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信息
塞罕壩林場的三次發展變革
塞罕壩展覽館,一張發黃的手稿清晰地記載了當時建場的任務:“建成大片用材林基地,生產中、小徑級用材;改變當地自然麵貌,保持水土,為改變京津地帶風沙危害創造條件;研究積累高寒地區造林和育林的經驗;研究積累大型國營機械化林場經營管理經驗。”
1962年,原林業部在河北省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北部組建了塞罕壩機械林場。56年過去了,幾代塞罕壩人艱苦創業、接續改革,建成了世界上麵積最大的人工林場。與建場前相比,森林覆蓋率由11.4%提高到80%,林木蓄積量由33萬立方米增加到1012萬立方米。每年涵養水源、淨化水質1.37億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萬噸,釋放氧氣54.5萬噸,林場森林資產總價值達202億元。
現任場長劉海瑩是塞罕壩的第12任場長。他告訴記者:“腳下這112萬畝人工林,擁有近5億株樹木,如果一米一株排列,可以繞赤道12.5圈。”
生產技術之變
建場之初的塞罕壩氣候惡劣,沙化麵積不斷擴大,造林成活率極低。“幹旱又寒冷,外調來的苗子因為路途遠抽條抽幹了,哪還能種得活?”塞罕壩林場首任技術副場長張啟恩回憶說,“要想種活樹,一定要自己育苗。”
於是,林場自建苗圃,攻克了高寒地區全光育苗技術難關,實現就地育苗。
1964年春季,機械造林戰場在馬蹄坑擺開,林場職工吃住在山上,大幹兩天兩夜,造林688畝,當年苗木成活率在95%以上,首創了國內針葉樹機械造林成功的先例。50多年後,說起“奮戰馬蹄坑”的壯舉,張啟恩仍激動得老淚橫流。
“馬蹄坑大會戰”正式拉開了塞罕壩大造林的序幕。通過對造林機械進行裝配自動澆水裝置、鎮壓滾交鏈式連接和毛氈式卡簧植苗夾3項技術改革,結合踩實、苗木扶正等人工措施,林場解決了機械造林所植苗木抗旱能力差、苗木周圍培土擠壓不實、機械傷苗等問題,將高寒地區機械造林成活率由不足40%提高到了95%以上。
“你看現在的亮兵台,那是陰河分場宋誌和、王學權他們帶領全場職工造的林,有十幾萬畝;三鄉分場在東壩梁造林3萬多畝;大喚起分場盧承亮、李興源他們造林6萬多畝;千層板分場董海與機務隊聯合作戰造林5萬畝。”塞罕壩老書記李信如數家珍。
從1962年建場到1982年,塞罕壩林場以大規模造林為主,一步步改革完善技術,超額完成建場時國家下達的造林任務,在沙地荒原上造林96萬畝,總計3.2億餘株,保存率70.7%,創下當時全國同類地區保存率之最。原林業部評價塞罕壩造林成效為“兩高一低”,即成活率高、保存率高、成本低。
營林方式之變
20年時間,塞罕壩林場勝利實現建場4項任務。麵對改革開放的更大機遇,林場向什麼方向走?
改革生產方式、營造林模式,讓林子長起來;改革經營方式和理念,讓林子活起來。1983年,塞罕壩林場由造林期轉入營林期,開始走“育、護、造、改相結合,多種經營,綜合利用”之路。
在育苗上,采用雪藏混沙拌種,播種覆土嚴格控製厚度,調節溫度防高溫傷苗和低溫霜凍,防治立枯病、地下害蟲危害,建立科學的苗木管理措施等辦法,解決了落葉鬆種子處理、出苗和幼苗培育三大難題,滿足了大麵積造林對幼苗的需求,成功實行了自育自栽。
在人工造林上,創新了植苗工具、植苗法和苗木水分保養管理法。針對沙丘平坦地、陽坡沙丘、石質陽坡、積水和低溫地、壩下陽坡不同立地條件,結合防凍、防風、幼撫、培育、栽植等相應措施,總結出了造林、保活的10個做法。
在營林上,始終堅持造林與撫育殘破天然林並重,把提高林分質量、促進林木加速生長放在首位。對天然次生林采取綜合撫育措施,及時疏伐選優定株,去小留大,去彎留直,去劣留優。
從1983年到1990年,林場活立木總蓄積量由123萬立方米增加到254.5萬立方米,實際增長量為131.5萬立方米,占基數的106.9%,翻了一番。其間,總生長量為187.8萬立方米,同期消耗量為29.9萬立方米,占生長量的15.9%。
從1991年到2000年,林場活立木增加到544.5萬立方米,增長量為270.1萬立方米,占基數的98.4%,蓄積量又接近翻了一番。其間,總生長量是389萬立方米,總消耗量為76.1萬立方米,消耗量占生長量的19.6%。
“三分造、七分管”,營林是林場改革開放之後最大的生產任務。林場成立了專業化管理隊伍,從防火治蟲到間伐出材,製定了一整套規章、製度,從根本上保證了造林能成林,成林能成材。
抓護林。對從事護林的人員,定崗劃片,嚴格獎懲辦法。進入90年代,為防止苗木毀壞,又大麵積架設圍欄,搭建看護棚,加強對林地和宜林荒山的保護。
抓森林防火。在塞罕壩,護林防火已由人人有責的觀念上升到全場生死存亡生命線的高度。建場50多年來無火情、無火災,確保了森林資源的安全。
改革開放40年間,塞罕壩人以隻占河北2%的林地麵積,培育了全省10%的森林蓄積,以國家累計1.9億元的投資,創造了153億元的森林資源價值。
發展理念之變
“這112萬畝林子一年隻要砍1萬畝,我們林場的1700多名職工就可以舒舒服服地過上好日子。”本可坐享“生態紅利”的塞罕壩人,卻從2012年開始,在經營方麵“自斷一臂”,將每年木材砍伐量從15萬立方米調減至9.4萬立方米。減少對木材的依賴,塞罕壩人按照“利用森林而不破壞森林”的理念實現產業轉型。
目前,林場建成了8萬多畝綠化苗木基地。“林場的綠化苗木,銷往京津冀、內蒙古、甘肅、遼寧等全國十幾個省(區、市),每年收入超過1000萬元,多的時候達到2000多萬元。”塞罕壩林場產業化辦公室主任李雙說。1800餘萬株多品種、多規格的苗木,使塞罕壩成為綠色“聚寶盆”。
2012年開始,塞罕壩在苗木、旅遊、風電等方麵的年均收入近2億元。2016年,林場吸引遊客50多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4400多萬元。如今,森林旅遊、苗木等綠色產業收入已占林場總收入的50%以上。
2017年8月,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明確要求把塞罕壩林場作為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範例宣傳推廣。當年,塞罕壩林場建設者被聯合國授予“地球衛士”獎。
作為生態文明建設的範例,塞罕壩林場抓住機遇,不斷探索建立森林生態效益補償市場化新機製,將林場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
2016年8月,塞罕壩林業碳彙項目首批國家核證減排量(CCER)獲得國家發改委簽發,成為華北地區首個在國家發改委注冊成功並簽發的林業碳彙項目,也是迄今為止全國簽發碳減排量最大的林業碳彙自願減排項目。2017年,塞罕壩的造林和營林碳彙項目經國家發改委備案,總減排量為475萬噸二氧化碳當量。2018年8月7日,塞罕壩林場造林碳彙在北京環境交易所與北京蘭諾世紀科技有限公司達成首筆交易。塞罕壩首批森林碳彙項目計入期為30年,預計產生淨碳彙量470多萬噸。按碳交易市場行情和價格走勢,如林場造林碳彙和森林經營碳彙項目全部實現交易,預計經濟收益可超億元。
56年來,幾代塞罕壩人探索改革,深刻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今天的塞罕壩,已由一抹綠發展成一叢綠,鬱鬱蔥蔥的林海,成為林場生產發展、職工生活改善、周邊群眾脫貧致富的“綠色銀行”。(作者 孫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