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藤新聞
COP15“竹林生物多樣性生態經濟複合體及碳彙”主題邊會舉行
加拿大蒙特利爾時間12月17日,由國際竹藤中心主辦的以“竹林生物多樣性生態經濟複合體及碳彙”為主題的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第二階段會議邊會如期舉辦。邊會以線上線下結合方式召開,國際竹藤中心黨委書記、副主任尹剛強,國際竹藤組織副總幹事陸文明線上出席並作開幕致辭。
尹剛強表示,竹藤不僅為發展綠色產業提供了重要資源,而且為全球環境問題提供了一種基於自然的解決方案。中國政府與國際竹藤組織共同發起的“以竹代塑”倡議對於減少塑料汙染、應對氣候變化、加快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等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將極大促進在竹藤生物多樣性治理等方麵的國際合作交流,為實現雙碳目標、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發揮更大作用。
陸文明指出,竹藤對於生物多樣性保護至關重要,為多種野生和保護動植物、微生物等提供遮蔽保障和食物來源。竹子具有生長快、培育周期短、強度高、韌性好等特點,因此竹產品的發展潛力巨大,對於應對和緩解森林退化、生物多樣性喪失、全球氣候變暖、食物和能源短缺、沙漠化及環境汙染等全球環境挑戰具有積極作用。
邊會由國際竹藤中心研究員欒軍偉主持,共七位專家做主題報告:雲南省林業和草原科學院教授、雲南省叢生竹資源高效利用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楊宇明分享了中國西南和東南亞山區主要竹種的保護和利用狀況。國際竹藤組織南美區域辦事處主任Pablo Jacome介紹了厄瓜多爾亞馬遜河流域的竹林生態係統和生物為中心生態恢複的五個重要要素。中國國家大熊貓公園科研教育處處長張黎明向與會人員係統分享了中國四川大熊貓保護現狀、取得的成績和相關經驗。國際竹藤中心三亞研究基地副主任蔡春菊研究員利用竹林為基礎的農林複合經營技術貢獻中國鄉村振興做分享發言。國際竹藤中心研究員劉煥榮係統介紹了竹產品開發與利用相關技術以及“以竹代塑”的巨大潛力,為可持續發展提供了竹子解決方案。浙江農林大學周國模教授團隊以社區為例係統思考並分享了竹子應對和減緩氣候變化、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實踐。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生潘春豫介紹了開發竹林碳彙項目的可行性和方法學。國家林草局自然保護地管理司副司長周誌華在討論與評述階段對此次邊會的成功舉辦給予充分肯定,對國際竹藤中心聯合各單位組織此次分會表示感謝,並指出竹子毫無疑問可為可持續發展提供綠色解決方案,應該進一步加強對竹資源的保護、開發與利用。會議最後,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林學院副院長王光玉教授總結發言,他表示,竹子對於環境保護的貢獻非常重大,竹類植物生物多樣性保護與利用的研究對於促進植物多元化發展,推動生態平衡發展和實現環境可持續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邊會共40餘人現場參加,20餘人進行線上觀看。邊會涵蓋了竹林生態和碳彙、竹林複合經營、生物多樣性保育管理及應用、生態經濟複合體、緩解貧困、環境可持續發展等重點問題。
會議指出,竹林複合經營除空間上的綜合利用,還涉及時間、資源等方麵的綜合共享,從追求單一的竹林產品逐步轉向多元化竹林產品產出,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複合經營模式,提高竹林土地和空間資源利用率,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功能協同發展,是適應中國竹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會議強調,積極推動“以竹代塑”倡議,在堅持綠色和諧和可持續發展的前提下,努力實現竹林碳彙價值最大化,全方位推進竹林碳彙產業發展,更好發揮竹林資源在推動雙碳戰略目標、實現鄉村振興中的作用,為生態經濟複合體建設提供創新思路。
會議認為,竹林生態係統的和諧平衡,是發揮竹林在材料、水利、經濟、糧食、碳彙等領域作用的重要保障,也是充分體現竹林水庫、錢庫、糧庫、碳庫綜合功能的關鍵條件,在國家生態安全和人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圖為陸文明(左)和尹剛強(右)作線上開幕致辭
圖為欒軍偉進行現場主持
圖為專家(楊宇明、張黎明、周國模&梅婷婷、潘春豫)作線上報告
圖為蔡春菊(左)、Pablo Jacome(右)現場作報告
圖為王光玉作總結發言
圖為周誌華作會後評述
圖為邊會現場
圖為邊會現場
圖為邊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