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首頁>行業動態>詳細內容

行業動態

竹藤產業,架起南南合作之橋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作者:萬宇 尚凱元 發布時間:2020年11月09日 閱讀: 字體:【】 【

 

  竹藤是全球重要的兩種非木質森林資源,不僅分布廣、生長快、用途廣,而且有助於涵養水源、保持水土、調節氣候等,具有重要的生態、經濟和文化價值。今年11月6日,是國際竹藤組織成立23周年。該組織致力於竹藤資源可持續發展,是第一個在中國設立的政府間國際組織。中國持續支持國際竹藤組織工作,中國竹產業的先進技術經驗加快走向世界,竹藤產業成為促進南南合作、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領域

  “花中四君子”“歲寒三友”——千百年來,中國人愛竹、頌竹,留下了無數關於竹的詩詞文賦,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瑰麗的一部分。竹不僅具有精神內涵,也是一種極為實用的資源。蘇東坡曾說:“食者竹筍,庇者竹瓦,載者竹筏,爨者竹薪,衣者竹皮,書者竹紙,履者竹鞋,真可謂一日不可無此君也耶?”

  中國是世界上認識和利用竹子最早的國家。除了沿用千年的竹製日用品,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竹子的功能也得到延展:充滿質感的竹製鼠標鍵盤,透氣親膚的竹纖維衣服,能夠“以竹代鋼”的竹製車廂底板……自上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竹產業向精加工轉變,竹產品開始走向高端化,竹產業年產值近3000億元人民幣,成為中國林業四大朝陽產業之一。

  從全球來看,竹資源廣泛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和暖溫帶地區,按地理分布可分為亞太竹區、美洲竹區和非洲竹區。與竹功用類似的藤是一種棕櫚類熱帶和亞熱帶植物,分布於東半球的熱帶及其鄰近地區。這些地區多發展中國家,竹藤成為南南交流合作的天然載體,竹藤產業的潛力逐漸被挖掘。

  綠色發展的新選擇

  近日,一場有關竹炭的專題研討會在“雲端”舉行。在國際竹藤組織的主持下,埃塞俄比亞竹製品企業家阿達內同來自浙江農林大學和國際竹藤中心的中國專家通過網絡視頻會議,研討竹炭能源的推廣和發展。“中國專家水平真高。”會後,阿達內豎起了大拇指:“這次網絡研討會讓我學到很多關於竹炭和竹顆粒燃料的新知識,看到了新商機,希望能進一步向中國專家學習。”

  竹炭在非洲市場不小。長期以來,在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農村主要以砍伐木材作為燃料,對森林造成嚴重破壞,導致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木炭燃燒還釋放大量溫室氣體,對氣候造成不利影響。相較而言,竹子是一種高效燃料來源,可製成炭,是木炭的良好替代。竹子的木質莖生長迅速,可以年年砍伐、年年更新。此外,竹炭具有吸附浮遊物質、自動調濕等作用,可用於材料工業、建築塗料加工、食品工業等,有廣泛的市場需求。

  在烏幹達,當地企業家那巴韋西也嗅到了竹子的商機,於2016年創立了神竹公司,主要生產竹苗和竹炭。同年,由國際竹藤組織和中國、荷蘭政府合作的“東非竹產業價值鏈開發項目”正式啟動,神竹公司積極參與。該項目旨在幫助東非國家發掘本土竹資源潛力,通過竹產業發展促進區域綠色經濟發展、應對環境退化和消除貧困。

  “我們的產品很有競爭力。”那巴韋西和記者算起了賬:在首都坎帕拉,一袋50公斤的木炭售價為27美元,而同樣重量的竹炭售價僅為其一半。不僅如此,竹炭更耐燒,這大大減少了民眾生火做飯的經濟壓力。許多當地農民了解到竹子的奇妙用途後,開始索取竹苗種植,更多樹木被保留下來,許多荒地變成了竹林。

  同樣在“東非竹產業價值鏈開發項目”的支持下,阿達內的公司將發展重點放在了竹製品上。他的企業最初用人工生產竹香芯,但競爭力不強。後來,他來到中國學習技術、引進機器,拓展了竹製品生產種類,如牙簽、竹簾、竹地板、竹紙等,大大提高了企業收入。竹炭生產則能充分利用竹子的邊角廢料,進一步提高了企業的綜合效益。

  在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上,中國提出實施綠色發展行動,並將“建設中非竹子中心,幫助非洲開發竹藤產業”作為措施之一。據悉,中方將在埃塞俄比亞援建中非竹子中心,開展綜合科研和培訓,幫助非洲開發竹藤產業。埃塞俄比亞擁有竹林麵積約147萬公頃,占非洲竹資源的67%左右。該國環境、森林和氣候變化委員會高級林業專家文蒂姆表示:“在中國的學習讓我對非洲的竹子產業充滿信心。現在,埃塞俄比亞已經正式實施首個竹子開發和利用戰略,以促進綠色發展,創造就業機會。”

  脫貧致富的新技能

  在加納庫馬西市動物園附近的商業街上,40多歲的尼那莫雷·奧比巴正在竹器店裏打造家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遊客雖然比往常少了很多,但附近的居民常來光顧。他製作出售桌椅、沙發、床等各類竹藤製品,還能按照客戶要求定做。從1990年學藝算起,奧比巴在這一行已經幹了30年,是當地有名的手工藝人。

  “過去,我做的竹家具都是直接出售,通過學習,我發現了精加工的重要性。對家具進行打磨、拋光、上漆,不僅讓外觀更漂亮,還可以提升家具的強度和壽命。” 奧比巴告訴記者,自從參加了國際竹藤組織和中國的合作培訓項目後,他的技藝得到很大提高,收入也大大增加。

  奧比巴的朋友喬治·薩爾朋來自加納博諾省,也是一名竹製品手藝人,他參加了2016年在中國四川省青神縣舉行的培訓。“中國師傅技藝高超,在他們的悉心指導下,我用兩個月時間學會了立體竹編、平麵竹編、竹家具製作等技術。當時真舍不得離開!”

  過去兩年,中國的竹藝專家專程來到加納開展培訓,讓當地從業者在國內就能學到技術。在中國接受培訓後,薩爾朋自己也當上了師傅:“我在家鄉向村民宣傳竹子的神奇,現在已經收了35個徒弟,他們也都有了自己的買賣。我希望把從中國學到的知識傳授給更多年輕人,讓他們獲得謀生技能。”

  在非洲,有許多像奧比巴和薩爾朋一樣的手藝人得到國際竹藤組織“非洲生計發展項目”的幫助。該項目得到中國大力支持,旨在以技術培訓幫助非洲小農戶參與到竹產品價值鏈中。加納土地自然資源部副部長班尼托·奧烏蘇—比奧高度評價中非在竹產業上的教育培訓合作:“希望更多加納人能從中國學到竹製品加工技術和經驗,為加納和非洲的竹藤產業發展作出貢獻。”

  隨著竹產品的商業開發興起,竹子種植者和采伐者也迎來機遇。在加納,為了避免野生竹林在砍伐時遭到破壞,影響資源的可持續利用,國際竹藤組織利用中國經驗,麵向加納農村地區提供收割技術培訓。目前,已有近百名農戶接受培訓,學習保護、種植、采伐、管理竹林。

  南南合作的新載體

  在厄瓜多爾農村,竹子搭建的閣樓和小橋隨處可見。這裏用到的瓜肚竹為南美地區的特色竹種,是良好的建築材料。2018年,厄瓜多爾製定了“2018—2022年竹子戰略”,加大竹林種植麵積,培育壯大竹產業鏈。去年,中國為該國組織了3期竹子加工技術培訓,一期來華,兩期在海外。

  培訓工作由國際竹藤中心承辦。該中心是中國政府為支持國際竹藤組織履行使命而專門成立的科研、管理與培訓機構。中心援外培訓主任代洪海告訴記者,去厄瓜多爾開展培訓前,中方先派專家做實地調研,了解當地資源情況和立地條件,做出具體的培訓方案。“比如,對方提出學習竹編技術,我們就去當地了解適合的竹種類型,這樣他們能就地取材而無需引進新竹種。”

  竹編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為了讓編織圖案更好地融入本土文化、獲得市場認可,包括竹編非遺傳承人在內的中國培訓專家到當地博物館了解對方文化中特有的元素,再用竹編展示出來。

  當地學員非常珍惜學習機會,學得格外用心。年近60歲的何塞從事旅遊服務工作,每天騎摩托車參加培訓,往返要4小時。為什麼費這麼大功夫來學習竹編?何塞說得很實在:“竹工藝品可以賣給遊客,能有不錯的銷路。中國專家教的這些技藝能給我帶來很大收益,所以我一定要來學。”快結業的時候,從不缺課的何塞突然請了兩天假。原來,他收到了500個竹編包訂單,要趕去和企業簽約。

  短短45天,培訓取得了預期的成果:學員們能用竹子製作花架、書架,編織雙層果籃、燈罩、飾品,中國專家教授的人字形、十字形、六邊形、星點編織花紋極大美化了產品外觀,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今年以來,受疫情影響,線下培訓項目基本無法開展。去不了海外,代洪海就在線上同培訓過的外國學員保持密切聯絡,為他們解答疑惑。不久前,加納老學員邁克爾發現了一款竹條分層機對生產很有幫助,代洪海看到他發來的圖片後,自掏腰包從浙江一家工廠為他訂購了一台。“隻要他們能用學到的技術增加收入,帶動當地竹產業發展,我們的工作就很有意義。”

  2005年以來,國際竹藤中心已承辦了52期竹藤和荒漠化領域培訓班,向世界分享中國發展竹藤產業的成功經驗,來自80多個國家的政府官員和專家參加了學習。此外,中國還向孟加拉國和斯裏蘭卡等地輸出竹筍生產、加工、銷售技術經驗;在世界範圍建立竹預製房開發和市場化體係,促進竹資源在環保建築房屋中的大規模應用;牽頭成立國際標準化組織竹藤技術委員會,推動竹藤國際標準化發展,便利全球竹藤貿易……綠色的竹藤產業,正架起南南合作的橋梁,推動建設更加美麗的世界。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02日 17 版)