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業信息
“一帶一路”沿線荒漠化防治的中國貢獻
中國綠色時報7月3日報道(記者 遲誠) 從陝西西安向西向北,一路有峰巒起伏的高山、碧波蕩漾的河水、萬木蔥蘢的森林綠洲,還有一望無際的茫茫荒漠和戈壁。在“一帶一路”沿線的城市與國家,荒漠的存在與影響,不分地界。
中國是世界防沙治沙走在前列的國家,中國的經驗和成就對“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防治荒漠化有著深遠的影響。
在“一帶一路”倡議及中國的積極推動下,沿線城市與國家就防治荒漠化開展了前所未有的交流和合作。中國對於“一帶一路”沿線地區的荒漠化防治,貢獻了中國力量與中國智慧。
中國提前30年實現荒漠化土地零增長目標
前不久,在內蒙古召開的第25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幹旱日紀念大會暨荒漠化防治國際研討會設立了6個分論壇,落實“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製是其中之一。
來自“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城市的防治荒漠化專家一致認為,中國防治荒漠化所取得的成就對於“一帶一路”沿線地區防治荒漠化而言,提供了經驗,提振了信心,指明了方向。
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麵積最大、受影響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經過半個多世紀的不斷探索和不懈奮鬥,中國形成了國家政策支持、企業運作、社會參與的治沙經驗和模式,走出了一條生態與經濟並重、治沙與治窮共贏的防治荒漠化道路。2000年左右,我國荒漠化土地實現零增長,之後十幾年荒漠化土地持續負增長,這較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組織設定的2030年世界荒漠化土地零增長目標提前了30年。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西北調查規劃設計院是這場分論壇的組織者。西北院位於絲綢之路起點西安,業務區域覆蓋山西、重慶及我國西北地區,與“一帶一路”不謀而合。1991年,西北院率先提出在全國開展沙漠化土地普查與監測,25年來積累了大量原始數據。
國家林草局西北院副院長周歡水介紹說,中國政府先後啟動了三北防護林、退耕還林、京津風沙源治理等一係列生態工程,荒漠化土地的林草植被得到恢複和提升。中國有效治理荒漠化麵積19.01萬平方公裏,占可治理麵積的35.87%;各地方通過設定國家級和省級自然保護區等各類自然保護地,讓接近35%的土地得到有效保護。
目前,中國沙質荒漠化土地可治理麵積約53萬平方公裏。周歡水說,其中有30%的荒漠化土地治理難度更大,保護和利用的矛盾更突出,生態修複和治理的任務更艱巨。
中國推動建立防治荒漠化國際機製
氣候變化與荒漠化防治,是當前國際社會共同關注的諸多重大問題中的兩個主題。
當今,全球荒漠化土地麵積達3600萬平方公裏,占地球總麵積的1/4,主要位於亞洲、非洲、南美洲等氣候幹旱的發展中國家。1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5億人口,36億公頃耕地和牧場受到荒漠化影響。全球荒漠化麵積以每年5萬-7萬平方公裏的速度擴展,每年造成直接經濟損失達420多億美元。
在防治荒漠化過程中,機製的建立是關注的重點。《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原執行秘書莫妮卡·巴布曾表示,機製將促進土地退化零增長的實現,也會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人們更緊密地聯係在一起。
推動建立起防治荒漠化的國際機製,中國一直在努力。
一方麵我國認真履行公約義務,做好自身防治工作,在法律、政策、科研、規劃、考核及工程建設和監測評估等方麵自成體係,荒漠化擴展得到遏製,並實現麵積減少和程度減輕。另一方麵我國積極參與公約各項國際進程,將荒漠化防治作為國際合作的重要內容給予大力支持。我國主導或參與的相關國際機製,如中非合作論壇、中國-阿拉伯國家合作論壇、中國與海灣組織合作論壇、中日韓三國合作機製、東北亞環境機製等都將荒漠化防治列為優先領域。
2016年6月,國家林業局與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秘書處共同發布《“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共同行動倡議》。2017年9月,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三次締約方大會期間,中國、阿爾及利亞、柬埔寨等有關國家啟動“一帶一路”防治荒漠化合作機製。
中國治沙智慧走向國際
為應對日益嚴峻的荒漠化危害,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的11個國家聯合啟動“非洲綠色長城”計劃,擬建立一條橫穿非洲大陸的綠化帶,阻止撒哈拉沙漠南移。毛裏塔尼亞綠色長城署主任Sidi Mohamed Lehlou曾表示,這個計劃因麵臨諸多挑戰,特別是缺乏成套的技術模式與綜合係統方案,實施難度很大。
2012年,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防沙治沙團隊來到“非洲綠色長城”的締約國毛裏塔尼亞,對這裏的風沙運動規律、氣候狀況等進行基礎研究,並向當地人宣傳推廣防沙治沙先進理念和技術。團隊在“非洲綠色長城”部分成員國開展了荒漠化數據庫建設、遙感數據解譯、自動氣象站建設等工作,為防護林防沙方案的設計、防沙工程材料的使用了提供科學依據。
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研究員徐新文帶領團隊,經過近兩年的摸索,在哈薩克斯坦首都努爾蘇丹建立了引種篩選基地,成功引入40餘種植物苗木和插條,建立了300畝示範基地,構建了“調整密度-改良土壤-喬灌組合”的林帶結構優化模式。國家林業局與阿拉伯聯盟幹旱地區和旱地研究中心合作,共同推進荒漠化監測和防治合作。積極推動在埃及等發展中國家建立防治技術示範中心,通過國際合作與廣大受荒漠化影響國家共享經驗。
徐新文說,借助“一帶一路”倡議的契機,中國先進的治沙經驗得以在更大範圍內傳播與推廣,不僅能夠為“一帶一路”沿線荒漠化防治貢獻力量,積極“走出去”也帶動了我國防沙治沙相關科研成果的轉化,實現了互利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