表示,按照Unilin公司提出的要求和我國年出口美國地板2億平方米計算,相當於每年要增加2億美元的成本。盡管最終結果是一次性支付10萬至12萬美元的市場準入費,然後每銷售1平方米另付0.65美元的專利費。但對於中國企業來說,這仍然難以承受。
提高意識優化結構
另一方麵,337調查也正在促使中國地板界重視知識產權。
張森林表示,地板企業逐漸開始改變“明星+廣告”的銷售模式,他們把資金更多地用在了自主創新上。知識產權意識的提高促使地板企業有了這樣的轉變。但不僅是地板界,事實上整個家居行業都需要提高自己的知識產權意識。標致家具總裁孫守江表示,知識產權在文化領域、IT界已經受到普遍重視,但在家居行業卻一直備受冷落。他希望中國家居行業未雨綢繆,提高應對知識產權糾紛的水平。
麵對頻頻出現的知識產權糾紛,除了提高知識產權意識,還必須提高其應對知識產權糾紛的能力。張森林認為,最根本的還是要壯大企業規模。美國50%的市場份額大概由10家公司占有,在出現知識產權糾紛時,他們有實力來解決。在中國,一些大企業的市場份額加起來還不到10%,一旦出現知識產權問題,高額的費用和應訴力量都成了問題。可以說,知識產權糾紛主要針對的就是我國家居業中普遍存在的企業偏小的現狀。他指出:“現在,家居產業在不斷洗牌,有些小企業逐漸被淘汰掉了;我對此持審慎的樂觀態度,但仍然希望這個過程能夠更快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