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林業信息>詳細內容

林業信息

湖南:打造國家儲備林建設的全國標杆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 發布時間:2017年11月02日 閱讀: 字體:【】 【

  中國綠色時報11月2日報道(記者 焦玉海) 從啟動之初的鮮為人知,到現在社會關注的熱點,國家儲備林建設用了僅僅不到5年時間,目前已在全國27個省(區、市)如火如荼地開展。
  湖南是全國最早納入國家儲備林建設試點的省份,也是國家儲備林建設的重點省份。“建設國家儲備林,湖南具備得天獨厚的天時地利條件,具有許多其他省份無可比擬的先天優勢。湖南省林業廳黨組高度重視,將儲備林建設作為調整林分結構、精準提升森林質量的有力抓手,科學謀劃、全力推進。”湖南省林業廳黨組書記胡長清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將優勢轉化為勝勢,湖南致力於打造國家儲備林建設的全國標杆,“要培養百年千年大樹,為子孫後代留下寶貴的綠色財富。”胡長清說。
  引領
  這裏有可複製可推廣的樣板
  同樣一片森林,按照國家儲備林建設的標準,經過3年多積極的培育經營,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2013年10月,國家儲備林建設之初,記者曾經來到湖南省攸縣黃豐橋林場東坡工區采訪,那時的基地,每畝杉木仍然保存有60多株,剛剛套種的紅豆杉、閩楠等珍貴樹種,隱藏在林下高大的線蕨中,需要走到近處才能發現珍稀樹種孱弱的身影。
  如今,剛剛過去3年時間,記者再次來到這片儲備林:杉樹已經經過最後一輪間伐穩定在每畝30至40株,30年樹齡的杉木軀幹挺拔,仍是生長的壯年,每一株的蓄積量都超過1立方米,多的已經有1.4立方米。紅豆杉、閩楠等珍稀樹種一排排、一列列英姿颯爽,3年時間躥高了3至4米,生長速度絲毫不比杉木慢,當初包圍在周邊的線蕨如今早已不再是它們生長的威脅。湖南省林業廳速豐辦主任李書明頗為自豪地介紹,目前,東坡工區每公頃杉木活立木蓄積量達300立方米,達到歐洲的森林經營水平,楠木每年的平均高生長量在0.8米。
  “以前我們講萬元山,現在可以毫不誇張地講,我們東坡工區近300畝國家儲備林,每畝的收益都能達到10萬元。”黃豐橋林場場長郭文平說。
  從1996年大學畢業就一直從事營林工作的郭文平,接任黃豐橋林場場長的職務不足一年,他把建設國家儲備林、精準提升森林質量看作是林場的第一要務。“目前,林場該造林的地方都已經造上了,下一步最主要的工作就是精準提升森林質量。國家儲備林建設就是第一抓手,能夠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的有機統一。”
  2014年,按照國家林業局統一安排部署,湖南省在14個市(州)82個縣(市、區)劃定國家儲備林204.39萬畝,總量居全國第一位,目前已新建國家儲備林基地131萬畝。
  “黃豐橋是我調研見過的經營管理水平最高的國家儲備林樣板之一。”國家林業局速豐辦儲備林管理處處長李瑞林這樣跟記者評價,“也許,受製於光、熱、水以及土壤肥力、山勢等因素影響,並不是所有儲備林項目都能達到黃豐橋的經營水平,但是這裏就像一把標尺,提供了可複製、可借鑒、可推廣的國家儲備林建設模式。”
  創新
  產業資本進山入林的實驗田
  建設國家儲備林,從最初的規劃設計到啟動實施,承建主體一直以國有林場為主。在湖南,這一情況也不例外。目前,湖南的國家儲備林基地主要集中在羅霄山、南嶺山、武陵山、雪峰山以及洞庭湖平原5個片區的國有林場。
  但是,事情正在悄然發生變化。隨著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被社會所熟悉,長期可觀的經濟、生態效益被社會所認可,目前國家儲備林已成為社會資本關注林業、投資林業的熱點,成為林業PPP模式最成熟的實驗田。在這方麵,湖南無疑走在了全國前列。
  出生於1965年的文佳亮當過兵,打過對越自衛反擊戰,轉業後投資做房地產生意賺到了第一桶金。2014年,他回到家鄉株洲縣王十萬鎮,流轉了6個村的荒山荒地發展珍貴樹種。“目前,我們已經種植有櫸木、黃檀、降香黃檀、閩楠、紅豆杉、紅椿、美國紅橡等52個珍貴用材樹種,大概有6000多畝,近期目標是發展到3萬畝150多個珍稀樹種,建成湖南珍稀樹種最多的國家儲備林示範基地。”文佳亮說。
  在示範基地,記者看到栽種兩年多的南嶺黃檀已經長到3米以上,樹形漂亮的美國紅橡完全看不出客居異國他鄉的樣子,像其他鄉土樹種一樣生長得虎虎生威。文佳亮告訴記者,記憶中這些荒山上都是大樹,如今荒山禿嶺的晾在這裏可惜。人這一輩子很短暫,除了賺錢,總還要做些事情,留下點什麼,“成千上萬畝珍稀樹木是留給兒孫的最好禮物”。
  從育苗到栽種,再到後期的除草、施肥、澆水等高標準管護,示範基地每年能夠解決200多勞動力就業,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40多戶。“如果能夠發展到1.5萬畝,就能夠解決周邊6到8個村的貧困戶就業問題。”文佳亮說。他也坦言,目前最大的困難還是融資問題,珍稀樹木的生長、產生效益需要很長的周期,而林權融資又不像房屋、門麵抵押來得方便快捷。“縣委、縣政府雖然對示範基地的建設給予了重點支持,國家儲備林項目也給予了傾斜,但是資金壓力仍然相當大。”
  李書明認為,國家儲備林建設要做大做強,光靠國家投入不夠,需要多元化投入、多機製運作、多模式發展。“社會資本參與國家儲備林建設是一個新鮮事物,目前仍然在探索階段,短期的困難可能無法避免,但是從長遠看有著很大的發展空間。”
  目前,湖南積極探索創新國家儲備林建設PPP模式,吸引社會資本投入國家儲備林建設。桃源縣長笛龍吟公司30萬畝毛竹儲備林基地建設,已經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同意成為湖南省第一個林業(國家儲備林)PPP試點項目。
  未來
  讓珍稀樹木和千年大樹重新回歸人們生活
  “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渾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聲入雲。”古代詩人信手拈來日常生活中的樹木,如紫檀、海南黃花梨、紅豆,如今許多貴比黃金,即便小樹平常人也難得一見。
  生態是最公平的公共產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湖南的國家儲備林建設,在為國儲良材的同時,也在嚐試著將珍稀樹種帶回人們的日常生活,讓人們的身邊除了有杉樹、楊樹、鬆樹等常見樹種之外,還有更多可欣賞、可遊玩、可供品頭論足的珍稀樹種。
  位於長沙市雨花區的湖南省森林植物園,占地1800多畝,森林覆蓋率高達90%,是湖南省會長沙的天然氧吧,每年到這裏遊玩的遊客超過100萬人次,這意味每7個長沙人中每年有1個會到森林公園裏欣賞植物、陶冶性情。
  從2014年開始,湖南省森林植物園利用國家儲備林項目,在園內林下套種珍稀樹種,目前已經發展了1000多畝,30多個樹種。“有湖南鄉土珍貴樹種紅豆杉、紅稠、紅豆樹,也有從外地引進的降香黃檀、印度黃檀、交趾黃檀等。”湖南省森林植物園主任李林山介紹,“這些樹種都種植在路邊,遊客看得見、摸得著,利用我們的手機APP,還可以詳細了解樹木的名稱、特性、用途等。”
  李林山認為,在植物園種植珍稀樹種有兩個顯而易見的好處:一個是作為實驗地,可以觀察引種的珍稀樹種的生長狀況。更重要的在於展示,讓更多老百姓特別是孩子們能夠接觸珍稀樹種、認識珍貴樹種、親近珍貴樹種,讓老百姓更有生態獲得感。
  長沙縣是我國中部經濟百強縣之首,工業、製造業發達。對這裏的人們而言,多一個工廠少一個工廠無所謂,但是多一片林子或者少一片林子很重要——縣裏唯一的國有林場大山衝林場是人們日常關注的焦點。2014年開始,國家儲備林項目在大山衝落地,發展大徑材2000多畝,改培珍稀樹種2000多畝。
  大山衝林場場長任輝告訴記者,國有林場走以砍伐樹木為生的老路子,縣裏的領導、老百姓肯定不同意,即便是不以出材為目的的撫育伐,許多人也不理解。“所以,建設國家儲備林,保留大徑材、種植珍貴樹種是林場未來的發展方向。”
  擁有毗鄰縣城的地緣優勢以及保留有長沙市域範圍內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的穩定生態係統,大山衝林場很早便被企業盯上,希望將林場進行開發改造、市場化運營,發展森林旅遊。“發展森林康養是必須要做的工作,但我們覺得這樣珍貴的資源不應該承包出去,而是希望按照規劃一點點改造升級,做好套種珍稀樹種等對林分結構提質增效的基礎性工作,2013年開始實施的國家儲備林建設項目,為我們國有林場的未來奠定了堅實的發展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