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林業信息>詳細內容

林業信息

“防治用”並重 西北地區沙漠實現“黃變綠”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中國林業網 發布時間:2017年01月10日 閱讀: 字體:【】 【

  近年來,我國沙漠化最嚴重、最集中的西北地區,通過一係列生態工程的實施,堅持防沙、治沙、用沙並重,沙化土地麵積已持續多年縮減,多地可治理沙地實現了“由黃變綠”,初步構建起相對穩定的西北沙漠生態屏障。然而,在調研中一些林業幹部、專家反映,當前沙區宜林地造林難度大,新恢複的植被林分不穩定,開發與保護矛盾突出,沙漠化防治麵臨新挑戰。

  “防治用”並重促沙漠“黃變綠”
  西北地區是全國沙漠化最集中、最嚴重的區域,除對周邊地區造成危害外,還對東北、華北甚至長江中下遊地區的天氣產生影響。記者走訪陝西、甘肅、寧夏、青海等地調研了解到,近些年依托國家重點林業工程,沙漠化呈現整體遏製、持續縮減、功能增強的良好態勢。
  寧夏鹽池縣20世紀80年代沙化麵積占土地總麵積超過80%,有四分之三的人口和耕地處在沙區,“風吹沙子走,抬腳不見蹤”是最真實的寫照,而如今的景象卻大為不同。在夏秋季節,成片的草場上,沙柳、花棒、楊柴、檸條等沙生植物長勢正旺,植被下麵的一個個麥草方格還清晰可見。
  “通過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結合,全縣200多萬畝沙化土地全部得到有效治理,300畝以上的明沙丘基本消除,與10年前相比,年揚沙天氣由54天降至9天。”鹽池縣環境保護與林業局局長蔣鋼說。
  據寧夏林業廳副廳長平學智介紹,寧夏在重點推廣“五帶一體”和“五位一體”治沙模式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區域、不同立地類型,通過采取生物、工程、水利、農藝、移民搬遷等措施,加快了治理速度,提高了治理成效。“目前寧夏防沙治沙已完成了規模化、區域化治理階段,基本實現了由黃變綠,沙漠生態屏障進入相對穩定期。”他說。
  數據顯示,“十二五“期間,寧夏防沙治沙規劃區域實際完成營造林401.67萬畝,實現了沙化土地連續20年持續減少的目標;青海省完成防沙治沙麵積43.58萬公頃,柴達木盆地、三江源地區沙化土地麵積總體減少,沙化程度降低,共和盆地、環青海湖地區沙化程度持續逆轉。
  鞏固治沙成果進入“僵持期”
  受訪林業幹部、專家認為,沙區造林難度越來越大、已治理區植被穩定性差、保護與開發矛盾突出等已成為新時期築牢沙漠生態屏障的挑戰。
  一是造林任務重、管護難度大。來自國家林業局的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全國需要完成10萬平方公裏的沙化土地治理,西北地區的任務自然是重中之重。據寧夏林業廳介紹,目前全區仍有26萬公頃土地有明顯沙化趨勢,且由於沙區水資源匱乏,已經形成的固定、半固定沙地穩定性差,遇到幹旱年份或過度放牧等影響,一些剛剛恢複植被的區域,林分穩定性差,沙化極易反彈。
  一些林業幹部反映,目前剩下的任務都是“硬骨頭”,宜林沙地大多位置偏遠、遠離水源,自然條件、立地條件嚴重影響造林種草、植被恢複的質量。
  二是無序開發現象依然嚴重。記者調研了解到,一些荒漠化和沙漠化地區仍存在工業開發、超載放牧、水資源過度利用等問題,如近兩年被曝出的甘肅、寧夏沙漠企業汙染事件,在製造了汙染的同時,也大量消耗著沙漠水資源。專家說,如果沙區地下水位持續下降,看似已經穩定的植被也會逐漸退化、死亡。
  三是資金投入不足。以鹽池縣為例,全縣目前林業資源90%以上是生態林,且由於近年來喬木麵積激增,需灌溉的林地麵積也不斷增加。蔣鋼說,目前公益林補助標準較低,僅管護費縣財政每年就要拿出1400萬元的資金,而且全縣還有200餘萬畝林地不在公益林保護範疇,正常管理難以為繼。
  嚴格項目準入守住沙漠安全
  受訪人士認為,築牢西北地區沙漠生態屏障,不僅關乎國家生態安全,也關乎“綠色絲綢之路”建設和當前扶貧攻堅的重任。建議從以下方麵入手築牢沙漠生態屏障。
  一是堅持科學治沙,並將生態與效益相結合,促進已治理沙區由“綠”向“富”的轉變。“治沙不能片麵追求‘看得見’的成效,應按照降雨量和水源的分布情況,宜林則林、宜草則草、宜封則封,並通過更新品種、補植補造等方式,穩定林分。”平學智說。
  荒漠化、沙漠化地區與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也高度重合。陝西榆林市林業局局長呂學斌等人建議,推動沙漠化治理與脫貧攻堅相結合,形成以種養殖業、旅遊業、新能源等為主的沙產業體係,提高防沙治沙的綜合效益,逆向拉動沙漠化防治。
  二是建立嚴格的沙漠“準入”製度,加強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的建設和管理。建議確立沙區承載能力評估和開發項目準入製度,禁止一切破壞植被的生產建設活動,發揮大自然的自我修複能力,逐步形成穩定的天然荒漠生態係統。
  三是加強防沙治沙科學研究。專家認為,全球氣候變化對我國防沙治沙帶來深刻影響,建議加強全球氣候變暖情況下對我國幹旱半幹旱區荒漠植物和荒漠生態係統的研究,為西北幹旱區的植物引種、植被恢複、生態係統保護以及荒漠化防治等提供科學依據。
  四是建議設立防沙治沙專項資金,提高對西北地區防沙治沙的投入標準,同時探索建立荒漠生態效益補償製度和防沙治沙獎補機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