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林業信息>詳細內容

林業信息

淅川渠首清如許 山綠民富活水來

來源:中國綠色時報 作者: 發布時間:2018年09月03日 閱讀: 字體:【】 【

  2014年12月27日上午,隨著北京團城湖明渠閘門的緩緩開啟,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順利通水。3年來,江水北流三千裏,潤澤中原,惠及蒼生。

  問渠哪得清如許?近日,記者跟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退耕辦調研組,溯源至渠首河南省淅川縣,通過實地探訪了解到,近年來肩負保水重任的淅川以退耕還林工程實施為契機,進一步改造坡耕地,把全域造林綠化與保水質、富群眾、興旅遊等工作結合起來,用改革的思維和創新的方法,探索出了一條生態與經濟良性互動、水清與民富互促雙贏的淅川路徑。

  播綠護水力保庫區生態

  初秋時節,驕陽似火,步入渠首淅川,卻是滿目青翠,清涼愜意。

  丹江口水庫近一半麵積在淅川,淅川國土麵積的92.8%為水源區。“水質保護是淅川縣的重大政治任務。”淅川縣副縣長辛澤濤斬釘截鐵地說。

  作為丹江口庫區最後一道生態屏障和水源保護最為敏感的區域,淅川位置特殊,責任重大,其生態建設與保護的重要性、迫切性不言而喻。

  2002年,退耕還林工程開始實施,淅川通過人工造林、飛播造林、封山育林等方式,讓荒山披“綠裝”,並按照深山封山育林、淺山退耕還林、丘陵發展林果、灘塗造速生林的思路,全力打造綠色山川,以涵養水源。在工程實施的17年裏,全縣新增有林地麵積38.3萬畝,森林覆蓋率提高了9個百分點。

  站在馬蹬鎮石橋村退耕還林荒山造林區,淅川縣林業局局長武建宏向記者介紹,淅川當地及周邊還有大約40萬畝石漠化區域,分布於丹江庫區周圍,涉及12個鄉鎮。

  為築牢丹江口庫區生態屏障,淅川縣根據“退耕地還林1畝需配套2畝荒山造林”要求,開展造林綠化攻堅戰,並大膽創新造林機製,還在全省範圍內首創了以樹木是否成活作為支付造林費用的唯一標準的合同製造林模式。

  考慮到石漠化區域造林必須經過3年成活穩定期後才能確保完全成活,故需要一個專門機構對其進行後期管護,2017年,淅川縣林業局注冊成立淅川縣馨雨林業有限公司,主要負責對退耕還林等林業工程進行後期管護、經營,參與實施林業項目、綠化、社會重點綠化等工程,苗木培育、新品種引進、病蟲害防治等新技術應用和研究。

  “成立國有公司,使淅川縣林業管理經營市場化運作。這是當前形勢發展的需要,也是進一步轉變政府職能,推廣和規範政府購買服務,更好地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作用的一種探索。”武建宏表示,公司成立後,可充分發揮林業人專業優勢,充實林木資源管理隊伍,提高全縣林木資源管理水平。

  紅線之外深耕林特產業

  守著“大水缸”,握著“水龍頭”,淅川卻被框定了紅線。為了保護水質,庫區周圍有鐵律:有樹不能伐、有魚不能捕、有礦不能開、有畜不能養。然而,作為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河南省4個深度貧困縣之一,淅川的發展更不能停。植樹造林、在生態經濟上做文章,成為淅川發展的最優選項。

  在上集鎮鐵瓦河流域的萬畝板栗基地,放眼望去,看不到邊,鬱鬱蔥蔥的板栗樹上掛滿了果實。

  在那兒,記者見到了65歲的板栗種植大戶嚴鳳瑞,他黝黑的臉上寫滿了豐收的喜悅。“我經營那地兒原來是坡耕地,每年到了雨季,雨水衝垮好多地,自從種植板栗樹以後,就沒有這樣的現象了。現在享受了國家的退耕還林補貼,我們又增加了收入。從大的方麵說,國家通過退耕還林也治理了水土流失。”嚴鳳瑞說。

  他告訴記者,自退耕還林實施以來,他在流轉的50畝土地上全部種上了板栗,2006年開始掛果,畝均產40公斤,2010年進入盛果期畝均產250公斤,50畝板栗平均每年收入10萬元以上。而且,沒有果可收的時候,地裏還可以套種花生、中藥材等作物,彌補了林果業周期長帶來的“空白期”。

  近年來,上集鎮在淅川縣林業局支持下,采取“基地+農戶”的模式,結合小流域治理項目,在坡地上大規模種植板栗,通過4年努力,形成了如今的鐵瓦河2萬畝板栗基地。基地涉及6個行政村,參與種植農戶300餘戶1200多人。在日常管護中,還吸引周邊十幾個村2000餘人參與除草、打藥、施肥、摘果,帶動農戶增收致富。

  上集鎮鎮長鄒林峰告訴記者,這2萬畝的板栗園種植大戶就有30餘家,像村民魏金娥一家就有近百畝,年收入可達30萬元,因為板栗容易生蟲、不易保存,魏金娥還投資了小型冷庫,保障市麵上一年四季都有新鮮的板栗賣,又能賣個好價錢。

  種好生態林,築起清水北送的綠色屏障,栽下經濟林,則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帶來希望。集約化布局的板栗樹,使昔日的荒山禿嶺變成綠色經濟長廊,水土流失的貧瘠山村變得美麗富裕。

  一朵小花助力鄉村振興

  九重鎮唐王橋村距離丹江口水庫十幾公裏,南水北調中線幹渠穿村而過。

  8月23日,記者走進村中看到,幹渠旁的農田裏,集中連片種滿了金銀花。眼下正值金銀花采摘期,81歲的劉永芝和82歲的張慶煥兩位老人剛剛從地裏回來,喜滋滋地將采摘的金銀花兌換了工錢。

  金銀花產業是淅川縣依托退耕還林工程,針對後移民時代土地大量減少的現狀,以及保護渠首水質安全而培育發展的特色產業,然而,誰也沒想到,就是這不起眼的一朵小花,卻成了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的“金銀庫”。

  唐王橋村退休的老村支書高敬森告訴記者,2011年,唐王橋村利用移民搬遷遺留耕地,引進淅川縣福森中藥材種植開發有限公司,以每畝600元的價格將唐王橋村所有坡耕地8167畝統一流轉給公司,建設金銀花種植示範基地,采取“公司+基地+農戶”的訂單農業模式運作,惠及退耕農戶550戶2562人。

  “以前地裏種的都是小麥、玉米、花生等農作物,一年下來,刨去化肥農藥和種子等費用,最後到手裏也沒啥錢了”,高敬森高興地說,現在他們老兩口由農民變成了產業工人,在廠裏幹活一年能掙個5萬塊錢,比種莊稼強多了,還不用出門,另外,每年還有5000元左右土地流轉的固定收入,如今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啥都不愁。

  目前,在這個擁有500戶3100人的唐王橋村,已建起了集中社區,福森公司為每戶補助1萬元,村民搬進了社區生活,並且在公司的幫扶下也搖身變成公司員工,村子年收入達到2000萬左右,成為脫貧致富的典範。“剛開始流轉土地老百姓不願意,村委會給大家做了大量工作,如今看來,土地流轉才能讓村民真正致富。”高敬森說。

  為了對新采摘的金銀花進行深加工,福森公司還投資5千餘萬元建成中藥材加工基地,利用現代技術,對金銀花鮮花統一回收、烘幹、加工、儲藏,用於生產福森雙黃連和福森源飲料,年產值達7億元。

  生態是責任,發展是要務。依托退耕還林項目帶動,淅川充分利用丹江口庫區周圍的宜林荒山和坡耕地,集中連片大力發展林業特色產業,努力找到生態建設和富民增收的結合點,在護航一渠清水北上的同時,也實現了成千上萬人的脫貧夢。(作者 溫雅莉 通訊員 孔忠東 寇建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